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河东防卫战 二
突然,陈章感到后背传来一种被钝器重击的剧痛,刹那间只觉天旋地转,无法在奔马上保持平衡,重重摔到地上!等他睁开眼,看清楚把自己打翻在地的那个人一身的行头,觉得无比耻辱:竟然是普通一兵!
等等,这个人真是小兵一个吗?那黝黑的肤色,那高大的身躯,那威武的面容,怎么如此酷似传说中的那个人?“你是周阳五?”答对了!你不知道兵不厌诈吗?谁规定过大将就必须大将就不能穿便装啊?
原来,周德威有意让一个手下冒充自己,吸引住陈章的注意力,然后等他冲过自己身旁,用铁挝(一种近似于流星锤的武器)将其击倒。
准备生擒周德威的陈章却让周德威给生擒了!如此煞风景的结果极大打击了汴军原本高昂的士气,周德威率晋军乘势发起了猛烈的反攻,在激战中杀敌三千余人,氏叔琮压不住阵脚,被迫向南败退。周德威追至石会关(今山西榆社西),又歼敌一千余人,氏叔琮率领的中路汴军已无力坚持到北路葛从周的到来,先行撤退。随后葛从周听说氏叔琮已败,为避免孤军深入,也终止了进攻计划,原路返回。
这样,三路汴军只剩下了丁会指挥的南路军还在打。
再说李嗣昭被调走之后,负责讨伐李罕之的晋军主帅,是资深的河东老将李君庆。不过资历与能力经常都不是成正比关系的,朱温抓住这个机会,命刚刚征讨崔洪回来的张存敬北上昭义,增援丁会,合力给李罕之解围。
五月十日,丁会、张存敬进至潞州外围,大破李君庆部晋军城下,李君庆匆忙逃归太原,潞州之围遂解。真是爹亲娘亲不如老同事朱温亲啊!李罕之怀着感激的心情开门迎接汴军入城,准备犒赏有功将士,一尽地主之宜。
但,等等,罕之兄,你以为自己真的是这里的主人了吗?丁会是带着朱温的人事调令来的:兹委任丁会为昭义节度使,李罕之调任河阳节度使。恭喜你啊,罕之兄,你又可以回到河阳,同老冤家张全义当邻居了。
对李罕之而言,十三年的时光就像画了一个大圈,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虽然没当上昭义节度使,回河阳上任也不错啊。但,真是这样吗?
史载:六月三日,李罕之突发疾病,但他老人家高风亮节,并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就影响工作,仍然抱病出发,前往孟州(今河南孟县)上任。六月十五日,李罕之行至怀州(今河南沁阳),病逝。
就像当年的杨复光一样,李罕之也在某些人不希望他继续活着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死掉了,到底没能再次合法地当上他朝思暮想的一方节帅。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李罕之死于谋杀,从史书上看,对于李罕之的死,出身叛将但杀叛将毫不手软的朱温很阳光,恨不得李罕之赶紧死翘翘的张全义也很阳光……
第一次河东防卫战 三
李罕之就这样在死不瞑目的遗憾中,结束了他凶残暴虐、反复无常,基本上堪称死有余辜的一生。不过就在黄泉路上,还有个运气比他更悲催的朋友,正在等他,那就是不久前和交手的晋军老将李君庆。
李克用见李君庆不但没能把李罕之的脑袋拎回来,反而被敌人给一脚踹了回来,暴怒了,立即下令,将败回的李君庆与他的两员副将一起斩首泄愤!
这事当然不能算完,李克用叫来刚从河北回来的李嗣昭,将收复昭义的重任再次交给他。可能是由于李罕之突然死亡的缘故,朱温的处置有所失误,丁会又被调回河阳,改由名将葛从周出镇昭义,但由于葛从周此时离昭义还很远,在他到任之前,暂由大将贺德伦、张归厚守潞州,防御力量一时大大减弱。
这个本不该出现的软裆马上晋军抓了个正着。八月五日,李嗣昭、李存审、李存璋等率军直抵潞州城下,马上将城池团团围住。见晋军势大,贺德伦紧闭城门,固守待援。
李嗣昭吓唬住城中守军之后,使其不敢出城之后,立即分出一部份兵力,袭击泽州,泽州守军竟一击即溃,晋军乘胜追击,又攻克天井关。随后,李嗣昭让老前辈李存璋留守泽州,封锁太行径,挡住距离潞州最近的丁会军团救援潞州的通道。
不过就算丁会这一路汴军来不了,葛从周的那一路也还在向潞州进发中,总不能再分兵去抵挡吧?那还用什么来攻城?为了抓住葛从周到达前的时间差,尽快克城,李嗣昭决定对守军实施心理战。他一面挑出一队最精壮的铁骑,每天绕着城墙挑战示威,一面将以城池为圆心,半径三十里内的庄稼全部铲平(多么悲催的农民兄弟啊)!摆出了一付“即使我不活也不让你活”的玩命架式!
正值初秋,潞州城内差不多已空空如也的粮库,还指望这些即将到来的收成,现在都落空了!贺德伦自然没有当饿死鬼的觉悟,八月二十四日深夜,他悄悄弃城,率部向东南方向突围。
不料刚行至壶关,他们就中了晋将李存审的埋伏,正在逃命途中的汴军,自然是有心求生,无心恋战,让晋军又给杀了个七零八落,损失惨重。好在这时葛从周的援兵接近,贺德伦、张归厚才得以逃生。
与贺德伦等一见面,葛从周问明战败经过,觉得现在自己即使去了也不一定能取胜,而且就算取胜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在潞州坚持下去了。“无事莫挑拨”的“山东一条葛”是怎么练成的?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不要去打打不赢的仗!
更何况,朱温大帅此时的主要心思也没有放在昭义,一场大战即将在东方打响,还有更大的任务在等着自己呢。于是葛从周撤退了,李嗣昭仅用了二十天时间,就为李克用收复了因李罕之背叛而失去的昭义二州。
土地虽然收回来了,但损失的元气却不是短期内补得回来的,在与朱温的较量中,他已经毋庸置疑地落在下风了,李克用不得不向现实低下他一直高昂的头。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春,李克用开始大规模重修晋阳(即太原府所在地)城的防御体系,城墙全部要加高加厚,护城河重新疏浚,挖宽挖深。因工程浩大,工期紧张,李克用除了大量征发民工外,还下令凡是没有作战任务的晋军将士,也都要参加义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