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长安宫变 二

于是在本年六月十一日,李晔被迫下旨,将崔胤召回中央,任司空、门下侍郎兼同平章事,荣登首相,从此在朝廷大臣中独领风*;而王抟的职务则像高空跳伞,一道降职令接着一道降职令,先贬为工部侍郎,二贬为溪州刺史,三贬为崖州司户,短短两天后,他与前左、右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一道被赐令自尽!

这一事件,在多个方面给长安的小朝廷重新洗了牌,几位头面人物面对手中的一把新牌,或洋洋得意,或垂头丧气,或是惶惶不可终日。

首先,崔胤凭借靠山的强大威力,杀了个回马枪,一时狐假虎威,权震当朝。李晔对他,也不得不器重,不得不言听计从。反正其他方面双方也聊不来,那就把收拾宦官的计划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吧。

而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完败,李晔都快输得麻木了,但他又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学不会像他哥早年那样,快快乐乐地得过且过,满腔的悲愤,不会自己消失,只能郁结于心,压得他几乎难以呼吸。在这心理的重重压力之下,三十三岁的李晔已经不是继位之初的那个精神焕发,雄心勃勃的有志青年,完全变了一付模样。

清醒时,这位大唐天子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只好靠拼命喝酒来麻痹自己受伤的神经。待灌进体内的乙醇完成降解反应,他又换了一张面孔,烦躁凶暴,带着酒气对身边的人动辄打骂。好吧,普天之下的藩镇们,你们都打着朕的旗号,为自己的私利杀来杀去,却没有人真正把朕当回事,但至少在这里,在宫中,朕还是生杀与夺的天子吧!

在第三方,看着政敌崔胤的重新掌权,李晔患上的王珙综合症,再加上不久前宋道弼、景务修的死于非命,曾长期主宰大唐中央的宦官集团心惊胆寒,恐惧与愤怒都在不断积累。已经到了无法苟且偷生的时候了,不在沉默中暴发,便将在沉默中死亡!

目前的宦官领袖,左神策军中尉兼观军容使刘季述公公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这样认为:如果李晔还没有得失忆症的话,他一定记得,当初在华州,是谁伪造圣旨,帮助韩建杀害十一位亲王的。想想自己可怕的前途,刘公公不寒而憟,他召集了同病相怜的右神策军中尉王仲先,左右枢密使王彥范、薛齐偓等几位宦官界的头面人物,举行了一次商讨如何自救的秘密会议。

大家共同讨论说:“这些日子以来,咱们那位‘宅家’也不好好地宅在家里,轻狂浮躁,喜怒无常,越来越难伺候了。而且他现在只听南司崔胤等那帮大臣的连篇鬼话,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方今之计,只有拥戴太子登基,打发皇上去当太上皇,然后对外争取李茂贞、韩建等外藩的支持,控制内外,那样咱们才能渡过难关,转祸为福”

这个决议说得太好了,说到各位公公的心坎里去了。那好,事不宜迟,咱们尽快行动吧!

于是到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初六,宦官集团打响了他们的绝地反击!

长安宫变 三

按照史书的一般记载,这个日期的选择完全出于一个偶发事件:在头天,也就是十一月五日,李晔城北御苑狩猎,然后摆下酒席喝闷酒。等到了深夜,李晔喝得酩酊大醉回宫,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竟亲手挥剑砍死了服侍他的几个小宦官与宫女,然后沉沉睡去,连自己杀过人都不记得了。

不知是不是被杀的人当中有皇宫门卫,反正等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天已大亮,按常规早就该打开的宫门却一直紧闭着,整个皇城从内宫到外廷都被一股不祥之气所笼罩。

这时,刘季述突然闯进中书省政事堂,把正在里边忐忑不安的宰相崔胤吓了一跳。没等崔胤反应过来,却听刘季述诚恳地说道:“宫中肯定出大事了,我作为内臣,有责任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请崔相国一同进去作个见证。”崔胤没理由拒绝,只得同往。皇宫大门被劈开了,刘季述与崔胤一行人检查了里面的尸体,询问了惊慌失措的目击宫人,虽然此刻那“犯罪嫌疑人”还在酒醉未醒,但昨晚皇宫杀人案的案情真相已经大白,发动一次政变的舆论准备已经很充分了。

然而,真的真相大白了吗?《新唐书 后妃传》中,有一条不起眼的记载,让这一事件蒙上了一层蹊跷的阴影。

昭宗李晔有一位与他十分恩爱的皇后,姓何。这听起来似乎很正常的事,放在那个时代其实很不一般:大概因为唐朝中期不断出现皇后乱政的事,使得唐朝后期百余年间,皇后这个称号只用来追赠死人,何氏是唯一活着当上皇后的例外。

何皇后梓州人,出身应该比较贫寒,没有显赫的家世,是一个既美丽又聪慧的川妹子,她为李晔生下了两个儿子,即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李裕和第九子李祝。就在李晔去喝闷酒然后发酒疯的当天,何皇后把李裕接到身边相陪,直到晚上才让爱子返回太子的法定住址:东宫少阳院。

然而,李裕没能回到东宫,他在路上遇到了刘季述,被刘季述强行留在紫廷院。很显然,刘季述如此不把皇后的吩咐,与国家的礼制放在眼中,其目的,是在为明天的行动,预先控制重要道具。但问题是,他怎么能够算到,今天夜里一定会发生血案呢?

而在政变以后,刘季述对着宫中人员大开杀戒,将原常伴在李晔身边的宫女、内侍、巫师、僧道等人尽皆处死,其用意也很耐人寻味。按理说,废掉李晔既然是两中尉与两枢密使协调一致的行动,在宫中哪里还有强大的反对派?真正对政变集团威胁很大的南司大臣们,却一个人也没杀,这不合逻辑吧?刘季述杀这些人,真是为了震慑反对派?还是为了灭口?

再从当时的时局上分析,刘季述等人的废帝计划一旦议定,时间当然是拖不得的,且不说夜长梦多,存在阴谋暴露的可怕后果,就算阴谋不泄漏,谁知道崔胤和李晔对付他们的计划会在何时实施?而李晔喝醉酒虽然是常事,但酒后杀人却不是天天碰得到的吧?刘季述他们能等得起吗?

因此,个人以为,这个案件的真相,也许还存在史书没有说的另一种可能性。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2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