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河东防卫战 五
一切正如氏叔琮的预料,晋军果然来了,走的也确实是襄陵大道。待他们经过时,两名牧马人自然而然的加入进队伍,一时竟也没有被发现。等到了晋军暂时停止行军休息片刻之时,两人突然乘人不备,暴起发难,各擒了一名晋军士兵,然后纵马飞驰而去!
李嗣昭、周德威吃了一惊:偷袭要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对手没有防备,可现在人家的侦察兵竟然在出现在自己的军队中,还绑走了两个人,这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氏叔琮已经清楚知道我军动向了吗?说不定,他已经在某个地方等着伏击我军了!
二将当机立断,立即下令放弃原定方案,大军沿原路南返。但他们还没有往回走太远,又接到了一个让人丧气的新情报:刚刚拿下的绛州已经让关中赶来的汴军援军夺回去了,夺回绛州的汴将就是数月前在武功建下武功的康怀贞。
往南、往北,都走不通了,不过能把数支汴军从关中调动到河中,咱们也算是部份完成任务了吧?李嗣昭与周德威一合计:既然汴军已重兵云集,要以目前这几万兵力夺下河中的可能性不大,那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这支宝贵的军队平安地带回去。于是,他们调头向西,重新去爬吕梁山,准备经慈、隰二州退回河东。
二月十八日,晋军撤退到隰州东南方的蒲县,不想就在这里,与正在西进寻找晋军主力的氏叔琮部猝然相遇了。稍有接触后,李嗣昭驻军于县城及其周边,氏叔琮屯兵于县城之南,两相对峙。蒲县今天也还叫蒲县,其县城已处于吕梁山山脊线的西侧,其北、东、南三面被群山环绕,西面则是沟谷纵横的梁峁地形,哪一边的路都不好走,仿佛就是一个天然的大陷阱。
不过,它究竟能不能变成埋葬某一方的陷阱,还要看双方的当事人如何去努力。当天深夜,氏叔琮留下部份兵力继续在正面与晋军对峙,自率精兵悄悄出营,不顾艰险,摸着黑翻山越谷,硬是迂回到了晋军的背后,堵住了晋军向西北方向隰州撤退的道路。
然后,氏叔琮对晋军的后方营地发动夜袭。后方营地的晋军由于认为周边地势险要而放松了警惕,且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正面的汴军身上,没有想到攻击会来自背后,在氏叔琮的奇袭之下大败,损兵竟达一万余人,余众只得退入蒲县县城据守。
这样一来,氏叔琮便从东南与西北两面驻军,再利用四周的地形条件,将李嗣昭军团围困蒲县城内。李嗣昭与周德威几次出击,尝试打破封锁,但都未获成功。
小小县城内的晋军陷入了困境,这里远离太原,且交通闭塞,可谓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更何况,就算李克用知道了前线的危险,几经重挫的他也很难再派得出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给被困部队解围了。想想这些,晋军士气日益低落。
而汴军则恰恰相反,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援军赶到蒲县,来与氏叔琮部会合,氏叔琮、朱友宁部与李嗣昭、周德威部的兵力对比,已由最初的劣势转变为优势,而且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第三次河东防卫战 六
这种让晋军非常难受的对峙又持续了二十多天,至三月中旬,朱温亲临晋州督战,消息传到晋营,加重了晋军的恐慌情绪。而在蒲县前线,归氏叔琮统一指挥的汴军总数已增至十万余众,蒲县周围方圆十华里内山岭沟谷,全是密集的营垒。汴军已达到优势的顶峰,再增添兵力已经不会再增加战斗力,反而可能让后勤补给陷入灾难。
于是,三月十二日,氏叔琮对被困晋军发起了总攻。晋军大将周德威自峙骁勇,对汴军的进攻迎头而上,发起反冲锋,但因寡不敌众,很快被氏叔琮击溃。周德威败回营地,决计由自己拼死断后,顶住氏叔琮的猛攻,让李嗣昭从另一面寻找汴军的薄弱环节,尝试突围。激战至夜,晋军的防御体系终被打破,李嗣昭与周德威的军队或是被打散,或是被迫主动解散建制,利用夜色与复杂地形的掩护,分散突围。
激烈的突围战中,晋军几乎扔掉了所有的辎重物资,伤亡与被俘均十分惨重,随同出征的李克用之子李廷鸾也被汴军生擒。不过,各路汴军可能也因为过于贪功或贪图战利品,封锁并不够严密,包括李嗣昭、周德威两员大将在内的相当数量晋军得以成功突围,逃过了一劫。
蒲县会战,汴军大获全胜,已亲临晋州坐镇的朱温接到氏叔琮的告捷战报,大喜过望,特下令嘉奖曰:“杀蕃贼,破太原,非氏老不可!”
显然,这不但是表扬令,也是目标明确的行动指示。本来,朱温的战略重心已暂时转到关中,并没有左右开弓,同时收拾掉李克用的打算,没想到氏叔琮来了一次超水平发挥,让晋军的有生力量大半溃散于吕梁山脉的高山深谷之间,太原在一段时间内兵力空虚,给了朱温一次一举端掉李克用老巢的绝好机会,于是朱温决定乘胜发起一次对李克用的计划外进攻,指示氏叔琮、朱友宁:再接再励,把太原也给我拿下来吧!
从先前氏叔琮拒绝坚守待援的表现来看,这员求功心切的老将即使朱温不下令,大概也不会停下自己进攻的脚步,所以这道命令正合他的心意。
为抓紧时间,乘晋军守备力量最弱的时候尽快杀到李克用跟前,氏叔琮决定分兵行动:自己率主力为东路,沿平坦易行的汾河谷地北上,经汾州(今山西汾阳,可能是绕过不攻),直逼太原,以争取时间;西路由朱友宁指挥,沿吕梁山西麓前进,追击已经溃不成军的李嗣昭、周德威残部,顺便收复慈、隰二州。
在太原,李克用接到李嗣昭大军溃败的消息后,由于自己身体不好,紧急命令很久没上过战场语言天才的李存信披挂上阵,带上自己的亲兵卫队南下接应李嗣昭。但李存信部才走到太原西南约三十里的清源(今山西清徐),就与氏叔琮的北上大军迎头相撞,几乎在顷刻间,李存信就被兵力数量上占优势的氏叔琮击溃,李存信也狼狈逃回太原,氏叔琮则紧跟他的脚步,向着太原方向疾进!
三月十五日,也就是蒲县战役后的仅仅第三天,氏叔琮大军就如神兵天降一般,杀到了太原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