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兵围凤翔 一

再说朱温为什么要这么急急忙忙地把主力调回关中呢?以在下看,他很可能是受到了两方面的刺激。

首先,挨过朱温一记重拳之后,李茂贞没有老老实实地缩进凤翔城中呆着,反而变本加厉地给朱温找麻烦。

李茂贞深知,这次与朱温的较量不同以往,很有可能将决定自己的生死存亡,虽然李克用出兵在主观上不是为了他,但在客观上是救他,现在,帮李克用就是帮自己。故李茂贞不敢苟且偷安,在李克用进军河中,朱温大军东调之时,他也积极呼应晋军的行动。岐军从西面发起反攻,重新推进了兴平、武功一线,威胁长安那个缺少皇帝的中央政府。

朱温感到一时抽不出足够的兵力保卫长安,只得命令崔胤率留守政府全体官员迁往华州,局势一度好像向着对李茂贞有利的方向转化了。

可惜,岐军的战斗力发挥太稳定,仍然保持在也就能欺负欺负皇家禁军的水平线上,一遇强敌就抓瞎,未能拿下长安,也就没能真正起到牵制朱温的作用。

没过多久,晋军在蒲县溃败的消息传来,李茂贞大惊,为了不让自己独自承担汴军的重压,重新在东边开辟一个对付朱温的第二战场,他强迫李晔写下亲笔诏书,调杨行密等东南诸藩镇出兵“勤王”。

不过嘛,大家也都知道,这年头圣旨这玩意儿不太好使,为了让这道圣旨发出去后,作用不仅仅是给掷纸篓果腹,李茂贞抛出了一大堆炫目,但未必实惠的委任状,给以杨行密为首的东南诸藩多位头面人物都加了官、进了爵。

例如:授予杨行密东面行营都统(大致可视为华东方面军总司令),从而使杨行密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合法的指挥东南诸镇军队,另外还加授使相,加封吴王;朱温的前结义二哥,杨行密手下名将朱瑾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虚衔,此时真正的平卢节度使是王师范);杨行密的小舅子,猛将朱延寿被任命为奉国节度使(虚衔,此时的奉国镇属于朱温,节度使是朱温长子朱友裕);割据昇州(今江苏南京)一隅之地的小军阀冯弘铎被任命为武宁节度使(虚衔,武宁镇是感化镇的旧称,此时属朱温,节度使为王敬荛);已控制湖南全部的武安节度使马殷,加授使相。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激励东南诸镇将士讨伐朱温的积极性,诏书中还特别声明,凡在作战中力战有功的各镇将士,总司令杨行密都有权自行授官奖励,只要事后向朝廷备个案就行了!

另外插一句,由于上一次出使淮南宦官使节们,让可恶的冯行袭给一锅烩了,这次凤翔方面一反常规,改由不是宦官的左金吾将军李俨任江淮宣谕使,负责传旨。大概常人不同于宦官,生理特征不明显,更容易蒙混过关吧。

眼尖的朋友大概已经发现了,这位宣谕使的名字竟然与僖宗皇帝登基前的原名完全相同,也不用避讳。实际上,李俨也不是这位使节的原名,他原名叫张俨,是前宰相张浚的儿子。他的父亲现在还被大多数人视为李克用的死敌兼朱温的同党,而他却在反朱温的战线上秘密奔走,这其中究竟有没有什么蹊跷,实在耐人寻味。

兵围凤翔 二

除了找国内的藩镇同行帮忙外,李茂贞甚至还考虑了向外邦寻求赞助的可能性。

当年四月,乘中原大乱之机,侵占了大唐河西走廊大片土地的甘州回鹃,派使节来凤翔朝见大唐天子。这些维吾尔人的祖先,用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崇高口吻表示:愿意出兵帮助大唐平定内乱!

当然,这也是有先例的,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唐就曾邀请过大批回鹃军队参战,他们在作战勇猛,和烧杀抢掠两方面,都打出了很高的威名!病急乱投医的李茂贞,觉得这些回鹃人的建议不错,示意李晔回书同意。

李晔装模作样地同意了,却故意安排韩偓负责起草回书。韩偓早已心有灵犀,知道皇帝其实根本不希望李茂贞一直撑下去,便上疏反驳说:“这些野蛮的外族都是人面兽心,怎么可以以国运相托?他们进入我方境内,亲眼见到了我们的上层人物生活奢靡腐化,我们的城池却荒凉残破,武装部队兵甲不全,岂能不产生轻视中国的想法?又岂能不挑动他们的贪念?且在会昌年间,回鹃曾被我朝击败,我怕他们的真实目的,其实是要乘我们危弱之时来报仇。所以最好这样回复回鹃可汗:小小蟊贼,很好对付,就不用他们帮忙了。这样表面答谢他们的好意,实则阻止他们的阴谋!”

李晔就等着用韩偓的这段雄辩,来忽悠李茂贞。果然,李茂贞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从东边来的“小小蟊贼”其实一点儿也不好对付,如今回鹃人的实力也远逊于安史之乱时的回鹃,但要是回鹃人请来后不帮忙,反而在背后捅自己一刀(王建就是这么干的),那岂不更糟!于是这个引儿狼入室的计划就此终止,没有实施。

尽管如此吧,从各处搜集到的消息情报还是让朱温迫切地感觉到:除非尽快把李茂贞打服,或者干脆把他灭掉(并且看起来,做到这一点应该比灭掉李克用的难度低),否则他还会源源不断地自己制造麻烦。

从另一面刺激朱温的,是暂驻华州的大唐残缺政府的首领,宰相崔胤。

其实准确的说,崔胤的头衔已经变成了前宰相。早在朱温第一次兵临凤翔之时,李茂贞、韩全诲就操纵李晔,下旨罢去了崔胤的同平章事之职,降为工部尚书。按唐朝官制架空一把手的惯例,六部的首长尚书都是虚衔,真正管事的是副手侍郎,也就是说,崔胤已经被光荣退休了。

对朱温而言,这件事微不足道,他不承认就等于没这道人事命令。但崔胤可不敢这么乐观,因为光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目前大唐的两个中央政府(有皇帝缺大臣的凤翔中央,和有大臣没皇帝的华州中央)是不对等的。

没有大臣的皇帝,只要重新任命一批大臣就行了;而没有皇帝的大臣,在皇帝还活着,且本方又标榜忠义的情况下,却无法重新任命一个皇帝!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2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