树欲静 风不止 六
2020-069
眼见后唐军队在江陵前线的表现没有出现一丝亮点。李嗣源决定派高季兴的老同事,已经升任枢密副使的倒戈将军孔循前往前线督战。李嗣源给孔循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如果能取胜便好好打,如果一时没有取胜的把握,那么就利用孔循与高季兴的老交情,劝说高季兴低一下头,认一下错,给国家留点儿面子,国家也保留他在江陵的统治,体面的结束战争。总之,战争还没打几天,李嗣源就已经存有敲退堂鼓的打算了,与李存勖时代那个强大自信,不打则已,打谁都要揍死的后唐形成鲜明对比。
孔循来到前线,先是发动一轮对江陵的猛攻,不出意外,高季兴的防守固若磐石,唐军白白损失兵力,没有任何进展。于是改派人进城游说高季兴:只要承认错误,重新上表称臣,给天子一个台阶下,大军就可以撤走,并且保你永镇江陵如何?
但高季兴大概见唐军的表现不过如此,嗓门也大了起来,不同意,而且据说用辞语气都非常傲慢,让后唐天子下不了台。没办法,战争只能继续打下去。
缺粮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唐军,李嗣源担忧前线,又看出楚军行动不积极,便派人以赐马殷鞍马、玉带的名义,催促楚国:暂不出兵也罢,但要马上为刘训大军制作军服一万套,并输送军粮应急。
虽然楚国的主要任务由作战变成了后勤,楚王马殷对李嗣源安排新工作依旧拖拖拉拉,不肯用心办理,只是派中军使史光宪前往洛阳朝贡,顺便向后唐皇帝解释楚国的难处。什么地痟民贫,国小力弱,还要东抗强吴,所以不是不配合,实在力有不逮之类。
马殷派使团,本想推卸责任,可万没想到,这次出使产生了意外的后果。
李嗣源接见史光宪后,回赐马殷骏马十匹,美女二人,让使团带回。史光宪途经荆南界内时,竟然又让客串大土匪的南平军队给劫了,史光宪等人被扣押,李嗣源送来的骏马、美女被高季兴笑纳!这下子让马殷真的火了,高赖子不作死不行么?马殷觉得楚军不能只坐在一旁磕瓜子了,必须要有所行动,起码得给高季兴一个难忘的教训。
高季兴之所以到处抢东西,目的之一,可能是为了递投名状,交保护费。与后唐决裂后,小小的南平国不可能独自求生,必须另找一条大腿来抱,于是南平使节带着刚刚抢来的东西,乘舟东下,前往吴国称臣。
此时吴国的内政已经交给徐知诰,军事、外交大权仍在权臣徐温掌控下,徐温对高季兴的主动投靠兴趣不大,发表政见说:“治理国家要重视实利,不能醉心于虚名。高氏向后唐称臣已经好几年了,突然叛唐投我,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江陵距离洛阳并不遥远,唐军步骑轻易可至,我们的水师战船要逆江而上,却十分困难。如果接受高氏的臣服,我们就有了保护他们的义务,一旦到了紧急时刻,我们无力救援,只会白白折损国家的威信。”
于是吴国皇帝杨溥,遵照徐温的意见,只接受高季兴的礼物,不接受高季兴的称臣,反而建议:南平王应该保持忠贞,继续作好后唐的臣属。真不知道高季兴得到吴国的答复时会做何感想?
与此同时,另一路唐军的表现倒还不错。这一方面是西南面招讨副使西方邺指挥作战很积极,毕竟他的主要职务是夔州刺史,拿不下夔州就没法上任;另一方面大概高季兴刚刚取得夔、忠、万三州,对这三州的统治还不稳固。于是西方邺率水师沿江而下,在三峡大败南平水师,后援被切断的夔、忠、万三州守军迅速投降。高季兴处心积虑大半年才抢到手的三州,还没捂热乎,又还了回去。
树欲静 风不止 七
2020-070
为表彰西线副帅西方邺的功绩,后唐以夔、忠、万三州设宁江镇,以西方邺为宁江节度使。不过西方邺并没有因为升职,而工作更积极,他拿到了他需要的东西,就没有继续进军,吃力不讨好地去啃江陵城那块硬骨头。
因为就在稍前,啃硬骨头崩坏了牙的东线主帅刘训,先是被李嗣源贬为檀州(今北京密云)刺史,未上任又改流放濮州(今山东鄄城),山南东道节度使一职由与李嗣源关系更亲密的老将安元信接任。显然,这与赏罚分明的大原则是有距离的,更像是李嗣源、安重诲在有意找机会清理那些,不十分可靠,又有可能清理掉的大员(孟知祥那类清理不掉的没办法)。因为此时正被安重诲引为心腹,实际已接手刘训指挥权的孔循就什么事没有,还得到了一个显赫的新职位:东都留守。
比刘训更倒霉的,是两位之前已经让安重诲排挤成司户参军(大致相当于市民政局长)的前宰相豆卢革和韦说,为追究当初将夔、忠、万三州划给高季兴的责任,两人被赐自尽。
在这一番操作后,后唐对高季兴的讨伐实际上暂停了,夏鲁奇率东线讨伐军后撤,退到襄阳。李嗣源只是加封马殷为楚国王,希望借用楚军对高季兴保持压力。高季兴见情况有所好转,派人致书夏鲁奇,试探能不能与后唐恢复宗藩关系,结果被李嗣源拒绝,命夏鲁奇不得接受高季兴的书信。这相当于提醒高季兴:我只是暂时不打你,咱们的账还没完呢!
那为什么暂时不打了呢?除了初战不利外,更重要的是后唐内部让李嗣源感到存在安全风险的地方太多了,有不少比高季兴的威胁更近,更急迫。比如说:孔循的新职务是什么?对,东都留守。但东都汴梁现在还有一位地方大员宣武节度使在那里坐镇,而这位宣武节度使,就是以前李存勖心腹中心腹,在最后关头出卖主子的朱守殷。
先帝任命的两个宰相被杀了!先帝的妹夫任圜,尽管平安带回伐蜀之师与蜀地的钱粮,为新朝立下大功,但在担任了短短一年的宰相后,也被贬为磁州刺史!不久前,连刘训都被革职流放了!种种迹像表明,李嗣源和安重诲正在有计划的,先易后难地清除那与李存勖关系密切的人,一旦孔循来到汴梁,自己这个很招人恨的先帝心腹将被置于何地?
接着,十月初,李嗣源突然离开洛阳,宣称要巡幸汴梁!当时有风声说,李嗣源此举,是打算亲征杨吴。这种说法也许是李嗣源、安重诲放出的烟幕,怎么看都不像是真的。所以民间又出现另一种说法:李嗣源将仿效汉高祖诈游云梦擒韩信的故事,拿掉朱守殷!
朱守殷毫不怀疑,李嗣源的目标肯定是自己。于是在部下孙晟的建议下,朱守殷马上集结军队,登城守卫,拒绝皇帝来访。十月九日,李嗣源抵达荥阳,听说朱守殷正在备战,便派宣徽使范延光先行前往汴梁,向朱守殷解释慰问,争取削弱他的戒备。范延光则认为,朱守殷已经不可能回头,没必要再做这些假动作了,说:“如果不尽早发动奇袭,每拖一刻,汴梁的城防都会坚固一分。不如让我带五百骑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李嗣源同意了,朱守殷的判断果然是准确的,但他能否因此救得了自己呢?当天傍晚,范延光率轻骑出发,一夜疾驰二百里,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已经奔到了汴梁城下。但很不巧,范延光的骑兵正好与朱守殷的一支巡逻队相遇,奇袭没有成功。朱守殷大惊,他不敢出战,急忙闭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