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中原鼎沸 一

2020-001

杀掉了郭崇韬,宦官界的跑腿劳模马彦珪没有稍作休息,马上又起程奔往洛阳,要将这个好消息尽快上报。烂摊子则留给了李继岌。

不管怎么说,大军班师在即,把在军中威望很高的实际总指挥给杀了,得赶快想办法善后。考虑一下,怎么向将士们证明郭崇韬是罪有应得,杀他杀的合理合法?如何让将士们不因为郭崇韬的突然被害,而心生恐惧,甚至引发兵变?

李继岌感到对这类需要玩弄笔杆子的说服工作没有把握,便召掌书记李崧来处理此事。

李崧是未来有些重要的人物,他本是深州饶阳县(今属河北,当时属于成德镇)人,生于小官宦之家,自幼聪明过人,有学霸气质,十多岁时写的文章,让周围的人看了,都觉得是个天才。李崧的父亲怕把儿子埋没了,找了同族中一个最有学问的堂兄给他当老师,并介绍说:“大丑这孩子(是的,李崧父亲就给儿子取了这么一个天怒人怨的小名)生来骨骼清奇(莫非这就是他叫‘大丑’的原因?),将来应该大有前途,就仰仗兄长您多多教诲激励了。”

李存勖称帝后,让儿子李继岌遥领成德节度使,借些契机,李崧作为成德方面堆荐的人才进入李继岌幕府,任参军从事。之后,由于他出众的文才,和敢于毛遂自荐的精神,得到卢质、冯道的称赞,这个职场新人马上顶掉了幕中前辈,成为魏王府第一号幕僚,李继岌的奏疏、文告,基本上都由李崧代笔。

回到此时,李崧了解到刚刚发生什么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小祖宗啊,这么大的事,你就只听那些下边什么都没有的家伙们乱嚷嚷?多少也该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啊!

李崧顿足道:“现在大军远在京城三千里外,没有皇上的诏书,便擅自诛杀大將,殿下您怎么能做这么危险的事?就不能忍一忍,到洛阳再说吗?”

李继岌表现出他缺少主见的一面,听了李崧的话,又有些后悔了:“你说得也对,可现在反悔也来不及了。”

当然是来不及了,小错可以悔过,大错是不能认错的。就像你砸了人家玻璃,说声对不起,我错了,兴许人家就会原谅你;你要是撞死了人家孩子,说声对不起人家就会和你善罢干休吗?要想躲过去,你只能一口咬定:不是我撞的,是那个谁干的。

这个推卸责任的工作只能交给李崧了。好在李崧多才多艺,要活在今天一定是制假证的高手,他马上召来几个最亲信的书吏一起上楼,又把梯子给撤了,几个人在楼上临时赶工伪造了一份像模像样的假诏书,盖上李崧用蜡仿制的假中书省印(另一种说法是李崧将李继岌的都统印倒过来盖,冒充中书省印,感觉不太合理,当时人就那么好骗?)。这样一来,杀郭崇韬就变成李存勖圣旨的决定,至少在程序上说得过去,可以稍稍平息士卒的不安。

好在这六万大军是由数镇降兵拼凑而成,并不是李从袭口中的“郭氏之党”,郭崇韬发财的时候,可没怎么照顾大家,众人多有怨气。虽然郭崇韬如果不死,回去之后很可能象以往一样,再把大部份钱捐出来补贴国库,但那样肯定也不会降低旁人对他嫉恨。就像现在的明星,虽然大多都热衷于慈善公益,但除了他们的粉丝,这永远不会是关注的热点,平常人关注的是:他们凭什么赚钱这么容易!

等郭崇韬被杀,将校士卒们虽然震惊的人不少,但为其伤心,或抱不平的人不多。郭崇韬的幕僚班子树倒猢狲散,人人怕祸及自身,大多逃走躲了起来,只有一个叫张砺的掌书记不避嫌疑,来到前蜀东宫,找到郭崇韬丧命的地方哭悼老领导。这一幕正好让来见李继岌的任圜看到,认为张砺有节义,不是墙头草,便将其收入自己幕下。

任圜来到李继岌驻地,是因为李继岌打算让他代替郭崇韬,处理军务。但任圜原本是要留守成都,等待孟知祥的,人事一调整,班师日期只能再次向后推迟,没法子,这也是为了求稳不出乱子。

中原鼎沸 二

2020-002

直到正月十一日,能干的新任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达成都,他马上安抚军民,犒赏将士,蜀地人心稍为安定,被一拖再拖的班师才总算可以施行了。六万远征军中的少部份人被留在蜀地,大部份人起程北上。他们的回程没有李继岌期望的顺利,新的波折,不久又将到来。不过那些事儿咱们稍后再提,先来看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儿。

也许是因为洛阳到成都之间的地理距离过于遥远,消息传递太慢,使得郭崇韬在大祸临头之前,对自己危险的处境反应十分迟顿。但在离洛阳不太远的河中,另一位免死铁券获得者李继麟(朱友谦),对自己和郭崇韬正在恶化的生存环境,认识要清醒的多。

李继麟的麻烦,开始于“礼尚往来”,即李存勖身边得宠的伶人、宦官们把想要的礼单开出来,送到河中,李继麟负责把上边的内容转化成相应实物,再送回洛阳去。最初,李继麟对李存勖身边那群心腹的索贿工作还是比较配合的,他们一张嘴,这边就掏钱。但谁让河中距离洛阳太近,伶人宦官无论谁出京公干,往往顺便去河中打打秋风,一拨接一拨,宛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尤其是掌握着监督诸臣之权的特务头子景进,更是把河中成了可无限透支的提款机,三天两头派人前往光顾。

毕竟就一般人的本性来说,慷慨是有限的,贪欲是无穷的,用有限的慷慨来应对无穷的贪欲,慷慨一方迟早要败下阵来。没过太久,李继麟开始心疼自己的钱了,更何况不管论爵位、官职,或是对国家的功绩和享受的荣誉,自己都比李存勖身边那班伶人、宦官们只高不低,也没理由怕他们啊?

于是,自以为得罪伶、宦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李继麟,不肯再继续充当提款机,即使面对景进无比真诚地勒索卡要,也依然死猪不怕开水烫地拒之曰:“河中这地方,土地瘠薄,百姓贫困,虽然你们的要求很合理,但我这里实在是没钱了!”景进很愤怒:这么大一个河中盐池摆在那儿,天天冒银子,还对我们说没有钱!是在污辱我们的智商吗?

作为李存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景进善于透过现像看到本质。虽然咋一看李继麟似乎是帝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他是后唐的西平王,受赐免死铁券,身为富庶的河中镇节度使,儿子李令德是武信节度使,李令锡是忠武节度使,还有六个儿子和七个部将在各地任刺史,组成一个庞大的地方势力网!但是,在同光一朝,中央力量是彻底压倒地方的,而在中央,与皇帝李存勖的亲密程度决定了力量的大小,在这方面,李继麟完全没有资格同自己比高下。

让地方势力逐步消溶,让藩镇军队逐步中央化,是李存勖没有明说,但一直在做的事。在此前提下,李继麟的地方势力网越大,只能让他越容易成为李存勖下一步清理半独立藩镇的靶子!因此,在李存勖面前打李继麟的小报告,甚至栽脏诬陷,都是一件投皇帝所好,风险很低的事儿!

在伐蜀远征军从洛阳出发时,李继麟积极响应诏书,在河中阅兵,然后挑选精锐交给儿子李令德,准备会合大军一同出征。景进一听到消息,立即在李存勖耳边造谣说:“李继麟听说魏王殿下的大军西进,以为是要对他动,所以集结军队,准备顽抗!”

可随后,李令德带着精选的河中军加入远征行列,景进的预言没有变成现实,但他也没有因诽谤重臣受到任何指责。事实证明,攻击李继麟的风险确实很低。

稍后,景进又找到了新的攻击角度,无中生有,火力全开:“难怪李继麟肯让儿子带兵参加远征军,原来他与郭崇韬已在私下结成死党!郭崇韬之所以在蜀地敢如此飞扬跋扈,就是仗着与河中里应外合!”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6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