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称霸三川 十二

冯涓,字信之,早在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比到老才中进士的韦庄足足早了四十多年)就中了进士,才名著于天下,尤擅公文(冯涓的诗词不及韦庄,但公文一直比韦庄写得好),可谓少年得志。

可能是因为成名太早的缘故,让这位少年才子养成了既正直,又轻浮、狂傲的习气,与谨慎、温懦的韦庄恰成鲜明对比。早先,懿宗朝宰相杜审权(昭宗朝宰相杜让能之父)看中冯涓之才,本欲提拔到自己手下加以历练,先嘱咐他要保密。不料冯涓的大嘴巴一出去就把此事弄得人尽皆知,这让杜审权大失所望,认为其人不可大用。得罪领导的下场是严重的,从此,冯涓成了官场的万年替补,一直不得升迁。

好容易等到昭宗李晔上台,才委任已沉浮官场数十年,仍在清水衙门礼部担任从五品小官的冯涓到西川,任眉州刺史。看起来冯老才子总算捞到一个有实权的职务了,但问题是,当时眉州是有刺史的,而且这位叫山行章的刺史只服从田今孜公公与陈敬瑄大帅的命令,李晔的圣旨在这里没用。于是,冯涓一到西川就失业了,只好买了个小菜园当自耕农。

之后王建拿下成都,听说在自己的领地内住着这么一位大才,喜欢的不得了,急忙招了去,拜为节度判官,重重赏赐。不料冯涓在仕途上屡屡碰壁,却仍然傲气不减,打心眼里看不清盗匪出身的王建。于是,冯涓把王建赏赐的财物统统装进了一个大木箱里,还在箱子上写了两个大字:“贼物”!

王建听说,心里有点儿虚:他难道嫌弃我作过贼?王建当然是作过贼的,偷过驴,宰过牛,贩过私盐,也进过牢房,受过杖刑,这些光荣履历后来都上史册的。不过王建年轻时身体强健,恢复的特别好,身上没留下一点儿疤痕,王建仗着这一条,决定亲自出面“辟谣”。

王建把冯涓请来,当着众人的面问道:“你是否听别人说,我以前作贼被抓,曾受过杖刑。”冯涓回答:“听说过。”王建忙说:“那是别人造谣的,”说着脱掉上衣,露出自己的脊背:“你看我的背,像是受过杖刑的样子吗?”冯涓看了片刻,用手拍着王建的背说:“奇怪啊,当初你究竟在哪儿买的膏药,质量竟这么好!”

好了,这回王建的贼名算是雷打不动,妇孺皆知了!但他也只是尴尬的一笑置之,对冯涓仍然厚待(关于这个小故事不只一个版本,王建铁定的一号主角,但二号主角也有其他说法)。只是到了后来朱温篡唐,冯涓因为反对王建称帝,所以没能像积极劝进的韦庄那样做到宰相,但也以御史大夫(从三品)的荣誉衔终老,并留下文集十三卷,从未因触怒王建而受迫害。

可是,这真是哪个被顾彦晖等人讥笑过,就要赶尽杀绝的王建吗?有人问过王建:为何对文士过份优待?王建答道:“我昔日在神策军任职,曾在晚上宿卫皇宫,见天子召见学士,态度亲切,仿佛是与同僚故旧叙话,非将相可比。我今天对学士们的礼遇,只及得当初的百分之一,哪里谈得上过份!”这大概就是他的心里话吧。

总之,对于他喜欢或者看得起的人,王建宽宏大度,似有仁君之风;但对于他看不起,或是不放心的人,王建则心狠手毒,不留活口!这就是既仁慈,又残暴,既宽厚,又刻薄,既自信,又自卑的王建。一个仿佛有着双重人格的矛盾的统一体。

称霸三川 十三

好了,言归正传,重新回到我们的战场上来。九月一日,也就是王建在张把砦“民主”地否决了皇帝圣旨之后三个月,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五十多次大小战斗,王建再次扫清了梓州外围,把顾彦晖死死困在梓州城中。

但为什么,屡败的东川守军依然没有一点儿屈服的迹象?王建向众人问计,正妻周氏的弟弟,蜀州刺史周德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东川所属的州县多在各地方豪族与土匪的控制之下,顾彦晖虽然懦弱无谋,但对这些人的收买利诱却很舍得下本钱,有他们源源不断的支援,梓州守军就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如今主公如果派人前去劝这帮地头蛇,让他们明白道理:服从我们就可以升官发财,跟着顾彦晖将死得很惨!必要时用重兵打掉几个,加强说服力。那么用不了多久,顾彦晖这批小弟都投到我们这边来,顾彦晖还能不败?”

王建认为这小舅子说得很对,便照此办理。由于顾彦晖已是脱毛凤凰不如鸡,吸引力没法与风头正盛的王建相比,这一策略获得了很大成功,原来依附于顾彦晖的猢狲们,纷纷以离开这棵将倒的大树:

十月十日,遂州(今四川遂宁)刺史侯绍献出州城率所部两万人投降;

十月十三日,合州(今重庆合川)刺史王仁威率其部众一千余人投降;

十月十六日,李茂贞派来的援军将领李继溥率所部二千余人投降。

乘着这捷报频传的势头,王建对梓州城的进攻也进入白热化,城中守兵虽然还不少,但士气已渐至谷底……

十月十八日,梓州城内的节度使府邸摆上了盛宴,这是顾氏家族最后的晚餐,全家老小以及顾彦晖的义子们都来,人不少,但没有一点儿热闹的感觉。顾彦晖在席上见到当了他两年义子顾琛(即王宗弼),叹道:“这顿饭就不招待你了,你还是回成都去吧。”随即顾彦晖派人护送顾琛(王宗弼)出城,前往王建大营。

恩人已被送出险境,顾彦晖感到不再有牵挂,开始与他的亲人们开怀痛饮,饮至半醉,他对自己的另一个义子顾瑶说:“动手吧!”

顾瑶知道这句“动手”的意思,心头剧震,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他是对顾彦晖最忠诚的义子,前些日子,当城中有些将士开始动摇时,顾瑶曾公开对众将吏说:“我们侍奉顾公,当以生死相随!”然后他手指腰间的宝剑,“待到事急之时,如果有谁动摇想当叛徒,当尝此剑!”现在,这把宝剑终于被顾瑶抽出的剑鞘,可他即将刺向的目标却不是那些叛徒。

顾瑶的第一剑先刺死了自己敬爱的义父,然后顺着席位,将参加的顾姓家人一一杀死。没有人逃跑,没有人躲避,好象他们只是要去出一次远门,逃离这个让他们厌恶的世界。

待顾家人全部倒在血泊中,顾瑶一声长啸,挥剑自刎!原来死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啊,顾瑶感到湿滑的剑柄从自己手中掉落,只是他双眼已经模糊,分不清附着在上面的液体究竟是汗?是血?还是泪?

顾家人集体自杀的当天,王建以胜利者之姿,在大军簇拥下进入梓州,多少让他有点儿意外的是,放下武器投降的东川军,据说还有七万人!和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杨晟比起来,顾彦晖显然是太懦弱了,但这种懦弱未尝不是他治下士民的幸运,有更多的人能够活下去了。

终于取得了拿下东川的重大胜利,该安抚地方了。王建任命战功卓著的王宗涤(即王建手下的第一名将华洪,他在五个月被王建收为义子)为东川留后,再派大将王宗绾出兵招安东川尚未向他归降的昌(今重庆大足)、普(今四川安岳)等州。

没有再发生大的抵抗,东川残余各州县都平静地接受了王建的统治。如在史书上默默无闻,但因为留下了大足石刻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而被今人所知的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使韦君靖,很可能就在此时投降了王建,并成了他的一个义子王宗靖。

至此,东川已被完全平定。此时是乾宁四年十一月,也就是清口之战发生的当月。

虽然在巴东、黔中还有数州在成汭的控制之下,米仓山、大巴山以北,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还李茂贞手中,但由于成、李两集团自身存在的缺陷,唐末巴蜀的霸主,已经只可能是王建。十国中的前蜀,初步成形。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2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