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凛冬将至 十三

2019-086

这种事儿,郭崇韬哪敢“自己看着办”啊?也连忙紧跟在后,苦苦哀求。奈何李存勖一进入后宫,就立即将殿门关上,把郭崇韬挡在外边,这下子枢密使大人再怎么想救罗贯一命,也完全无计可施了。

当天,罗贯在狱中被处死,不仅如此,他那具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残躯,还被拖到他生前办公的县衙大门口,曝尸示众!

讨厌的刺头总算被拔掉了,除了一个姓郭的另类分子外,这件事在李存勖的心腹小圈子内,算得上大快人心!被这群人围绕在中间的李存勖,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妥。但是,在小圈子之外,更广阔的天下,大多数人都认为罗贯是冤死的,并对此感到愤愤不平。

虽然李存勖不是故意要搞坏官场风气,但他其实已经通过虐杀罗贯,给所有身在官场,还想保持道德操守的少数人,发出了一个沉重的警告:贪脏枉法没有事,但要是不肯同流合污,这就是下场!

现在网上有些文章,喜欢对原本复杂的历史,做不负责任的简化。具体手法,就是先按照自己的想法下一个结论,然后根据已有的结论去寻找,去过滤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史料证据。凡与结论有冲突的记载(这种记载在史书上通常一点儿也不比能证明他们结论的记载少,甚至更多),一概视而不见,或者一口咬定就是编史者在胡说八道。但又很少真正有严密的逻辑来证明记载的正误。

比如郭崇韬和李存勖之间的关系。按这类文章的说法:虽然郭崇韬明明就是李存勖一手提拔上来的,但他的权力却并非来自李存勖的授予,而是来自军方大佬为了制约李存勖的意愿。所以郭崇韬不但权倾天下,“一直可以和李存勖分庭抗礼”,而且“经常公开与李存勖唱对台戏”。 郭崇韬和李存勖争权的主要办法,就是“用各种大道理压皇帝,用传统的规则压皇帝”,嚣张跋扈,害得咱们可怜的皇帝,连用自己的钱给自己盖间大房子,都要受到这种“这就叫扯蛋”的指责。

可咱们从细处来看历史,真是这么回事吗?

首先,在明确记载中,有哪一个军方大佬支持过郭崇韬对抗李存勖?除了郭崇韬自己这个“军方大佬”(郭崇韬既出谋划策,也曾独自领兵作战,不是什么单纯的文职官员)外,再也找不到了吧?因其余军方大佬,都是郭崇韬争权夺利的假想敌,是他排挤打击的对象,而根本就不是他的政治盟友。郭崇韬是很喜欢争权,但争权的目标都是地位功绩与自己有可比性的同僚,从来没敢指向大老板李存勖。

将郭崇韬对李存勖的劝谏,都解读成是故意用大道理压皇帝,且不说对于李存勖一心要干的事,郭崇韬有哪一次“压”成功过?一次也没有吧!而且只要别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去仔细看一看史书记载,应该很清楚:郭崇韬的多数失败的劝谏,基本上都是为了后唐的整体利益,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着想,和争权关系不大。恰恰相反,郭崇韬真正为争权而提出的那些建议,因为目标不是李存勖,大多数都得到了李存勖的支持和批准(除了要杀李嗣源的那一条外)。

这种不负责任的解读,表明了这些网文有一种不太健康的心态:好像历史上的事,从来就不存在对与错,不存在是与非,所有的所有,除了争权夺利,还是夺利争权。

有人又在不着边际地东拉西扯了,好象我在文中对古史记载的质疑很少?提出的与古史结论不一致的观点很少似的?

只不过我认为要质疑一段记载,前提应该是它有疑可质,有逻辑漏洞,或与其他记载有明显冲突,需要认真分析推理。而不是它与我先入为主的结论有矛盾,我说有它就有,我说没有它就没有。

凛冬将至 十四

2019-087

在灭梁后这几年李存勖的所作所为,容易给人一种倒行逆施的感觉,仿佛与灭梁之前,那个英明神武的李存勖判若两人。但如果你仔细分析,灭梁前后的李存勖,自身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变化主要来自于他身处的环境。

李存勖拿手的项目依然很拿手,例如有条不紊地收降岐国,稍后的征服前蜀,限制削弱后唐的元老旧臣,笑里藏刀地逐步分解消化后梁降臣、降兵,从而不断扩张皇权等等,他的精明一点儿也没有减弱。只不过,由于大规模战争的暂停,他最大的强项一时没有表现的机会罢了。

与此相对,李存勖个性与能力中,原本就存在的缺点,在新的环境中没有了曾经的制约因素,被发扬光大了。在前文《亚子侧身像》一节中,我们早分析过,李存勖一直就是一个不讲什么原则,没有是非观念,也不注意维护自身威信的人。只是在灭梁之前,他的这些缺陷,在英武的正面光芒照耀下,容易被人忽视。而且如果在某些时候李存勖做的过火,那时也还有人能帮助他校正,不致酿成大错。大家还记得那位最正直的老宦官张承业的故事吧?

在张承业选择为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殉葬后,郭崇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的接班人,担当了李存勖身边最主要的谏臣职责。但是很显然,他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果,比前辈张承业失败太多了。

与张承业相比,郭崇韬在才能上更优秀,但论资历,论与后宫的关系,论刚正无私,论自我修为都远远不如。因为资历浅,他对李存勖的劝谏,就没有张承业那种长辈对晚辈的份量。因为张承业得到了李存勖生母曹太后的信任和尊敬,即使自身制止不住李存勖的放纵时,也有一个最强有力的盟友来压制住少主的胡为。而郭崇韬在后宫基本上没有盟友,他想靠施恩于刘玉娘来寻求助力,却不料刘玉娘根本不记他的恩,只记他的仇。而且,虽然郭崇韬已经是李存勖心腹小圈子中,形像最正面的人物,但也一个有道德污点,且污点还不算小的打折的君子。自己有毛病,劝谏别人时,自然底气就不足,这在他劝阻李存勖修建避暑楼一事中,表现就很突出。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来自李存勖自身成就与地位的变化: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还保持一些谦卑,比较容易听进反对意见。而一个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被万人歌颂,被群臣争相吹捧中的帝王,是很难拿出客观心态,来正视自己错误的。

于是,郭崇韬对李存勖放纵自己权力欲的劝谏,全都归于失败。李存勖的皇权在恶性膨涨中,不断侵夺着从上到下,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权益,天下人对李存勖所作所为的种种不满,积聚而成的势能,在一成又一成地增加中。

不过,不易察觉的势能,要转化成震撼天下的动能,是需要条件的。在最后一根稻草压上骆驼背之前,天下在李存勖用破燕、灭梁、败契丹等赫赫武功累积出的威望震慑下,仍然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虽然,这只是凛冽的暴风雪来临前的平静…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6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