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罗平八
浙西军队中最精锐的武勇都,在顾全武指挥下将第一击砸在了石侯。良将加精兵,果然够威够力,罗平军队大败,主将李蕙、崔温被斩杀。
就在石侯交战期间,为了救援被淮南与湖州联军围困的嘉兴,保持苏、杭二州之间的联系,钱镠又派内衙都虞侯方密救援嘉兴,但方密显然不是联军的对手,从嘉兴败退而回。此时钱镠的地盘狭小,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嘉兴如若失守,就将被对手切成两半,形势危急,所以嘉兴不能不救。
但正因为形势不妙,钱镠本人不敢轻易离开杭州,不然弄不好有可能落个无家可归。大家还记得朱瑾离开兖州去抢粮,是什么下场吧?于是,钱镠只好暂停对罗平国的进攻,把顾全武这支王牌部队调回来再援嘉兴。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十月,顾全武在嘉兴城外连破联军的乌墩、光福两座荣砦,徐淑与魏约败退,嘉兴所受到的攻势才有所减轻。不过在差不多同时,正在攻苏州的淮南军队也攻破了苏州守军的外围水寨,苏州守将成及只得放弃外围,固守城内。只有一支消防队,却处处着火,该怎么办?
钱镠权衡利弊,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老上司董昌,否则陷入与杨行密的纠缠,战事可能会无休止地拖下去,势力微弱的苏杭二州是玩不起持久战的。只有苏州守将成及,与嘉兴守将曹圭咬牙顶一下了。所以他顾不得北线告急,再将顾全武部调往浙东,再对罗平国发动进攻。
既然围魏未能救赵,为防止董昌集团崩溃,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正月,杨行密又派出援救董昌的第二批淮南军,他们乘坐着大批战船,在名将安仁义统率下进至湖州,准备渡过浙江(即今天的钱塘江)进入浙东。
得知此报,为阻止淮南与浙东军队会师,顾全武马上又与副手许再思率军西上,抢先一步,占据了浙江上最重要的交通咽喉—西陵渡口(今浙江萧山西)。接着,安仁义军南下,强渡浙江,遭到了顾全武部的全力阻击,一番激斗之后,安仁义被打退,杨行密援救董昌的计划再度受挫。
打退安仁义之后,顾全武立即又掉头向东,攻向“大越罗平国”的首都越州(今浙江绍兴),董昌开始喊疼了。虽然这位“皇帝”声嘶力竭地下令:要罗平国所辖的各州尽快出兵“勤王”,但就像当初山阴县令张遂预测的那样:“浙东虽领六州,大王称帝,彼不从,徒守孤城为天下笑!”除了身为孙儒旧部的婺州刺史王坛,可能是因为以前的交战中与钱镠有旧仇,所以派了点兵来意思意思了一下之外,其余原本隶属浙东的台州刺史杜雄、温州刺史朱褒、处州刺史卢约、衢州刺史陈岌全都按兵不动,坐观成败,而明州(今浙江宁波)刺史黄晟,干脆旗帜鲜明地站在钱镠一边,宣布要出兵讨伐叛臣董昌。
这证明称帝的效果还是显著的,董昌果然升级为“孤家寡人”了!
至于安仁义以水师出湖州,渡钱塘江一事可见《资治通鉴》:“辛未,安仁义以舟师至湖州,欲渡江应董昌,钱镠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都知兵马使许再思守西陵,仁义不能度。”
湖州虽然离钱塘江还很远,但由于西陵位于钱塘江南岸,这里的渡江应该只能是渡钱塘江。由于江浙水路太多,具体经路在下就不清楚了。
大越罗平九
不过就在此时,为救董昌,在武力干涉方面屡受挫折的杨行密,却在政治外交领域取得了突破。二月,李晔接受了杨行密的建议,正式下达了大唐中央关于董昌称帝事件的第三道圣旨:赦免董昌的称帝之罪,恢复其一切职务,停止对他的讨伐。
这样一来,钱镠在法律层面,已经失去了对浙东用兵的正义性。不过就像如今网上对联合国决议的调侃:“小国和小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矛盾没了。 小国和大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小国没了。 大国和大国之间有矛盾,联合国一调解,联合国没了。”
而那个时候圣旨,有效性还远不如今天联合国对大国矛盾的处理决议。所以当这第三道圣旨下到杭州,已经在浙东战场上处于优势的钱镠干脆当作没看见,不予理睬,让圣旨变成一纸空文,继续加强对董昌的攻势。后来的《吴越备史》中对此也同样做选择性失明。
再说董昌为了保卫越州,在其城外设下了多个据点,分兵驻守:大将汤臼防守越州之北的石城;袁邠守卫越州之东的余姚;将军徐章、徐珣、李元宾等分别屯兵肃清、四封、九乡,组成一道完整的外围防线。顾全武向这道防线发起了冲击,一举突破了罗平军的防御,罗平大将徐章、李元宾败回,徐珣投降。这一败绩引起了罗平国内部的动荡,镇遏使朱威、贺兰风等将领秘密写信给钱镠,表示愿意投降充当内应。只可惜他们行事不周密,为董昌察觉,只好叛逃出越州,从海路投奔钱镠。二月,顾全武、许再思击败汤臼,擒敌六百余人,攻克石城,越州城已近在眼前。
危险已经临近,董昌也有些着急了,他不断派出探哨,去侦察钱镠军队的军情。据说,这位“皇帝”对待情报工作的态度堪称傻B中的战斗机。如果回来的人告诉他,钱镠的军队非常强大,就快杀到之类的话,董昌皇帝便会大为震怒,将此人斩首;如果回来的人对他说,钱镠兵力弱小,军粮也快要耗尽,马上就会撤退之类,董昌皇帝便龙颜大悦,对来人给予重赏!在董昌皇帝如此“有力”的领导下,“大越罗平国”自然只能在“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中走向灭亡了。
不过,董昌得到的这些“好消息”,最初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因为顾全武攻下石城之后,并没有马上向越州进攻,而是绕过越州,进攻其东面的余姚。
顾全武这样做的原因,在下猜想可能有三条:一、与明州黄晟的军队会师,给投靠自己的小弟撑腰打气,进一步瓦解已经四分五裂的“大越罗平国”;二、完成对越州的合围,防止董昌放弃越州逃走,再生枝节;三、越州城内尚有一员能战之将董真,和一支能战之师“感恩都”,但这支部队与董昌旧部的矛盾很深,经常发生冲突,顾全武想再等一等,以压待变。
对于余姚被困,董昌皇帝还是非常重视的,马上派刚从前线败回的将军徐章率军救援。不想顾全武已经派部将刘彦章在越州至余姚的道路上设伏,一举击溃了罗平国的援军,生擒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