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去英雄不自由 十
2020-010
在刘玉娘大发雌威的喝斥声,与小皇子们惊恐的哭闹声中,代表群臣的豆卢革、韦说两位宰相大惊失色。如果说拿出一个梳妆台和三个银盆还只是装穷,那搬出三个小皇子就是赤裸裸地威胁和耍赖了!而且谁也不敢查抄皇宫,来验证皇后说的是真是假,没有办法,只能认输。两位宰相连连告罪,仓皇退出,第二次劝捐行动,再次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刘玉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大臣们进行了两轮激烈的斗智斗勇,终于在自己的钱袋子保卫战中大获全胜!只是刘玉娘可能没有想到,她这次“辉煌胜利”的战果保质期会有多么短暂。
这时,李绍荣已退守黄河边上的卫州(今河南卫辉,如今因黄河改道,已经远离卫辉),派人抢先截断了黄河上的各个渡口,不过重点不在于防守,而是要抓拿李嗣源派出的信使,坚决阻止李嗣源与李存勖联系的可能性。
虽然没有收到李嗣源的自白奏疏,但这时的李存勖并没有完全相信李绍荣对李嗣源的指控,或者说,他在内心深深地希望李嗣源谋反的消息只是误传。因为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坏消息,使李存勖不再有昔日的自信与自负,他的帝国还能不能经得起李嗣源反叛的重击?他自己的心里也没底了。
只要消息还没有确实,那就还没有绝望,李存勖决定做最后一次努力,万一能将李嗣源争取回来,那似乎一切都还有救。此时,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正在李存勖的亲军中担任金枪指挥使,李存勖将他召来,对他说:“我深知你父亲是个忠厚之人,相信他不会有异心!我现在就让你去你父亲那里,告诉他,我一直信任他,让他放心回来,不要有什么顾虑。”
于是,李从审受命前往相州,劝说李嗣源回朝。但他才走到卫州,就被拦住走不了。李绍荣为了自己的对李嗣源的指控不被推翻,毫不在乎地公然违抗李存勖的圣旨,将李从审抓了起来,准备杀掉!
李从审抗辩说:“你既然不相信我父亲,也不允许我到父亲那里传话,那至少应该允许我回京护卫天子。”李绍荣这才同意,将他放回洛阳。李存勖见李从审回来,知道他未能完成使命,也只能长叹一声。李存勖没有追究李绍荣的责任,毕竟现在四方不安,天下将乱,李绍荣是极少数还让他信得过的高级将领,他不敢再轻易自断臂膀。那就安抚一下李从审吧,李存勖给他赐名李继璟,视同义子。
与此同时,在相州方面,由于所有送出的奏章一直得不到皇帝李存勖任何回应,李嗣源心中的犹豫,也就像一根被一片片切走的香肠,越来越少。终于,量变引发了质变,李嗣源的第三号心腹,女婿石敬瑭见时机成熟,率先捅破了窗户纸。
“历来干大事,都是成于果决,败于犹豫!这世上哪儿有上将与叛军进入贼城,还能平安回去不被秋后算账的道理?”这段话意思很清楚,快点醒悟吧,除了造反,你已经没其他路可选!那造反的当务之急该干什么呢?石敬瑭又建议:“汴梁连接黄河与汴河,南通淮、泗,北接滑、魏,是控制天下的要点,请交给我三百骑兵将其袭占。如果得手,您就率大军跟进,这样一来,才有安全可言。”
运去英雄不自由 十一
2020-031
另一个叫康义诚的军官更是直白,对李存勖说:“主上昏庸无道,全国军民早已怨愤难平!您顺从众心则生,坚守臣节则必死!”
生还是死,李嗣源没有再犹豫,迈出了最终的一步。他叫来安重诲,让他起草文书,传檄天下诸藩镇:让他们各自集结军队,向自己靠拢。从理论上讲,以李嗣源现有的职务而言,他当然没有权力私自调动天下各藩镇的军队,有这个权力的人,只能是帝国的皇帝李存勖。所以这一刻,李嗣源已经再无回头余地,正正式式地造了自己名义兄弟的反,站在未来皇帝的角度,向天下各藩镇,各地军队发出呼吁:你们现在开始选边站队吧,是愿意跟随我?还是继续忠于李存勖?
以前对李存勖各种做法敢怒不敢言的各镇军人,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有足够份量,能够代表他们意愿的新领袖,于是,他们在接到李嗣源的檄文后纷纷响应,势如钱墉涌起的大潮,珠穆琅玛的雪崩,通古斯卡的巨爆,呼啸而来,席卷天下!
被李存勖发配到石门戍边的李从珂,在得知义父起兵的消息后,义无返顾地率先响应。他叫上身边的数百勇士:走,今后是为咱们的老帅打天下了!然后,这支数百人的小队骑兵,策马疾驰,向南奔去。
他们的南面是镇州,后唐的真定府。李嗣源原本家在太原,由于请求调李从珂去太原任职的申请失败后,身为成德节度使的李嗣源就把自己的妻儿(李从珂、李从审除外)搬到了自己驻地镇州。在李嗣源传檄天下,造反已经实锤后,成德的监军宦官打算将李嗣源的家眷逮捕。但这种粗活监军老爷不可能亲自动手,城中负责抓人的是虞侯王建立。
王建立是代北出生的老军人,向以执法又严又酷著称,昔日曾因为不惧权贵,处罚李存勖身边扰民的心腹女官,惹得李存勖大怒,得到李嗣源救助才幸免于难。此刻,王建立觉得正是他报恩的时候,立取鼓动士兵,冲击府衙,先动手杀掉了监军宦官,保得李嗣源家人平安。然后,王建立与李从珂会合,集结军队,一同南下投奔李嗣源。
同时,驻守瓦桥关(今河北雄县)的齐州防御使李绍虔(原后梁降将王晏球)、贝州刺史李绍英(原名房知温,在魏博兵变进降晋的梁军将领),驻守奉化军(今河北清苑)的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河东老将安金全的侄子),滞留于河南的平卢节度使符习等(据说还有深受李存勖宠爱的泰宁节度使李绍钦,就是段凝,也加入了李嗣源阵营,但这条记载与其他记载有逻辑矛盾,可能有误),也纷纷用脚投票,加入李嗣源的叛军阵营。其余暂时没有动作的各地节帅、刺史,也大多在首鼠两端,坐观成败。
三月十七日,随着李嗣源传檄天下,各藩镇军马纷纷响应的消息传到洛阳,局势已经明朗:这几天李存勖想设法避免最遭情况沒有成功,李嗣源的反叛已经不再是嫌疑,而成了正在发生的事实!
当然,对李存勖来说,这些天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三月九日,在遥远的蜀地,任圜、孟知祥等攻陷了汉州,擒获了叛将康延孝,蜀地的叛乱算是被平定了,李继岌的远征军也得以带着中央紧缺的钱粮,重新上路,回返洛阳。但看他们回返的路程,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晚于李嗣源叛军南下的进程,缓不济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