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争霸西川 一

让现实教育得心灰意冷的昭宗皇帝突然想起:讨伐陈敬瑄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了,出动的中央军加上永平军(王建)、东川军(顾彦朗),及部份山南东道的特遣部队,总兵力不下十万众,天天都在消耗着中央越来越捉襟见肘的财力,却总听不到胜利的消息。看来韦昭度也不见得比张浚强啊。

有了讨伐李克用的经验,李晔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没了信心,既然打不赢,那就算了吧,就这样吧,那一鞭之仇我也不报了,平安是福!

三月二十五日,李晔下诏:停止蜀地的战争,恢复陈敬瑄的所有官职,保留王建永平节度使的职位,与顾彦朗等共同收兵各回本镇。

可惜李晔只知道战事持久,却没有认真研究过,以如此强大的兵力,打一个陈敬瑄为何久拖不决呢?原因得从几位长官身上找。

首先,身兼西川节度、招抚、制置三使的总司令韦昭度,是个军事上的草包,加上手下那帮中央禁军都是新募的乌合之众,标准的弱弱组合,他虽有心作战,但战果不大,是合情合理的。

东川节度使顾彥朗原本是用心的,兵力也不弱,但被王建忽悠着向中央请兵,才发现亏了:就算打赢又怎么样?蛋糕都让别人分好了!西川是韦昭度的,王建从里边割了一块当永平节度使,自己纯粹是赔本赚吆喝,那还有什么动力啊?所以顾彥朗过来打了一次酱油,就回去了,只是派出部份东川军交由老朋友王建指挥,算是责任尽到,剩下的,咱管不着了。

至于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立,基于蛋糕分配原理,就更没理由来为他人火中取栗了。至少顾彥朗与韦昭度没有过节,与王建还算朋友,他杨守立可是宦官养子,杨复恭的人,与韦昭度这些文官们本来就不对付,和王建更是已经结仇了。所以杨守立虽身任行营招讨副使,却连酱油都没打过一次,一直守着他在山南西道那一亩三分地。

那么,能打而且想打的人,就只剩下王建了。王八,战火是你挑起来的,你该倾尽全力了吧!

倾尽全力,凭什么呢?朝廷给俺的职务是永平节度使,可不是西川节度使,永平那部份俺责无旁贷,永平以外,俺何必过份积极?所以这两年来的西川战局,朝廷的讨伐大军是在缓慢地,有分寸地不断取得进展。

战事一起,讨伐军便逼近成都城外,韦昭度的中央军设大营于唐桥(成都东南),王建设营于东阊门外,形成兵临城下之势,把陈敬瑄、田令孜两兄弟困于城中。然后,王建请韦昭度驻兵与城中守军对峙,自己则分兵开始一步步地为自己打天下。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正月,王建进攻邛州(今四川邛崃,朝廷划给他的永平镇总部),陈敬瑄派大将杨儒救援邛州守将毛湘。谁知杨儒见毛湘屡败,叹息说:“唐祚将尽,王建带兵严厉但不残暴,应该可以拯救百姓吧!”然后他就带着人投降了,变成了王建的义子王宗儒。

王宗儒投降后第十天,简州(今四川简阳)兵变,将军杜有迁生擒刺史虔嵩,投降王建。

二月,资州(今四川资中)兵变,将军侯元绰抓住刺史杨戡,向王建投降。

四月十日,陈敬瑄所属的蜀州(今四川崇庆)刺史任从诲因为率兵救邛州大败,为逃避追究,打算举蜀州归降,因消息泄漏,被陈敬瑄所杀。见到任从诲的悲惨下场,一天后,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朱实献出本城,投降王建。

四月二十一日,戎州(今四川宜宾)当地豪强文武坚起事,生擒刺史谢承恩,投降王建。后来文武坚改名王宗阮,成为王建的义子。

六月,西川军大将谢从本杀掉雅州(今四川雅安)刺史张承简,举城投降王建。之后他被王建改名王宗本,加入王建越来越庞大的义子行列。

八月,外援断绝,存粮食尽的邛州支持不下去了,守将毛湘对部将任可知说:“我不能辜负田令孜的知遇之恩,所以誓死抵抗,但其他人没有罪,怎能让他们同受围城之苦?你取下我的人头,投降王建,救救这城人吧!”于是,毛湘沐浴更衣,任可知将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斩首,邛州终为王建所得。

至此,朝廷划给王建的部份,王建已全部到手,他的永平节度使之职终于坐实。王建把邛州交给节度判官张琳治理,自己返回成都外围,而战事也就由此开始拖延了。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1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