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燕子楼 十一

朱友裕离职,进攻徐州的汴军主帅换成了被朱温当作朱珍第二,加以重点培养的都指挥使庞师古。

庞师古,原名叫庞从,曹州南华人,同朱珍、丁会一样,是早在黄巢时代就追随朱温的汴军“老革命”。公正地讲,庞师古虽然也算得上一员虎将,但在朱温帐下的大将中决非一流,远不能与朱珍相提并论。他能从众将中脱颖而出,得到朱温的重点赏识,是因为他的性格类似于他的原名:从,特别听话!每逢朱温派庞师古出战,他都会非常详细地请示作战方略,然后根据领导指示一丝不苟地遵照执行,基本上朱温指东他不敢走西,朱温打鸭子他不敢捉鸡!

显然,身处乱世,看过了太多兵变、叛乱的朱温,疑心病正在加重,对抓兵权的关注度大大超过了他的对头李克用,在杀掉了跋扈才高的朱珍,换掉了偶尔不听招呼,并拥有继承权的儿子朱友裕后,朱温干部政策重点不再是用人不疑,而是疑人不用。这样一来,如复读机一般听话的庞师古,优点就显得比较突出了,交给他,朱温可以欣慰地说:你办事,我放心。

让领导放心的庞师古一接过兵权,就改变了前任朱友裕围而不攻,待敌疲敝的战略,对徐州发起了进攻。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二月(李匡威、王镕、李存孝三镇联军在元氏打败李克用的那个月),庞师古拔掉了感化军在徐州城外的最后一个据点佛山寨,攻克徐州似乎已指日可待。

谁知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濒临绝境的时溥拼死挣命,竟让庞师古又猛攻了两个月,还是没能拿下徐州。

比朱温早一千三百多年的孙武,很粗略地算过一笔战争成本帐:“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这回在徐州战场,朱温就正好投入了十万大军的本钱,每天得吃掉多少粮食,花掉多少钱啊?何况感化三州在上一次征讨中已经被抢得差不多了,也不易以战养战,旷日持久地拖时间,对朱温集团财力物力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时,有个爱好占卜的通事官张涛,给朱温上书说:“根据他卜卦演算,发现这次出兵选择的日期不吉利,所以无法成功!”

朱温看罢,也有些动摇,便召敬翔商议将大军召回,另寻战机。敬翔一听,忙劝阻道:“我军进攻徐州已经好几个月,确实耗费了大量的粮食财帛,但我们困难,时溥更比我们困难得多!现在徐州上下已陷入绝境,只要再咬牙坚持一下,肯定能攻克!此时岂能退兵,致使前功尽弃?即使只是让前线的将士们听到张涛这种不吉利的言论,恐怕也会丧失斗志,无心再战!”

朱温听罢,恍然大悟,立即将张涛的上书烧掉,并传令前线大军:自己将亲临徐州督战!

四月十五日,朱温到达徐州城外,接过指挥权,汴军的进攻力度空前猛烈。四月二十日,汴军在大将王重师、牛存节等人率领下,顶着盾牌,迎着密集的箭石,架起无数道云梯一轮轮地猛攻!突然,如黄河水冲破了花园口,朱温大军以汹涌的兵流击破了时溥军的防守,登上并占领了城头!残存的感化军士气崩溃,放弃了职守,逃下城墙,然后丢盔的丢盔,弃甲的弃甲,躲入寻常百姓家。从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八月开始,朱温四次征讨感化,历时四年零八个月,如今终于大功告成!

燕子楼 十二

汴军已破城,四面喊杀声,时溥知道:一切都结束,自己已是无路可逃!如烟往事,不由注上心头:

十二年前,一次兵变推翻了本无过错,并对他有提拔之恩的文人节度使支详,将他推上感化节帅的宝座。他还记得支大人被押离徐州时,误以为能保住一命,而对他千恩万谢的谦卑,以及随后七里亭中,全家横尸的惨状……

十年前,他借助降将尚让与博野军的帮助,幸运地拿到了黄巢的首级。然后,他为了独吞功绩和一个女人的肉体,又反手杀掉了尚让!依稀记得,黄巢的首级和尚让的死相都很恐怖,也许那是冤气太深,死不瞑目的缘故吧?不过那时自己被朝廷论功第一,正春风得意,根本没有在意……

那么现在呢?难道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所以轮到自己了……

早知会有这一天,时溥没有埋怨,乘着朱温的军队还没有杀到跟前,他召集了妻儿老小,一起躲进了府衙旁一座一眼望去并不华丽的建筑——燕子楼。外表虽然普通,然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楼不在高,有佳人则名。

让燕子楼扬名的那位佳人,原名可能叫作“眄眄(读音:“免免”)”,但就像人们知道成龙,不一定知道陈港生,知道林彪,不一定知道林育容一样,很少有人听说过眄眄这个名字,让她流芳后世的是“关盼盼”。

故事要追述到八、九十年前,原本出身良家的美女加才女关盼盼,因家道中落,被迫沦为徐州名妓。那时感化镇还被叫作武宁镇,一次,时任武宁节度使的张愔见到了色艺倾城的关盼盼,极为欣赏,将其赎身,纳为小妾,从此倍加宠爱。为金屋藏娇,张愔还特地给年岁和自己女儿差不多的关盼盼修了一座小楼,因楼成后多有燕子飞临筑巢嘻戏,而得名燕子楼。关盼盼既感念张愔之恩,两人又都擅长诗辞音律,如李隆基配杨玉环,虽为老夫少妻,却是极为恩爱。

旧式小说、评书有个常见套路,说到某某某,便是“有诗为证”,其实那些“证据”都是作者编的,然而关盼盼的美貌多才,却是真真正正地有诗为证:“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而且,写下这一赞语的不是寻常诗人,而是拜访过张愔府第,亲眼见到过关盼盼音容舞姿,大唐屈指可数的诗坛巨匠:白居易。

白居易给关盼盼写下赞语之后的第三年,张愔去世。那时,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二程与朱熹还没有诞生,妻子为丈夫守节虽被视为一种美德,但还不是一种义务,所以张愔生前的妻妾们纷纷各奔东西,各寻新欢去了。

只有一个例外:关盼盼感念旧情,拒绝再嫁,从此守在燕子楼上,伴着清风、孤灯,以及冬去春来的燕影,渡过一个个漫长的白天和黑夜。回想昔日柔情,她写下了名为《燕子楼集》的诗集,只可惜今已失传。在为张愔守寡十余年后,一代佳人关盼盼卒于燕子楼上,有传说她是绝食而死的,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从此以后,美丽痴情的关盼盼与萧瑟清雅的燕子楼,就成为坚贞不二与守节如一的永恒象征,被当时和后世的文人骚客们反复呤唱: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

燕子楼中,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苏轼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文天祥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

……

时溥不是多愁善感的文人,他现在也没有心情来追忆佳人,他进楼的目的很明确:关门,放火!为了不做朱温的俘虏,他要让这座小楼陪着他的全家一同化为灰烬!

可时大帅,你要自焚,哪儿不能点火啊?为何一定要在燕子楼,一定要毁坏这一名胜呢?鉴于时溥已经不可能回答,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君子之腹,在下姑且以小人之心度之:

三百三十九年前,江陵有个梁元帝萧绎,正面临着与时下时溥类似的处境,敌军入城,灭亡在即,和时溥一样,他一咬牙,举起了火把。只不过萧绎怕疼,没敢烧自己,只把自己的十四万册书籍给烧了。萧绎一边烧书,一边还拿剑砍柱子,嚷嚷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按柏杨先生的理解,这个自恋狂的话大概有两个意思:一、他手下的文武没有尽职尽责,坏了人臣之道;二、因为他的失败,华夏的正统也就此灭亡了!

所以时溥的心思,可能和萧绎差不多:你们为什么要背叛我(如张筠、刘知俊),不学学人家关盼盼从一而终?既然我已注定了灭亡,那么今后的世界也就不用再有什么坚贞的气节了!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1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