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 五
按常理推断,用骄兵VS哀兵,虽有“哀兵必胜”的说法,但那句话同“正义必胜”一样靠不住,打赢并不是件很稀奇的事。但用没有防备的骄兵VS精心准备的哀兵,那取胜的难度就高多了。如果是用掉进陷阱,且没有防备的骄兵,VS操纵陷阱,且精心准备的哀兵,要还打赢是不是有点儿逆天?那应该是刘裕的级别,朱三好像还没那么强,如此看来,《通鉴》的记载似乎更靠谱一点儿。
然而,《旧五代史》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朱温并没有此战后逃回,紧接斗门之后,双方下一次交战的战场,反而距离朱瑄的濮州更近了。因此,即使朱温确实在斗门吃了败仗,那他也没有“败退”,而是“转进”。
败而不退的原因,可能是朱温败得还不算严重,而且他要寻找在斗门失踪的朱友裕所部。十日当日傍晚,朱温军进至瓠河(今山东鄄城县南),才总算见到捅了篓子的朱友裕,父子合兵,安营于乡村间。
十一日晨,朱温准备撤退了,他先命朱友裕率二百骑兵西巡探一探回汴州的路。不料朱瑄正收兵准备东归郓州,与朱友裕正好狭路相逢,朱友裕兵少不敌,被朱瑄打垮,只得急忙脱离战场南逃,而且又一次没有设法通知父亲。
朱瑄可没有放过一切蛛丝马迹,他迅速审问了俘虏的朱友裕部骑兵,得知朱温就在瓠河,大喜,立即对瓠河发动了奇袭!这回,所有的记载都一致了:朱温大溃,被义兄朱瑄打得兵败如山倒!慌乱中,朱温不得不抛弃了大军,仅在大将张归厚、李璠、张筠等少量精骑护卫下仓皇南逃,奔向曹州。
有人说:“奋斗的乐趣在于过程,而非结果。”估计说这话的人一定没被人抡着大刀片子追杀过,比如朱温这一行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结束逃跑的过程,取得逃跑的成功。可惜天平军追得越来越紧,实现愿望越来越不易了。
这时,只见朱温身边一位一目失明的大将调转马头,对朱温道:“大帅快走!我来断后!”说罢,已返身向追兵迎去!朱温一看背影,乃勇将张归厚。
张归厚,字德坤,清河县人,是朱温麾下著名的勇将一族张氏三兄弟中的老二(张氏三兄弟即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旧五代史》说,张归霸的祖父叫张进言,父亲叫张实,而《梁功臣列传》说张归厚的祖父叫张兴,父亲叫张处让,并不一致,所以三人可能是从兄弟。),其人骁勇有机略,精于弓槊,曾经和秦宗权的大将张晊单挑,使张晊掉头逃跑!后来再与时溥军的交战中单骑冲阵,被射瞎左目,徐徐而退,时溥军竟不敢追!
那么天平军又有什么可怕?有如此光荣履历的张归厚冲了上去,战马被射死了,他持槊步战,不顾一切,将追兵挡在自己胸前,终于缓解了追兵的速度!远望张归厚,很少动情的朱温也不禁心头一热,他一咬牙,摒弃了心头那一瞬间的妇人之仁,纵马南奔!
燕子楼 六
谁知朱温奔出并不太远,前方竟然突兀地惊现一条宽阔的大沟,他左右一望,皆不见尽头,再回头看去,一些绕过张归厚的追兵已经快要赶上来了!没法子了,朱温只得后退两步,双腿一夹马腹,一个加速冲刺冲到沟边,纵马跃起!
可惜他不是刘备,骑的也不是的卢,战马没有跃过沟,而是准确地摔到了沟底,将他摔了个七荦八素,如果不是沟底正好堆了不少柴草,朱温说不定当时就去找阎王报到了!朱温虽然没摔死,但还没脱离险境,沟壁高耸陡峭,朱温试了几次,都没法爬上去。追兵马上就将冲到沟边,只要扔几个火把下去,就着沟底的柴草,自己不就变成《西游降魔篇》中的名菜:驰名烤猪了!
正万分危急间,却见沟上伸下来一根枪杆,有人喊道:“大帅,快抓住!”朱温抬头望去,原来是归降不久的小将张筠,他不知用什么方法已经越过了深沟。朱温在张筠的帮助下总算是爬了上来,这时,受朱温之命镇守曹州的大将霍存,终于率领援军赶到,天平追兵见势不妙,纷纷后撤,朱温真正脱险了。
脱险后的朱温马上唤过张筠:“杀回去,把张归厚将军救回来,就算他已经战死,也要把尸首抢回来!”
许久之后,伴着血红的夕阳,张筠牵着马回来了,马背上驮着一个血沃征袍的勇士,那是张归厚,他身中十多箭,但仍然活着!朱温忙迎了上去,张归厚睁开眼,见是大帅,哽咽道:“我们这一仗损失太大了……好多兄弟都没了……”在那一瞬间,朱温泪如泉涌,抚住张归厚的手道:“只要还能看见你活着回来,多大的损失我都认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朱温的运气或是张归厚的不死之身,那位在开战前,因为乌鸦叫而预感不妙的宣武节度副使李璠就阵亡了,难怪满大街算命看相的没一个发大财,原来就算看得准,也不能担保应付得对。除了李璠,还有数万兵士和几十员战将折于此仗,斗门、瓠河之役因此创下了朱温自出道以来最大的失败纪录!不过,对于如今非常强大的朱温集团,仍没有伤筋动骨。
斗门与瓠河的惨败,迫使朱温放弃了兖郓与感化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的计划,回过头先集中力量,解决相对较弱的时溥。
且说就在朱温与朱瑄恶战之时,时溥也出动了自己能派得出的全部人马,反攻宿州。留守宿州的宣武将领郭言也是员勇将,喜欢一刀一枪面对面的野战,不喜欢躲在城墙上放箭,所以他一见时溥的旗号,就毫不迟疑地率精兵杀出城,直冲尚未安好营寨的感化大军!时溥调大批弓箭手以箭雨阻击,却仍挡不住郭言的攻势,慌乱之下,只得放弃没建好的营垒,败回徐州。
不过郭言的运气比李璠还差,人家至少是打败仗死的,他虽然打赢了,却在带头冲锋中被流箭射中头部,撑到当晚便因伤重而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