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次河东防卫战 六

开初,李嗣昭进展顺利,下尧山、败汴军一部于内丘。为震慑汴州城中的朱温,把汴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李嗣昭故意绕过邢州(今河北邢台),再次击败汴军一部于邢州之南的沙河,乘胜进攻洺州(今河北永年),八月十日,李嗣昭攻克洺州,生擒刺史朱绍宗,声势咄咄逼人。

差不多与此同时,也不知道刘仁恭上辈子到底积了什么德,连老天爷也跑出来帮他的忙,河北中部降起了连绵不绝的大雨,让各条大道一片泥泞,严重影响了葛从周十万大军的军需补给,攻势不得不暂停。

朱温鉴于这一系列新情况,决定更改作战计划,一面亲率大军救援洺州,一面命葛从周回师,暂时放过刘仁恭,先来个南北夹击,歼灭过于冒头的李嗣昭部晋军。

至此,李克用拯救刘仁恭的行动成功了,不过,已深入朱温势力范围的李嗣昭部就有点儿麻烦了。朱温向洺州进军的速度并不快,直到九月,才渡过洺水,出现在洺州城南黄龙镇。

李嗣昭此次出击的主要目标,并非攻城掠地,而是要调动汴军,解刘仁恭的倒悬之危。现在算是超额完成任务,把敌人的大BOSS朱温都给惊动了,要再留在深悬敌境的洺州不走,那多半就要从勇士进化成烈士了!李嗣昭还不想这么早就向烈士看齐,所以当他看见南面朱温的旗号,立即就放弃了刚刚到手的洺州,掉头向北急撤,直奔逃命的咽喉—青山口。

李嗣昭可能只顾赶路,没来得及好好分析一下:朱温大军原本距离洺州并不算远,他在七月就接到告急,直到九月才出现,这样的龟速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不急,晋军逃至青山口,答案揭晓了。原本幽静的山谷间突然传出震天的喊杀声,无数汴军像是变魔术似的从四周冒了出来,其中一面很眼熟的大旗在迎风招展,李嗣昭倒吸一口凉气:又是青山口!又见葛从周!

汴军没有给对手留出一丝的喘息时间,立即精神饱满地冲向因长期急行军而疲惫不堪晋军,在这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李嗣昭仓促应战,虽竭力抵抗,但晋军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汴军击溃!

原来,朱温走得这么慢,正是为了给葛从周掐断晋军的退路留出足够的时间。不过,这条退路还是没有被掐死,李嗣昭虽遭大败,倒底还是保住了一命,率残部冲出重围,逃回河东去了。

青山口大捷,让朱温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

方案一,乘胜追击李嗣昭,直击太原,端掉李克用的老窝!这个方案如果成功的话,当然是最让老朱爽死了,可李克用毕竟是个不好对付的强敌,再加上太行山以东的成德、义武两镇仍是河东的盟友,一旦汴军攻太原不下,后路堪忧,风险太大了。

方案二,掉头向北,再攻已经被严重削弱的刘仁恭,并吞卢龙、义昌。刘仁恭父子倒没有李克用这么能打,但老天不配合,河北北部的雨还在淅沥淅沥地下着。

既然方案一和方案二在实施上都有比较大的困难,那从安全与稳妥起见,那么方案三,也就是先去除李克用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打服河东的小弟成德、义武两镇,就成为最现实的选择。

扫荡河北 一

要打成德,理由已经是现成的了。在青山口会战缴获的战利品中,发现有王镕与李嗣昭往来的书信,其主要内容是:就如何协调一致,对抗共同的敌人朱温,进行了探讨!所以看到这封信后,朱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其实就算没这封信,朱温还能不清楚王镕是李克用的小弟?只是现在更能振振有词地表演愤怒罢了。他亲自带兵至常山,传令给葛从周说:“你给我当先锋,拿下镇州的话,就把成德封给你!”

接到朱温的命令,葛从周放过了李嗣昭的败兵,转而挥军北进,连克临城、元氏,强渡滹沱河,一路势如破竹,尽情扫荡了零星的成德驻军,一直杀到镇州(今河北正定)城的南门外。

从这初战战果来看,汴、镇双方强弱悬殊,成德军几无还手之力,似乎马上就要被征服了。可成德军真要这么不堪一击,还能成长为一个拥有悠久割据史的藩镇老字号吗?事实上,镇州的牙兵们在这里已经繁衍生息了百余年,传承了几代人,这里有他们祖屋、祖坟,居住着他们的妻儿老小,这里已经远远不止是他们的军营,更是他们的家乡!对这样一支军队,你让他们出师卫国,可能有点儿勉强,但要在大敌临近之时挺身保家,则英勇非常!

因此,成德军在战斗力方面的表现就像一个严重的偏科生,外软里硬,绵里藏针,虽不善野战,但极善守城。在未来的岁月里,会有众多的名将在这里碰钉子,付出一次次血的代价。而葛从周,就荣幸地当选为他们之中的第一人。

葛从周对镇州南门发起了冲击,由于守军顽强抵抗,汴军无法登城,于是又改用火攻,在火箭攒射之下,南门的城楼在烈焰中化为了灰烬!但守军仍无半点畏惧,在乱箭对射中,将正指挥攻城的葛从周射成重伤,汴军的进攻被迫终止。

朱温在得知前锋攻城不利后,亲自从元氏赶到镇州城下,接手葛从周的指挥。得知汴州那个已经砍了好些个节度使脑袋的“老贼”朱温已经亲临城下,王镕大惊:李嗣昭刚刚打了大败仗,河东的援兵看来一时是指望不上了,王镕本人又是“仁而不武,未尝敢为兵先”,根本不相信仅凭自己的力量有打退朱温的可能性。

那怎么办?才二十多岁的王镕还没享受够生活的乐趣,非常不愿意这么早就去与秦宗权、朱瑄、时溥等前辈们作伴,他只好召集手下问计:“国家危险了,你们谁有解救的办法?”

不用说,这里的“国家”指得不是大唐帝国,而仅仅是成德镇,河朔三镇“高度自治”的时间太久了,大家早已习惯成自然,所以也就没人对这句问话中所包含的“成独”思想进行批判。

嫌言少叙,其实解决的办法大家早就心里有数,别忘了,王镕上台后,最早拜码头的大哥也不是李克用,而是卢龙的李匡威,等沙陀军杀到镇州城下,咱们才学习“良禽”,来个择木而栖的,现在既然更厉害的朱温杀到这里来了,那咱们干嘛不可以把已经得到过成功实践的“良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呢?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2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