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一战长安 三

稍后,迟到的朱玫率邠宁军赶到,已经晚了一步,他与齐军大战城西开远门,邠宁军战败。朱玫本人让齐军军士用长枪在脖子上捅了个窟窿,身负重伤,但竟然没有死,只得率败军退守兴平定国砦(在长安以西约85里)。

黄巢大胜之后,于四月十日,带着还乡团的嘴脸,重新回到长安。他觉得自己太有理由生气了:我黄巢和大齐朝哪里对不起你们这些长安人?唐军对你们又有什么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帮着唐军与多大齐为敌?!可见人之初,性本恶,你不打,他不服,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到!既然怀柔政策不顶用,那么“狠狠打击一小撮”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于是,第二次打进长安城的齐军,完全抛弃了几个月前第一次进长安时的仁义外套,开始了代号“洗城”的大屠杀行动!这是齐军在长安发动的第三次屠杀,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两次,一般认为有近八万人死于此难。不但杀人数创了黄巢的新纪录,针对的对象也由皇族、官绅、豪商、士子等原社会中上层扩展到了普通百姓。打击面的不断扩大,反证出大齐政权统治基础的不断缩小,从此以后,黄巢的大齐朝已经彻底丧失了民意基础,只能完全依靠暴力杀戮来支撑门面了。

大齐在政治上已经完全失败了,不过在军事上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没有政治作保障的军事成果,也是不可能持久的。

仅从战术上看,齐军在黄巢指挥的此次长安会战中无疑获得了全胜。在此役中,唐军王处存部来了五千人,但为了赶时间,这可能只是义武军中的部份轻锐,程宗楚和唐弘夫的军队估计都比他更多,再加上朱玫邠宁军的损失,此役中唐军总伤亡可能不比龙尾陂之战中齐军的损失小。

但若论战略意义,则长安之战明显不如龙尾陂之战,因为此战后,黄巢困守长安,被动挨打的格局并无变化。也许可以套用一战时美国《纽约时报》对日德兰海战的评论来形容这次战役:黄巢痛殴了狱卒,但他自己仍被关在牢房里!

不仅如此,就在长安会战期间,这套牢房的面积还缩小了,由四室一厅带阳台的豪华套房变两室一厅的经济适用房。

可能由于信息传递不够通畅,大齐的同州刺史王溥在风闻黄巢退出长安后,不知道那只是一次战术佯动,故而惊慌失措。此时王重荣的河中军就在离同州很近的沙苑,王溥自知不是对手,只能固守城池,寄希望于黄巢能发兵来救他,可如果大齐朝连长安都丢了,那大齐皇帝岂不是已经变成连自身都难保的过河泥菩萨,谁还能来保佑他王溥?思来想去,三十六计,终归还是走为上计,王溥放弃同州,带上他的人,向南一溜烟逃到了华州。王重荣兵不血刃,收复了同州,随即让自己的部下米诚作同州刺史。

恐慌就像非典,有很强的传染性,华州刺史乔谦,与王溥一见面,就觉得所见略同。这时,这两位又听说齐军的潼关守将成令瓌也逃了,唐昭义节度使高浔的军队乘机收复了这一天险,华州已处在河中军与昭义军北、东两面威胁之下!于是两位刺史连华州也不守了,再一同逃往商州。不久后,华州被王重荣和高浔的联军攻克。

老天爷似乎不怕乏味,同样的故事在商州竟然又上演了一次,王溥、乔谦再加上商州刺史宋岩,三位市长全部擅离职守,再一骨脑逃到了邓州。

邓州守将朱温对三位同僚不战而逃的怯懦颇为鄙视,正好,黄巢大败唐军,克复长安的消息传到,朱温便以军法将王溥、乔谦二人斩首,只有宋岩因为和朱温有些交情,被他私下释放回商州(好在商州还没丢)。这一轮戏剧性的崩塌,让齐帝国损失了同州、华州、潼关三个要地,长安的东面,藩篱尽失。

关中混战 一

不过,朱温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五月,身任忠武监军的晚唐宦官名将杨复光,已率领精锐的忠武军大举反攻邓州来了。此前杨复光已经杀掉了秦宗权的部将王淑,实现了他对许州兵和蔡州兵的统一指挥。经过重新整编,杨复光将这八千精锐编成八个都,由鹿晏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丛等八人任都头(所有的史书都只记录了这七个人的名字,不清楚第八个都头是漏记,还是由杨复光自己兼任),此后,杨复光统率的这支军队,就有了“忠武八都”的叫法。

朱温率军出击,与忠武八都大战于邓州城外,鹿晏弘、王建等八位都头设伏以待。这很可能是后来的后梁太祖“泼朱三”,与前蜀高祖“贼王八”之间,第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可能由于齐军素质不及忠武军,交战的结果,是朱温战败,被迫弃城北走。杨复光挥军追击,又收复了商州,一直追至蓝田蓝桥驿(也就是刘裕时代的青泥)。至此,齐帝国除长安外直辖的四个州全部沦陷。

六月初,朱温率余部撤回长安,他虽然也战败了,但表现仍是齐朝几个刺史中最好的,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朱温的用兵之才在大齐诸将中数一数二。而且,对黄巢而言,邓州和商州的丧失,也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大齐兵力正吃紧,让朱温率一支不多不少的孤军驻守邓州,那是把好钢用在了刀背上。

实际上在下认为:由于邓州与长安相距过远,中间又隔着秦岭、熊耳山,难以形成犄角互援之势,即使不发生杨复光反攻邓州的军事行动,黄巢也迟早要把朱温调回长安(当然,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觉得黄巢最明智的选项,应该是放弃长安,到邓州与朱温会合,然后南下经营荆襄)。现在朱温回来,正好让黄巢能够集中齐军的精锐之师和能战之将,寻机唐军交战,以打破被围的困局。因此黄巢并没有追究朱温的过失,而是亲至灞上迎接,深加慰劳。

于是,囚徒与狱卒的新一轮较量,马上又开始了。

黄巢盯上的第一个目标,是距离长安最的邠宁军朱玫所部。自从长安败归兴平后,朱玫得到了郑畋派来的凤翔援军,和原属程宗楚的泾原军残部,他乘机集结兵力,在这里筑起一个坚固的营垒,号称“定国砦”,如一枚芒刺,插在黄巢之背。

黄巢决心拨掉它,命王璠为主帅、朱温为副,率军围攻兴平定国砦,朱玫招架不住齐军的凶猛攻势,再败,率邠宁军退守奉天,凤翔军则退守龙尾陂。

齐军本欲乘胜追击,消灭朱玫,不想这时,唐朝从西川调来的援军一万七千人赶到了。在黄头军使李鋋、巩咸以及神机营使高仁厚指挥下,这一万多西川军再占兴平,迫使齐军后撤与之交战。王璠、朱温与高仁厚等西川诸将激战多次,竟无法将西川军从兴平挤出去。郑畋再派大将李昌言率凤翔军主力支援兴平的西川军,至此,双方都难有突破,西线陷入持久战僵局。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