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入京 二
故事得上溯到六十六年前,宦官大败皇帝与朝臣的甘露之变。那时崔胤的父亲崔慎由正任翰林学士,还算幸运的未受牵连。但稍后一天晚上突然被当朝权宦仇士良叫了去,命他以太后的名义写一份废掉皇帝的诏书。崔慎由大惊,知道让皇帝下岗这种诏书可开不得玩笑,时局如稍有变化,这就是灭门大罪,忙推辞说:“当今天子圣明,德被天下,那里能说废就废掉呢?何况我崔氏一门老小上千人,仅同辈兄弟就有三百多,你就算杀我,我也不敢连累全族!”
仇士良想了想,总算高抬贵手,将崔慎由领到后面的一间小殿。一进门,崔慎由大吃一惊,只见文宗皇帝正在里边,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低着头一声不吭,战战兢兢等着挨训。仇士良也不客气,痛骂了文宗一顿,一条条历数完文宗的过错,然后指着崔慎由说:“今晚上要不是崔学士不听话,你已经被废了!”然后又警告崔慎由:“今晚的事你要敢泄漏出一个字,我灭你全族!”
仇士良的威胁是有效的,亲身体验过权宦淫威的崔慎由回去后果然什么也不敢说,但也是有限的,他在临终前悄悄告诉了儿子崔胤,中心思想就一句话:这些阉过的家伙都他妈不是好东西!
崔胤感到有些后悔:当初怎么没有乘热打铁,借平定刘季述的机会把所有宦官都一巴掌拍死呢?现在可好,连禁军兵权都他们夺了回去!但崔胤与宦官集团不共戴天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因此,就在朱温大军围攻太原期间,崔胤彻底清除宦官的计划也在一步步推进中。首先就拿让老爹蒙羞的历史问题开刀吧。
四月二十五日,崔胤怂恿李晔,乘改元天复大赦天下的机会,正式为当年甘露之变中,死于宦官之手的宰相王涯等十七家大臣平反昭雪。一般说来,政治上重新评价死人,目的都是为了借力对付活人,崔胤就是要用这个方法来翻历史旧帐,炒作出阉之初性本恶的舆论氛围。
虚招可以为实招的出手创造条件,但光靠虚招当然是打不倒对手的,所以崔胤的实招也几乎在同时发力:他要削减宦官集团的财权。
前文咱们已经提到过,专卖制度是大唐中央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无奈时至如今,其中最重要的食盐专卖、次重要的茶叶专卖等,利润差不多都让各产区所在的藩镇们给瓜分干净了,捉襟见肘的中央财政部门只好在一些没有特定产区的专卖物资上打主意,比如说酿洒用的酒曲。
可惜,祸不单行。当初,在杨复恭还在担任宦官老大即神策军中尉的时候,声称神策军的军费不足,请负责拨款的度支将酒曲专卖权借给左右神策军。
请,只是客气的说法,杨公公的意志代表了兵大爷的意志,在唐末那就是命令,属于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那种!虽然事先说好了,期限仅为一年,但到期之后,文官政府没能力也没胆量再把专卖权要回来,这项收入遂成为宦官集团及其下辖神策军的定期提款机。
这件事也典型地解释了,为什么李继昭(孙德昭)等“三使相”在杀了王仲先、刘季述之后,却仍然愿意依附于宦官集团的真正原因:没把的公公们没有经过圣贤书的熏陶,一般更不讲原则,通常比有把的大臣更能为禁军的大兵们谋福利。宦官与禁军,就是这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
这种情况,当然让崔胤等南衙大臣们看在眼里,恨在心头。现在,天子改元大赦的诏书是由崔胤起草的,崔胤就乘机在诏书中塞进私货,宣布了一项大快人心的惠民政策:取消长安以及周边各藩镇的酒曲专卖制度,允许酿酒人家自制洒曲,只要缴纳数量比较少的酒税就可以了。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我们文官拿不到的钱,你们宦官也别想拿去收买军心!
朱温入京 三
这下可好,原先神策军屯积居奇的大量高价酒曲,现在只能以跳楼价挥泪大甩卖了!这让禁军的大兵情何以堪?利益格局的变化,以及前景的不明朗,使得在铲除刘季述集团过程中,曾与崔胤并肩战斗的禁军们多数又与崔胤结仇,重新成为宦官集团的铁杆拥护者。
如“三使相”中的李继诲(周承诲)和李彦弼(董从实),就投了亲李茂贞的韩全诲门下。只有一个李继昭(孙德昭),或许是出于对皇室的忠诚,或许是他眼光比两个同事好,已经看出将来谁才会是赢家,仍然站在亲朱温的崔胤一边。
既然崔胤代表文官先出了招,宦官一方也只好见招拆招。韩全诲悄悄遣人通知他们真正的大老板李茂贞:不得了啦!崔胤撤销酒曲专卖,都直接把手伸进您的钱袋子了!您还不出来说句话?
在此时天下的五大强藩(朱温、李克用、杨行密、王建、李茂贞)中,李茂贞因地处大西北,很可能是其中最穷的一个,从来没感到手头宽裕过。而且李茂贞可不像吾等小民,穷日子省着点儿过就行了,李茂贞,身为强藩,要和朱温、李克用、王建等人争霸天下,就得时时扩军备战,不间断地大把烧银子,大量开支是刚性的,根本削减不下来。
节不了流,那就开源吧。李茂贞在凤翔开设了一个按当时标准规模不小的榨油厂,并出台了相关的土政策:禁止松枝柴草等一切可以引火的东西进城!这一来是为了防火需要,二来也是为了垄断经营,凤翔城内所有人家晚上如果想点灯的话,必须采用李茂贞榨油厂生产的灯油!
从此后,凤翔人天天都过寒食节,白天不见炊烟,夜间漆黑一片。甚至有人打趣说:“只有月亮不遵守禁令,什么时候把它也禁了!”如果联系之前李茂贞长安纵火,被京城百姓尊敬地誉为“火龙子”的事迹来看,真应了那句“只许谁谁放火,不许谁谁点灯”的名言了。
现在可好,李茂贞得知自己有一笔重要的收入进项要没了,费尽脑汁勉强做平的财务报表要失衡了,赤字马上又要创纪录了!那还了得?于是李茂贞立即上疏,请求进京面圣,他要当面向皇帝论述酒曲专卖之所以存在的种种“合理性”!
韩全诲狐假虎威的计谋获得了成功,李晔当然不敢拒绝李茂贞入京,而李茂贞一到长安,立即不加掩饰地与韩全诲进行了亲切会面,然后在私下里密商了很久。虽然崔胤不能出席李茂贞与韩全诲的谈话会,但他们走到一起会说些什么,崔相国不用窃听器也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肯定是在商量着如何对付自己,对付皇帝,或许还要对付自己的后台朱温。
是可忍墪不可忍!崔胤下定了决心:有阉无我!有我无阉!一定要在自己手中,将拥有祸国殃民的光辉历史,且和崔家有旧怨的大唐宦官集团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