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香阵透长安 五
自宋州投军开始,砀山“泼朱三”在黄巢的麾下打拼,历时已经有三年多了。但他在这三年间,估计仍只是“义军”中一个无名之辈,至多不过下级军官,史籍对他的记载,几尽空白。只知道和他一同投军的二哥朱存,已在去年六月攻广州的战役中阵亡,无缘得见日后朱家的辉煌与破灭。
一千多年前,平原君赵胜对他的门客毛遂说:“贤士处世,如同锥子置于囊中,锥尖马上会露出来。”毛遂对:“如果您早将我这把锥子放入囊中,早就脱颖而出,何止露个锥尖?”现在,朱温这把锥子,终于被黄巢放进了衣囊,直到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前,他是齐军中最抢眼的新星。
有趣的是,朱温在史籍上留下的第一笔墨迹,也与千年前的毛遂有几分相似之处。
差不多就在黄巢正式登基称帝的时候,将军游弈使朱温正屯兵在长安东北约五十里的东渭桥,隔着一条渭水,与北边栎阳的唐军对峙。
栎阳,城不大,但也算是个有来头的地方:在战国时期它曾一度做过秦国的都城,资格比咸阳还要老些;楚汉相争时,它是项羽所封的三秦之一,塞王司马欣的王都;现在,他是唐夏绥节度使兼北面行营副招讨诸葛爽的军队驻地。
诸葛爽现在的心情很不爽,他原是青州博昌(今山东博兴)人,黄巢的山东老乡,出身寒微,曾做过县衙的小吏,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县太爷,被毒打一顿后开除公职,靠卖艺为生。等庞勋在徐州造反,亲身体验过阶级仇恨的诸葛爽积极参加,积功至军中小校,论当造反派的资历,朱温甚至黄巢都只能算他的晚辈。
不过他的造反意志并不坚定,后来见庞勋失败在即,便率军叛投了唐朝。那个时代遍地的动乱打倒了不少人,但也成为了很多人进升的阶梯,诸葛爽便是其中之一。由于他惯于见风使舵,又勇于钻营,且在带兵、治吏方面有些手段,官运颇为亨通。等代北李克用叛乱,他升任唐朝南面讨伐军的副统帅,与沙陀叛军作战。几经苦战,李克用父子终于被赶到了塞北草原,而诸葛爽积累的功绩,也应该被升为一方节度使了。
最初,唐朝打算任命诸葛爽当振武节度使,调原节度使吴师泰进京当金吾大将军。但已在振武站稳脚跟的吴师泰发现,朝廷虚弱,难有余力再发动一次讨伐战争,再说他也不想放弃一方诸侯的身份,去长安和张直方一起喝茶聊天,便决定不接受中央的人事调令。不过吴师泰采用的方法不像李克用那么粗鲁,显得比较“进步”:用“民主”来对抗“专制”。
在吴师泰的暗中授意下,振武的士民百姓纷纷上表、呈万民折,请求朝廷让“好节度使”吴大人留任!僵持了一阵子之后,“民主”战胜了“专制”,朝廷将诸葛爽改任夏绥节度使了事。
冲天香阵透长安 六
其实比较地盘,夏绥绝不比振武差,它的总部设于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与内蒙交境的白城子一带),几百年前叫作统万城,是一代魔王赫连勃勃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国都。城池的施工质量非常过硬,易守难攻,周围水草丰美(当然,今天那片地方基本上已经变成荒漠了),是在乱世称霸一方的好本钱。
问题是,夏绥节度使也不是好当的。在那片土地上,有一条外形虽然不算骠悍,但生命力之顽强堪称天字第一号的金牌地头蛇:党项羌平夏部,现任大头领,名叫拓跋思恭。
据说远祖来自北魏拓跋皇族的拓跋思恭可是个人物。早在懿宗咸通年间,登上平夏部首领宝座不久的拓跋思恭就集结丁壮,组成了一支合法性很可疑的私人武装,从此横行夏绥。他像一个造诣不俗的黑社会老大,一摆手赶跑了宥州刺史,由自己接任。而且从那时起,直到诸葛爽被任命为夏绥节度使之前,现有史籍上都找不到有任何人担任过夏绥节帅的记载。
什么叫的龙潭虎穴啊?这就是龙潭虎穴。夏绥节度使成了一个没有金刚钻,就别想真正揽到的瓷器活。
诸葛爽看看自己手里的家伙,切蛋糕、豆腐还成,要摆平拓跋思恭这样的铁杆钉子户希望不大,因此,他虽然当上了夏绥节度使,但从未在夏州的节度使衙门上过一天班,就连他现在带到栎阳的军队,也是从讨伐李克用的河东军中抽出来的,没有一个夏绥兵。
拎着脑袋和李克用干仗,才得到一个有名无实的节度使之职,这还不是最让诸葛爽失望的事,更不幸的是黄巢北上犯阙,他受命率军南下勤王,驰援潼关,又走了一次霉运。
虽然叫“驰援”,但出于很好理解的原因,他用得是慢动作,不但潼关失守时他没赶到,长安沦陷,他仍没赶到。结果,因为情报获取不及时(可能是他的探哨也用慢动作侦察,也可能是因为他没地方可退),他没有像关中其他藩镇援军那样,在合适时间迅速撤走,反而一头扎到栎阳,以孤军姿态,与齐军对上了阵。
难道要当第二个齐克让?不,不是,老齐只要逃回兖州,还可以继续当泰宁节度使,而自己如果战败,那个已经修炼成精的党项人该是一付多么幸灾乐祸的喜悦表情啊!
正当诸葛爽感到进退两难之际,渭水对岸的齐军大营驶来了一叶扁舟,上面站着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他没带武器,只带着一脸的微笑,和一段今天已经没人知道详细内容的说词。这位,正是大齐朝的将军游弈使朱温(如果后世留下的画像失真度不太大的话,朱温外表是个美男子,看不出流氓本色)。
很显然,朱温准确地号中诸葛爽的心病,令这株老墙头草怦然心动。听罢朱三一席话,诸葛爽大爽:好吧,既然跟着李家皇帝没有奔头,那么转个身侍奉黄家皇帝,也是个不错的选项。叛徒?官比我大的刘允章、张直方,还有好多节度使都降了,岂只我一个?
诸葛爽投降后,黄巢送来了委任状,果然比李家皇帝要厚道一点儿:河阳节度使,地方更富,柿子也更软。
齐朝的河阳节度使要上任,唐朝的河阳节度使罗元皋当然不干,连忙发兵抵御。但当初罗元皋之所以能在神策军中成为田公公的亲信,其拿手的功夫就是贿赂加拍马。等他到河阳上任后,没有意识到在新岗位应该学习新技能,仍然套用在神策军时的成功经验,一到任就搜刮钱财,拿去孝敬朝中权贵,使得河阳士卒极其不满。
结果等诸葛爽的人一到,河阳军纷纷弃甲列队,欢迎齐朝的节度使上任。罗元皋见情况不妙,连忙孤身逃走,终于得保一命。
在田公公四个被提拔为节度使的心腹中,罗元皋最后一个上任,第一个被赶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埑底的不仅仅是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