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梁亡众生像 十七

2019-044

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高季兴为了回去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段,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很可能就是他使用手段后得到的效果。

几天后,李存勖与郭崇韬在一起议事,提到了高季兴。李存勖向这位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谋士露了底。高季兴的担忧被证实了,李存勖确实不打算放他回去,也许等个时机,就可像解决李继韬的潞州问题一样,把江陵问题也和平解决掉!

但郭崇韬提出了异议:“我大唐刚刚才灭掉伪梁,夺取天下,但人心尚未完全安定,各地诸侯仍多猜疑,在这个时候,更应该以诚信示天下。如今各诸侯相继入贡,来京的不过是他们的子弟或部下,只有高季兴一个是亲自入朝晋见。对这样的模范人物,我们应该重重褒奖,好鼓励还在观望的诸侯们归顺大唐。如果我们不但不表彰他,反而将他扣留,天下诸侯必将认为我们心胸狭隘,不讲信用,断绝了主动归附的念头。所以这件事,不能做!”

李存勖听了郭崇韬的建议,迟疑了一会儿,决定礼送高季兴回江陵。高季兴一得到自由,不敢有一刻停顿,立即带着他的三百卫士纵马南奔。在路上,高季兴对左右说:“这趟出行犯了两个错误。我来见他,是第一个错误,他把我放回去,是第二个错误!”

高季兴一行到达了襄阳,曾经和高季兴有仇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孔勍,将他接进城,设宴款待。高季兴不得已赴宴,但内心深感不安。当天深夜,高季兴与亲随潜出驿馆,砍开城门,逃出襄阳,向南狂奔。

据说,在高季兴离开洛阳后不太久,李存勖就有了和他类似的看法,有些后悔了,便又派人去追赶高季兴。不过,他们来晚了一步,等追到襄阳,才知道已经来不及了。

注:据《五代史补》记载,在襄阳拦停高季兴的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训(李绍珙)。但据《旧五代史庄宗纪》载,刘训(李绍珙)是要到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七月才接替孔勍掌管山南东道,此记载应误。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继韬被杀后的十几天,高季兴终于回到江陵。高季兴见到前来迎接的梁震,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都怪我没有听你的话,差点儿就逃不出虎口了!”

然后,高季兴又对江陵众文武诉说了他所见到的李存勖:“主上历经百战,才好不容易夺取了河南,刚取得成功,便骄傲自大,伸着手对在战争中为他出生入死的众将说:‘我用这十个手指取得了天下!’如此沾沾自喜,漠视将士们的功绩,岂能不让将士寒心?而且我在京城的这些天,主上不是忙于打猎,就是忙于听戏,成天陶醉于声色犬马之中,政事多废,如何能够长久?要早知他是这样的人,我就不用过于担心了。”

既然决定了继续当一个割据者,高季兴就积极修缮城池,加筑了江陵的西罗城,屯积了大批军粮。同时乘着后梁灭亡,原后梁军队被大批裁撤解散的机会,大量招募原梁朝军人,使得荆南的军力在短期内大大扩充,增强了高季兴独立于一方的本钱。

抱歉,让朋友们久等,这次不是感冒,是疟疾,交替地一阵发热,又一阵发冷,循环往复。我上班这地方,到了夏天蚊子挺多的,以往没大碍,不想这次中招了。虽然还没有正式出院,不过感觉算是大致恢复正常了。

表象之下 一

2019-045

我们看了各诸侯使节对灭梁之后李存勖的描述,总体来说,好象正面评价比较少,负面评价却比较多,留给后世读史者一个正在快速堕落的典型印象。

因为不打仗了,战争期间生死与共、亲密无间的元勋宿将、亲军卫士们,就像夏日的暖炉、冬日的折扇一样,似乎渐渐被李存勖疏远,被围绕在他身边的伶人、宦官们逐渐顶替。在这帮小人的怂恿鼓惑下,李存勖没有了先前与梁朝战争期间的艰苦奋斗,兢兢业业,把大部份精力,用在了玩上,用在了游猎和戏曲上,短时间内,就成功完成了从明君到昏君的巨大转变。

我见过不少网上的朋友,根据这个大体印象调侃说:要怪就怪李克用只给了儿子三支箭,李存勖又太能干,才用了十几年功夫就把三支箭的任务全部完成,过早的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所以迷失了自我,只剩下享乐了。

不过,任何史书的记载,即使它们完全真实(实际上这一条几乎不可能做到),也只能是真正大历史中被人为选取的一小部份,它留给我们的这种表面印象,究竟是不是准确的?恐怕还需要放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去寻找更多的资料,进行更仔细地推敲与分析。就让我们尝试一下结合各种记载,揭开表像,去窥探表象之下的更深层,看看有没有什么是被我们误解,或者忽略的东西。

首先,我想朋友们应该注意到:李存勖喜欢玩,是他这位天生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富贵公子,差不多与生俱来的天性。不论是游猎还是戏曲,李存勖对这两类游戏的迷恋,都是持续,不变的,而绝不是在灭梁之后才突然冒出来的。

比如,在胡柳陂那场两个王朝一决生死的大战之际,李存勖都舍不得与自己心爱的私人戏班子稍作分离,要不然周匝怎么会在战场上被俘?又比如,在王彦章反攻杨刘,前线危如垒卵,李存勖亲自统军救援时,在行军途中,每天他都要分出时间来打猎。

既然一贯如此,打猎和唱戏本就属于李存勖“不忘初心”的范畴,那我们为什么要把李存勖继续打猎,继续唱戏视作他堕落的证明呢?

如果硬要说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就是好象李存勖用于游猎和戏曲的时间比例有所增加。但这并不是李存勖用于游戏的总时长比以前多,只是他有一个大游戏通关了,暂时不打了,所以把多出来时间分摊到另外两个游戏上而已。

在前文《亚子侧身像》一节中,我帮大玩家李存勖总结过,他喜欢的游戏类型其实和我们很多同龄人差不多,差别只在于年代不同,如今是可以打低成本的电子版,当年都是高成本的真人版。合计来说有三大类:一、动作类,我们玩《无双》,李存勖主要玩打猎;二、角色扮演类,我们玩《仙剑》,他玩戏曲;三、战略或即时战略类,我们玩《三国志》,人家直接玩战争!

古老的儒家经典《尚书》里创造了一句今天仍很常用到的成语,叫作:玩物丧志。在儒家老学究们的口中,“玩”字就成了一个带有原罪的动词。如果是儿童爱玩,那可以酌情宽恕;如果长大了还爱玩,就很不象话了;如果不但是成人,还是治理万民的君主,那贪玩简直可以被视为一种罪恶了!

古史为我们记录下了一大堆把人生当游戏的反面典型,从秦胡亥到周天元,从宋徽宗到明武宗,基本都是昏君的代表人物。但按这种观念,李存勖是比较难处理的一个人物,他前期的巨大成功,和后期的迅速失败,反差太强烈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前期励精图治,后期才玩物丧志吗?显然,对于实际上一直都喜欢玩的李存勖,这恐怕不是一个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正确答案。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6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