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长平之战的前奏曲(下)
赵孝成王继续道:“我们赵国攻打别的国家多少年都不一定能拿下十七座城邑,这下一下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如此多的地盘,这难道不好吗?既然早晚要和秦国决一死战,为何不现在就决战呢?我们赵国人,从上卿到平头百姓,从小便人人习武,怕他秦国什么?!”
看着赵孝成王如此义愤填膺,赵豹还想说话,可赵孝成王已经不给他机会了,直接开口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如此,赵豹只能叹息一声便走了。
这之后,平原君赵胜和赵禹两人来到了赵孝成王面前。他俩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一看就知道现在的赵孝成王主观意识全在占领上党身上,根本就劝不了。再加上两人根本也没想劝,他们也觉得现在正是占领上党,和秦国决战之时。
于是,赵孝成王召见了冯亭,接受投诚,并派赵胜去接收上党并在上党一带张贴告示,“你上党大夫冯亭已经向我投诚,我也答应了他。现在,上党人便都是我赵国子民,为了表彰你们的功劳,特封冯亭为万户侯,且凡是上党一带官员统统加爵三级。如果上党百姓和派来任命官员相安无事,那么上党每人都会被赏六金!”
赵孝成王这土豪撒金一招果然好使,上党一带的百姓特别高兴,人人都乐意转为赵国人。
而赵孝成王也有充分的准备,他派使者前去西北方之三胡与匈奴,给了大批的黄金,让他们招子放亮一点儿,如果敢在和秦国交战的时候从赵国背后捅娄子,那就要承受赵国的滔天怒火。
三胡和匈奴也不傻,知道现在正是赵国和秦国的敏感阶段,若果自己在这时候捅赵国一刀,赵国很有可能不要上党,而倾举国之力攻打自己。如此的话,还不如给赵孝成王一个顺水人情,到时候等两国拼个两败俱伤之时再从中取利。
如此,赵国断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秦国了。
而此时的咸阳王宫,秦昭王高高在上,大臣分两列站好,下面一名士兵正滔滔不绝的说着些什么。
等到这名士兵说完之后,秦昭王阴冷的笑道:“哼哼,既然你自己找死,就别怪寡人无情了。”
第二天,整个秦国的大街小巷全都贴满了告示,告示上痛斥了赵孝成王的无耻。秦国人因此举国皆愤,人人欲讨赵国。
又过了几天,全秦国总动员,蜀地、巴地、蓝田大营、义渠旧地、北边塞等等等等,全国七成之兵皆往咸阳附近集中,且后勤之粮草调动更为夸张,整个秦国东南西北的粮食全往咸阳集中,车队千里而不绝。
最后,秦国一共调集了四十余万大军,粮草无数,兵峰直指上党。
可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了秦昭王面前,那便是这大军应该派谁为将领。
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战役应该是秦国第一元帅白起,可自从秦昭王赶走魏冉以后,白起和秦昭王就有了疙瘩,再加上白起和秦昭王身边的第一红人范雎不和,范雎说什么白起都要提反对意见。
至于此,秦昭王相当不喜白起。但白起的军事才能实在是太过突出,秦昭王现在还不能没有他,所以双方的关系十分微妙。
为了解决依赖白起的这个问题,秦昭王培养了很多年轻将领,可这些将领现在还不能独当一面。所以,秦昭王决定用老将王龁(和)为帅,统四十万大军打击赵国,而让白起军团在外围游走,以策应王龁。
王龁,号信梁,历经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乃秦国三朝宿将。虽然在之前并没出现过,但仗肯定是没少打,且经验丰富,秦昭王就是打算用此经验丰富之老将,凭秦军的人数和质量压死赵国。
画面再转到赵国,赵国间谍此时正向赵孝成王汇报秦国的情况,赵孝成王脸黑的都能滴出墨水,但最后心一狠,同样调集举国之兵集结于邯郸附近,兵力竟达三十余万。如果秦军胆敢进犯,就会出军痛击(全都在这秀肌肉呢)。
如此,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最具决定性的史诗级战役—长平之战要开打了。
可在长平之战开打之前,咱还是先把长平之战期间以及之前没说的其他琐碎事说完,之后彻底给长平之战到出地方。
239春申君的崛起史
咱先把时间往前挪一年(前263),话说这时候的楚顷襄王已经病重,甚至到了不能自行行走的地步,眼看就要归了。
按说现在楚国的继承人是太子完,他也应该准备继位的事宜了。可直到现在,太子完还身在秦国为人质,没法回国。
太子完身边的黄歇早就料到会这样,所以这些年一直让太子完狂拍应候范雎的马屁,两人关系处的也不错。而现在正是关键之时,太子完晚回去一点儿都有可能发生变故,毕竟楚国的公子实在是太多了,且人人都是野心家,所以太子完很担心,整日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黄歇却让太子完勿要担心,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于是,黄歇找到了范雎,并和他说道:“丞相大人真的和太子完很要好吗?”
范雎乃是睚眦必报之典范,太子完这些年不知给范雎贿赂了多少,所以范雎想都没想,便说:“是的。”
黄歇对范雎深深一拜,然后道:“如今楚王一病不起,大有驾鹤西游之势,大人不如劝劝秦王,让太子回去得了,如果太子完能够成功回楚,定会继承楚王之位,且会更加努力的侍奉秦国,对您也会更加感激,丞相也会因此而多了一条后路。可如果不放,那太子完便没有什么用处了,充其量就咸阳一普通百姓,楚国必改立太子。到时候,新太子一定不会侍奉秦国,甚至还会在背后捅秦国一刀。试问,如果秦国和赵国决战正酣之时,楚国在背后来那么一下…”。
这话没说完,可范雎完全明白黄歇的意思,且感觉巨有道理,便去和秦昭王说了太子完这事儿。
秦昭王也觉得很有道理,可不知楚顷襄王这病到底是真是假(本身常骗人的人不容易相信他人),便想先派人去楚国探听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再放了太子完。
如果照这种情况下去,秦国应该能放了太子完,可耽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万一楚顷襄王在这中途就归了,太子完找谁哭去?
所以,黄歇和太子完道:“太子!秦国扣留太子就是想得到好处(地盘),可您现在拥有的力量并不能给秦国带来任何好处,秦国绝不会放了您。而大王如果在你回去之前归天,太子您又不在国内,那其他公子定会继承君位。不如咱拼一把,您就装成百姓逃回楚国,我则在咸阳给你打掩护,出了事儿我担责任!”
看看,看看!黄歇说的这话多阴,因为他知道楚顷襄王病重,秦赵决战在即,秦国一定会放了太子完,哪怕是太子完提前跑了秦昭王现在也不能怪罪,所以才这么和太子完说,就是要将其感动,以后自己也会有个好底子。
果然,听了黄歇这话,太子完大受感动,并发誓如果黄歇能活着回楚国,他定会让黄歇有花不完的财富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
就这样,太子完跑了,黄歇则留守咸阳,但凡有访客前来,黄歇总会以太子完有病推脱不见。
一段时间以后,黄歇估计太子已经回国,且秦昭王派出去探查楚顷襄王病情真伪的人也该回来了,便亲自前去找秦昭王,并对其道:“大王,外臣有罪,如今太子已经偷偷回到楚国,而这一切都是我的主意,和太子无关,请大王赐我一死。”
秦昭王一听这话可真是怒了,心里寻思着,“x的,你们楚国的太子都喜欢落跑不成?前一段时间是芈横,现在芈完又跑,真拿我嬴稷当病猫不成?”
眼见秦昭王就要发作,范雎在这时一个眼神儿递了过去。
秦昭王感觉范雎是有话要对他说,便让黄歇先跪在那等着,自己和范雎移步侧室。
范雎和秦昭王说:“大王,黄歇是太子完身边最重要的臣子,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如同亲兄弟一般,再加上这次黄歇愿为太子完而死的事情,太子完一定更加器重黄歇。所以大王要是杀了黄歇,太子完一定与我秦国不死不休。现在马上就要与赵国决战了,楚国可是得罪不得啊。再者说了,前一段时间派出去的使者不是已经探听回来了楚王病情的真伪吗。既然如此,大王也不算丢了面子啊。”
听了范雎这话,秦昭王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范雎的提议。
就这样,黄歇安全的回到了楚国。
三个月以后,楚顷襄王果然去世,因为太子完回来的很早,所以顺利的继承了王位,这便是楚考烈王了。
楚考烈王为了感激黄歇的忠心,便任命其为楚国宰相(这时楚国令尹应该已经改名为宰相),并给淮北地区十二个县为其封地,封其为春申君。
公元前261年,就在秦国和赵国于长平撕吧之际,楚国趁机讨伐鲁国,夺取其在徐州的大片土地。
好了,长平之战以前以及之间的一些杂事儿都说完了,地方已经倒出来了,现在可以完整的叙述长平之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