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 十三
不过一旦到了生死关头,榜样的力量常常是有限的,不管那个榜样是已逝的佳人还是将死的军阀。也不知时溥在化成灰之前,是否发现:他的妻妾并没有都陪他一起走,其中最漂亮最风*最得宠的一位如夫人,已经乘他不备,悄悄溜走了。
时溥自焚后的第二天,朱温在重兵的护卫之下,以胜利者的姿态威风凛凛地进入徐州,下榻节度使府第。昨天那位从燕子楼绝地逃生的美妇,突然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求见朱温,远远呼喊:“朱大帅,你记不得奴家了吗?”朱温对美女的记忆力是极好的,一看,果然是位故人。
话说眼前这位美女姓刘,时溥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她的第一任丈夫叫尚让。记得当年追随黄巢打下长安的时候,大明、太极、兴庆三座皇宫里的佳丽自然是归了黄老大,在其余被大齐军俘获的名门闺秀中,最夺人眼目的,就是这位出身蓝田县令家的刘小姐。如此美色,自然也曾让朱温为之心动(当然,这与他见张小姐时产生的心动还是没法比的),可惜他当时只是个将军游弈使,和位高权重的尚让没法比,只好看着刘小姐被收进尚太尉府,空咽口水。
现在,尚让和时溥都死翘翘了,朱温当年那个小小的愿望也可以美梦成真了,当夜,朱温便与这位侍奉过自己老领导和老对头的女人极尽缠绵,双宿双飞。快活过后,朱温开始考虑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今后怎么安置这个女人呢?
张夫人常常告诫朱温:要少杀,要戒色。虽然作用有限,朱温在外边仍是想泡妞就泡妞,想Make love的时候就Make love,但这种事一般都是瞒着张夫人的,比如当初在亳州包养的那个军妓,直到生下遥喜,才母以子贵,羞答答地带回家。
朱温倒不是怕张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张夫人的档次没这么低,只要她低首蹙眉,默默无语,美目含泪,看惯了别人流血流泪的朱温,就会像个初恋小男生般软了。
对,不能带回家。
可就此放手,也对不起自己资深色狼的职业道德啊!想来想去,朱温突然灵机一动,敬翔不是刚刚丧妻么?想到这里,朱温传令左右:“去把敬先生请来,本王要亲自给他作媒!”不久后,刘氏有了第三任丈夫:敬翔。不过她在床上的头号主顾,仍常常是朱大帅,朱温成功地将他与敬翔之间的友谊,从“一起扛过枪”提升到“一起嫖过娼”。
话说在地球另一边的欧罗巴洲,那是基督教主宰的世界,基督教规定:一夫一妻,不许纳妾,那怕你是国王、皇帝,都不能例外!违反者会被开除教籍,而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被开除教籍,一般都意味着:你将死得很惨!
然而,不能拥有三宫六院的西方帝王们,也同样有追求“性福”的强烈愿望不是?所以他们发明创造并完善了一套的情妇制度,也可以叫作“规范化绿帽制”,来曲线救国。其具体方法,就是将君王看中的美女配给某位大臣为妻,成为某某男爵夫人或伯爵夫人之类。大臣同意可以升官加薪,然后爱干啥干啥去,包括找个更小的手下养自己的情妇,而有了合法身份的X爵夫人则可以用陪侍王后的名义光荣入宫,供君王临幸。皆大欢喜!
如今,朱温无师自通,早早就与国际化接轨了。
燕子楼十四
可惜,并没生活在基督教世界的敬翔还缺少这种国际化视野。后来,他见嫁给自己的刘氏仍常常跑去朱老板幽会,一夜夜地不归,心里很不痛快,难免见于颜色。谁知,刘氏比他更不痛快。
从史书的点滴记载来看,刘氏是一个极端虚荣自私,且权利欲很重的女人,所做所为与燕子楼中的关盼盼正好形成鲜明对比,类似《天龙八部》中的马夫人。尚让不行了,就勾引时溥,时溥死了,她嫁人的目标自然就是前途远大的朱温!色诱朱温之前,她说不定已盘算好,当上朱温侧室之后,她要如何施展诡计、宫心计、美人心计,把强敌张夫人挤倒,然后笑傲群雌!谁知朱温虽不像乔峰对马夫人那样视若无睹,作风却更恶劣,只叼走了鱼饵不咬钩,竟把她送给敬翔,让她的美梦还没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因此,刘氏仗着自己仍是朱温床上的常客,很不客气地对敬翔说:“你认为我曾经从贼,所以看不起我,是吗?其实要比一比,尚让,那是黄巢的宰相!时溥,是国家的忠臣!依你的身份,嫁你我还亏大了呢!不满意,离婚!”
虽然刘氏这段话就是强辞夺理,尚让是黄巢宰相到也罢了,毕竟后梁还没有建国,敬翔暂时还不是宰相。可时溥,算哪门子忠臣?但吵过架的人都知道,吵架的胜负很少起决于理,更多起决于利与力,为了不让刘氏在朱温枕头边说坏话,敬翔只好陪礼道歉。刘氏从此更加牛气冲天,史称“车服骄侈,婢媵皆珥珠翠,其下别置爪牙典谒,书币聘使,交结籓镇,近代妇人之盛,无出其右,权贵皆相附丽,宠信言事,不下于翔。”
不过刘氏再怎么骄横,也只能做个贵夫人而已,红颜误国,祸乱天下的大业,只能留待几十年后,另一位姓刘的同行来实现了!
唉,扯得有点儿远了,重新回到徐州吧。毕竟朱温进徐州可不是为了泡妞来的,还有正事要做呢。朱温先让曾出使过淮南的宋州刺史张廷范代理感化留后,然后再假惺惺地上书朝廷,请中央任命一位新节度使。吃过一次闭门羹的李晔这回学乖了,表示中央完全相信朱温同志的眼力,下旨实授张廷范为节度使。
将吞并感化合法化之后,更重要的事是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后梁太祖朱温传》一书中说,敬翔与朱温在徐州共同制定了集团下一定发展的五条近期战略:
一、固徐州,即经营巩固对徐州一带的占领,恢复生产,使其成为南防淮南,北慑兖、郓的基地。
二、防淮南,以淮河为屏障,对淮南方向采取守势,不主动挑起冲突。
三、围兖州,即分出一部分兵力作为偏师,以徐州为基地,对新败的兖州朱瑾进行牵制性进攻,使其难以北援兄长朱瑄。
四、攻郓州,即集中主力,以汴州为后方,发动对郓州的朱瑄的重点进攻。这样在必要时,汴军主力可以对可能进入魏博、河阳的李克用军队做出快速反应。
五、待夏收,鉴于军需供应紧张,在夏粮入库之前,军队只按照以上四条进行调动休整,不发起军事行动。
这是一个亦攻亦守,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稳步进取的完整战略,可惜在下并没有在古史中,找到敬翔提出这五条的明确记载,不过朱温集团接下来的行动,确实是按照这五条方针进行的,敬翔、朱温制定过这样的方略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等等,朱大帅你当初打徐州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淮南,为了富甲天下,“扬一益二”中那个“扬一”么?现在徐州到手,淮南已在眼前,怎么又不伸手,只采取守势了呢?朱温给在下瞟来一眼:你不知道淮南已经打出一个老大,不可轻敌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