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表象之下 二十七

2019-071

不过,熟悉历史的朋友也清楚,即使不算后世那位,把免死牌当成催命符来用的大神朱元璋,因为郭崇韬肯定不知道明朝的事绩,只考虑他可能知道的历史,金书铁券的实用价值,显然也远远低于它的理论价值。真到祸事临头时,铁券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

因此,得到这份殊荣的郭崇韬,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宽慰。郭崇韬在李存勖心腹圈子内地位依然孤立,依然是众新人踊跃攻击的标靶,不安全的感觉也依然如影随形。哪是否应该引退避祸呢?

一天,郭崇韬将自己最信任的几个儿子和门人召到一起,向他们征求意见:“我辅佐主上,好容易了却大事,却遭到一群小人的反复诋毁,主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我。算了,惹不起,躲得起,我打算辞去中央的职务,去成德老老实实当个节度使,你们以为如何?”

一听此言,郭崇韬的儿子郭廷说第一个表示反对:“千万不可,难道父亲大人躲开他们,他们就会收手不害您了吗?何况蛟龙一旦离开大海,蝼蚁都能制其于死命,您一旦离开洛阳,权柄丧失,人家要动手,您就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了!您可一定要想清楚啊!”

显然,郭廷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后唐不是晚唐,尤其在同光朝,地方节度使的命运是受制于中央的。可不离开中央又能怎样?三人都能成虎,何况现在经常在李存勖身边说自己坏话的人远不止三个,长此以往,谁知哪一天大祸临头?

这时,一位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门人出个个主意:“郭公您的功勋业绩为当朝第一,纵然是皇上身边的伶人、宦官们离间诋毁您如何贪恋权势,皇上也不可能轻易相信。不过要保万全的话,郭公不妨乘此时直接上表辞去枢密使之职,皇上此时还离不开您,肯定不会同意。这样一来,您就有了辞避之名,可以堵住群小之口。”

众人一听,这算什么好主意?你认为皇上不会让郭公去职,但万一皇上另有想法,顺水推舟,批准大人的请辞,怎么办?这门人补充道:“别急嘛,咱们还有配套措施。”

皇上如今最宠爱的女人,是魏国夫人刘氏,且生有皇上的爱子继岌(在不久前洛阳南郊举行的祭天大典中,李存勖自为首献,亚献就是魏王李继岌,这等于公开向天下人宣示,将立李继岌为皇嗣)。只是她既不是元配,出身又低微,没人助力,一直当不上皇后。如果您作为朝臣之首,出面奏请册立刘氏为皇后,皇上早盼着有人进言此事,一定会高兴地允准,而刘氏感激您的大恩,必然相报。以后,您在宫内有皇后相助,伶人、宦官们何足为虑?

郭崇韬思之再三,觉得就数这个办法好。于是,郭崇韬先是恳切请辞,李存勖果然不许。然后,郭崇韬启动了自己的“宫内盟友制造”计划。在公开场合,郭崇韬联络上宰相豆卢革,率领朝中的文武百官联名上疏:请皇上早立皇后,以母仪天下。同时,郭崇韬又私下上密奏给李存勖,称赞魏国夫人的“贤德”,应该立为皇后。

让自己喜欢的女人当皇后,叫那些世俗偏见都见鬼去吧!说起来,这本就是好丈夫李存勖早想干的事,只是他的生母曹太后不同意,无奈暂时搁置。可现在好了,既然有了群众的呼声,曹老太太也不好再继续反对,郭崇韬的行动又一次李存勖的意志重合了。因此,此事的执行异常顺利,收到群臣上疏的当天,李存勖“从善如流”地便正式下诏,册立刘玉娘为皇后。

表象之下 二十八

2019-072

郭崇韬给自己制造盟友的行动,看似获得了成功,但要论此举的实际效果嘛…只能说,郭崇韬和他的门人都过于乐观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人都懂得感恩的。

只不过,郭崇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总,或者说,等他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郭崇韬自以为获得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之后他不再想着引退避祸的事,而是故态复萌,又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政治信念中坚持的原则,多次做出让李存勖和其身边人不愉快的事,大步走向其人生不再遥远的终点。

比如说,由于过于铺张,南郊祭天的开支超出了原先的预期,给国家预算捅了一个填不平的大窟窿,郭崇韬就捐出十万贯家产来填补。这一举自然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当初圈子内众人一起快乐受贿时,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公家亏空,自然有租庸使负责顶着,你个伪君子捐什么私财?瞎积极什么?是想让大家难堪?还是想让大家破财?

但郭崇韬一点儿也不为圈内众着想,反而因为经费仍然不够,他竟又变本加厉地上奏李存勖说:请皇帝做一下群臣的表率,动用皇家内库的钱来补足亏空。

一听说这要钱的话,李存勖的脸色一下子就晴转多云了,那表情仿佛长期便秘,久治未瘉,半天不肯答话。

朋友们是不是有一种剧情反转的感觉呢?前文提到过的很多记载都可以证明,李存勖可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啊。出身高贵的他,早就大手大脚惯了,对身边人极慷慨,几乎是有求必应,赏赐无节制。还记得李存勖第一次对郭崇韬发火,就是因为他想让更多的手下和自己一起享受食品特供,而郭崇韬怕花钱想缩减将士们过多的福利。现在怎么反过来了呢?是因皇家内库没钱了吗?

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先是,宦官劝帝分天下财赋为内外府,州县上供者入外府,充经费,藩镇贡献者入内府,充宴游及给赐左右。于是,外府常虚竭无余,而内府山积!”从逻辑上讲,这也是合理的。进贡给皇家内库的钱财,皇帝是可以直接看见的,给皇帝一个好印象,就是给自己的前途铺路架桥。地方官员们干这类利皇利己的工作,自然比常规性的向中央国库输送赋税更有积极性。而且内库通常不负责庞大国家机器的常规开销,支出自然也相对较小。既然内库进的多出的少,理应有财富积余。哪李存勖还有什么为难的呢?

另一条记载,可能才是导致李存勖不肯出钱的原因。当时的皇家内库,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分成了两半。各地藩镇向皇宫进贡时,为了事半功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都要先摸清楚宫廷的内部情况,所以每一批贡品入京,都要分成两份,一份呈献李存勖,另一份呈献那位靠狐假虎威之神功,说话份量仅次于李存勖的女人:刘玉娘。

与一辈子没有体会过贫穷滋味的李存勖不同,刘玉娘小时候穷怕了,不同的经历,让这对夫妻对待金钱可谓有天壤之别:李存勖是大把的拿,然后仿佛口袋有洞似的又大把花出去;刘玉娘则是想尽办法聚敛钱财,然后尽最大可能地一个子不花。

还在魏州之时,刘玉娘就在精心为自己理财。她指挥下人,打着自己的招牌做生意,倚仗着权势加成,欺行霸市,垄断了魏州的木柴、蔬菜、水果等市场。下人们更嚣张,什么税收、摊位费是绝对不用缴的,谁要敢竞争,就打得他连老妈都认不出!因为做得太过火,激怒了一条硬汉,当时任魏博三城巡检使的张廷蕴,便抓了几个为恶过甚的下人杀了,刘玉娘的不正当商业竞争才有所收敛。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6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