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230 交接

公元前268年,秦国转而对魏国发动了军事打击,邻赵的怀地被轻松拿下,使得秦国能够攻打赵国的攻击点又多了一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动进攻的并不是魏冉派系的将领,而是秦昭王所培养的众多将领之一。

时间直跨到公元前266年。

这一年,秦昭王对宣太后和魏冉动手了,宣太后和魏冉在同一时间被赶下了秦国的政治中心。

宣太后被赶到了后宫,从此不得参与政事,而魏冉则被赶回自己的封邑—陶邑。

据说魏冉离开咸阳的时候,自家财富竟然高达千车黄金,这怎能不让人唏嘘?

至于两人如何被赶下的“高台”,我并没有找到具体记载,不过这不妨碍我来分析。笔者粗浅的认为,定是秦昭王在掌握了二人足够的证据以后,并没有如张禄所说在朝堂上当中发难,而是在私下解决,要不然凭着秦国之酷法,最起码魏冉不会安然无恙,而魏冉如果出事儿,秦国不可能不发生动乱,起码白起一定会给魏冉找回场子,魏冉也更不可能嚣张的带着千车黄金回封邑。

魏冉被赶下台以后,丞相的位置算是彻底空出来了,那么下一任的丞相应该是谁呢?必然是这些年为秦昭王忙前忙后的大功臣张禄了。

这还不算,为了表彰张禄的功绩,秦昭王还给张禄封了应地,使其一跃之间变成了应候。

如此,张禄的时代来了。

可能是被赶下前台以后绝望了,亦或者是真的年老了,公元前265年,战国第一女强人宣太后病逝。

宣太后死后,秦昭王彻底大权在握,正巧这一年赵惠文王也随着宣太后脚前脚后走了,其子赵丹继承了王位,是为赵孝成王。

而秦昭王抓住了赵国新君即位,且年幼无知(具体多大无从考证)的大好机会,再次对赵国发动了攻击,并一举夺取了三座城邑。

因为现在的赵孝成王非常年幼,所以赵国真正掌权的乃是赵孝成王他妈—赵太后。

而赵太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娘们,根本就没有宣太后那些政治手段和野心,所以没敢直接派兵抵抗秦军,只能派遣使者前往齐国求救。

咱也不知道这一年到底是个什么灾年,各国君王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阎王爷那里钻。这不,齐国的齐襄王也在这一年被大白鹤拽走了,新继位的是齐襄王的儿子田建,这便是齐王建了。

那齐王建也是刚刚继位,年龄不大,可也知道应该给秦国一些压力,便答应了赵太后的请求。可有一点赵国必须服从,那便是要赵国公子长安君来齐国做人质,这样他齐王建才肯发兵救赵。

那长安君是谁啊?乃是赵孝成王的亲弟弟,赵太后最小的儿子。

别的国家啥样笔者是不知道,可咱华夏的父母对老小的偏爱那可是有几千年的传统了,赵太后也同样不能免俗,便打算拒绝齐国的“无理要求”。

而赵国的大臣们都知道,现在赵国虽强,可强不过秦国,最重要的是现在赵国实际上是属于“无主”的状态,那赵太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并没有什么野心,一切也都以“小家”为重,如果按照他说的来办,赵国可就危险了。

现在的齐国虽然土地严重缩水,国力也和以前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起码算得上是传统强国之一。所以,这个盟国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此,这帮大臣便一天到晚的去赵太后那墨迹,说什么以国为本,不能亲小家而弃国家之类的话。

赵太后一开始也只是拒绝,可架不住这些人一天到晚的墨迹,最后赵太后也急眼了,对着下面的大臣们爆吼道:“滚!都给我滚,以后谁要是再敢因为这事儿找我,我直接吐他一脸吐沫!”

就这样,大臣们全都被赵太后给撵走了。可就在众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左师触龙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注:左师,俸禄很高却并无实权,一般是给退休的老干部的养老官职)

231 触龙说赵太后

看到触龙来了,有的官员上前问道:“左师大人,您这要去干什么啊?”

触龙奇怪的道:“这时候去找赵太后还能是干什么?当然是劝他放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啊。”

“唉~,大人来的晚些,有可能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刚才赵太后已经说了,要是有人敢再去和她墨迹这事儿,她就直接吐来人一脸的吐沫,左师大人年岁已高,就别去找这份儿辱了吧。”

这好心劝谏之人本以为触龙会悬崖勒马,可谁料到触龙却满不在乎的道:“恩~,没事儿,吐谁她也不能吐我,各位就擎好吧。”

如此,触龙进入了王宫大殿。

此时的赵太后并没有离开大殿,还在为刚才的事情气愤。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小内侍从门外跑来,对赵太后道:“禀告太后,左师触龙请求面见您。”

话毕,赵太后一声冷哼,“见!干什么不见!有主动来受辱的我还不见?去把他宣进来!”

“是、是!”

不一会儿,触龙走进了皇宫,可当他看到赵太后以后心里一突,因为这时候的赵太后那是满脸的阴容,嘴唇还在不停的蠕动,很明显是在积攒炮弹。

触龙见状,赶紧减缓了前进的速度,费了好久才走到了赵太后身前三米之外(正好是射程范围以外),不等赵太后“开口”,便赶紧道:“哎呦~,太后啊,老臣我这腿脚不好,很久没来面见太后了,并常常以此而自责,如今不知太后身体如何,老臣挂念的紧,这才前来看望太后。”

太后一听这话,心说,“哦~,原来这老小子不是来整事儿的呀。”

于是,太后愤怒的心放缓了很多,并于同时,喉咙也哽咽了一下(你们懂),然后说道:“唉~,多谢左师的关心了,老婆子我现在身体也是大不如前,行动只能靠下人推车喽~。”

看到了赵太后喉咙的动作,触龙这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然后慢慢向前,走到了赵太后身前一米内入座,故作担心状,“饭量呢?是不是也减少很多呢?”

赵太后悲伤的道:“唉~,是呀,现在只能喝粥了,肉食根本进不得半点儿。”

到此,赵太后已经彻底被触龙带入了唠嗑模式,心理防线崩溃,触龙继续道:“唉~,太后啊,我儿子舒祺是我众多子女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我最喜爱的,可是这小子不成器,我观他以后不会有什么作为,便想让他进宫做个黑衣卫士(王宫侍卫),不知太后能否给老臣开个后门。”

赵太后一听这话,慈祥一笑,“当然可以,天下哪个父母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呢?那你的小儿子今年多大了?”

“恩~,十五岁了,虽然还年轻,可我想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没入土的时候为儿子谋一个前程。”

赵太后笑着说:“呦,你们这些大丈夫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触龙哈哈一笑,“当然了,甚至比妇人还厉害呢。”

赵太后摇了摇头,“才不是,还是我们这些妇人疼爱小儿子更厉害一些。”

触龙接着道:“老太太您还真别不信,我认为,您对女儿燕后就要胜过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

赵太后有些不乐意了,“净在这瞎说,我对我女儿远不及对长安君好。”

触龙轻轻的摇了摇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的以后考虑,老太太您当初送燕后出嫁的时候,甚至都伤心的跌倒,抓着她的脚而不忍心放手,等到他真的嫁到了燕国以后,您每逢祭祀都会祈愿,千万别让燕王将燕后给休回来,您难道不是希望燕后的孩子以后会成为燕王吗?这难道不是为了燕后的长远所考虑吗?”

赵太后沉思了好久,这才点了点头,“确实如你所说。”

触龙继续打蛇随棍上,“那您仔细想一想,三代以前被封侯的赵国公子们还有人在吗?”

“好像是没有了。”

“对,那这说明什么呢?他们又为什么被赶下了侯爵,或者被杀害呢?难道只是因为他们德行不够或者贪污受贿吗?不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功劳,没有声望,却独享荣华富贵,所以才会被周围的贵族所嫉妒。如果这些公子都像当初的孟尝君一样拥有大功,试问还有谁敢谋害公子呢?当初齐缗王那么想弄死孟尝君,不都是因为孟尝君的功绩,这才没有动手吗?如今长安君并没有丝毫功劳,可您却给他最好的封地,最多的珠宝,还有高官和良田美宅,您敢说赵国的这些贵族就没有怨言?您现在在世,所以这些贵族们才不敢对长安君动手,可一旦您有一天驾鹤西游了,长安君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听到这,赵太后一个激灵,“那、那该如何是好啊!”

“我看,现在最好的办法便是让长安君前去齐国做人质,这样,齐国大军一来就全都是长安君的功劳了,而拥有如此功劳,您还怕以后长安君被贵族们迫害吗?”

赵太后听得连连点头。最后,终于下定决心的道:“好!就按你的意思行事!”

如此,长安君被派到了齐国做人质,而齐国也信守诺言,派出了精锐部队前来支援赵国,而狡猾如狐的秦昭王一见齐国大军正源源不断的向赵国开进,又见赵国人头涌动,无数的骑兵团向邯郸集结,立马将进攻方向改为南方,直接攻取了韩国的少曲和高平。

所以,秦赵的第二次大决战又避过去了。

那有的朋友大概会问了,前一段时间秦国不是一直在进攻魏国吗?怎么现在不进攻魏国又转而进攻韩国了呢?

那是因为,张禄终于在秦国为自己证了名,也终于报了仇,秦国因为此事才暂时饶了魏国一命。

战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2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鸟山居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战国第2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