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分肉
而齐国到底是谁带的兵,我没见史书上有什么记载,不过《战争史》有两句话值得推敲,“齐缗王亦尽起齐国之兵,渡济水西进以拒之。”还有“齐缗王率残军退守临淄”。
从以上两句话可以得出结论,本次齐军的主帅就是齐缗王本人。
那有没有可能是他呢?我想是八九不离十的。齐国在如上四点缺陷的背景下,盖此时齐国亦无名将,又属仓促调动,所以齐缗王为了满足军队士气的需要,只能亲自带队。
可纵观历史,史书上从没记载过齐缗王统帅大军作战的事迹。所以说,齐缗王是一个军事白痴也不为过。
兵圣韩信曾经评价刘邦,说他能统帅十万大军作战。其实,这已经是对刘邦的一个称赞了。各位,要知道刘邦打了一辈子的仗,其军事统帅能力足可以列入名将之列,可就这样一个“老司机”也只能带领十万人,而一个从来都没有统兵作战经验的齐缗王你让他带三十万人他会吗?齐军能不败吗?
所以,齐军被联军大败,齐缗王率领残兵退守临淄。他知道,单凭临淄的这些残余部队根本就不是联军的对手,便一边布置城防一边遣使者前去楚国求救。
那楚顷襄王能答应吗?恩,他又答应了。
那他真的派兵了吗?恩,确实派了。
有的齐国粉看到这心里会想,“哦,那我就放心了。”
呵呵,你放心个鸟,到时候你就知道咋回事儿了。
行了,齐缗王后果如何过一段儿再说,咱们还是看看联军方面吧。
联军歼灭了齐国有生力量以后,乐毅在进军临淄之前召开了一个战前会议,他在大会上非常郑重的感谢了秦国和韩国的友情帮助,并给了两国军队相当可观的谢礼,后以齐国为秦、韩两国之飞地为名劝两国的军队撤兵回国(狼多肉少而已)。
两国将领也觉得有些道理,收了好处后便领军撤退了。
之后,燕、赵、魏三国开始了疯狂瓜分齐国的行动。
乐毅令魏军南下,攻打原宋国,令赵国攻打河间地区(中山东疆)。如此,边边框框都分完了,剩下的齐国大馅饼就是他的了。
于是,燕、赵、魏三国大军分兵而进,燕军直坻临淄城下。
可当乐毅准备制造攻城器具攻打临淄之时,却惊异的发现,临淄城门已经被城内的老百姓打开了。
临淄,这个千年古城,自从为齐国之都以后从未被攻陷过。然而如今也逃不过陷落之局。
那一座好好的临淄城怎么就不战而降了呢?
原来,齐缗王逃回临淄以后,本来是想在临淄城抵挡燕军的进攻的,可一看自己现在可用之兵实在太少,恐怕抵挡不住燕军的猛攻,便在燕军到达以前就弃城而逃了。
而城内的大臣和士兵们一看大王都跑了,他们还抵抗个屁啊,便也跟着逃了。
如此,标志着齐国辉煌的国都就这样成为了空城。乐毅不废一兵一卒便入驻了临淄城,并将临淄王宫一切金银珠宝全都输送回了燕国。
紧接着,乐毅继续部署作战,打算一举灭了齐国这条东方之龙。
其副将剧辛吓了一大跳,赶紧劝道:“元帅不可!齐大而燕小,咱们就是因为各大诸侯国联合在一起才能击败强齐,想要将这个万乘之国一口吃掉简直太不现实!依末将看,应该在齐国还未恢复元气之时,出大军占据靠近咱们燕国边境的地区,这样才会保险。大帅要知道,齐国自姜太公建国已近千年,百姓们对其的依赖早已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这样的老百姓想要让他们顺从燕国,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此,还不如给齐国留一口气,这样两国以后还有的谈。”
剧辛此话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属于求稳派,他就是怕乐毅想一口吃个胖子,别最后胖子没吃成,反倒把自己撑死。
可乐毅却不以为然,他回答道:“齐王自从灭宋以后,废除贤良、信任奸邪、政令暴力,可是说是民心尽失,如今他的主力已经损失殆尽,正是一举平定齐国的绝佳时机。如此,燕国必为天下第一强国,统一天下也不是梦。剧兄,现在天下纷乱,秦国已经太过强大,时不我待,如果再不做些什么的话,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剧辛听罢默默点头,算是认可了乐毅的说法。
193秋风扫落叶
在继续向齐国内部深入以前,乐毅决定给予齐国的政治与文以化激烈的打击,要不然就像剧辛所说,就算拿下齐国也会遭受到无尽的抵抗。
于是,乐毅在临淄城颁布如下政令:
一、禁止军队掳掠。
二、提拔齐国之前被齐缗王废除的齐国本土人才,或者隐居的所谓贤者,并尊而礼之。
三、减少老百姓的赋税。
四、齐缗王曾经的暴令全部废除。
五、修齐国旧政(齐桓公和管仲当初立下的政策,具体怎么修改的无可考)。
六、废除田氏宗庙,祭祀姜氏宗庙。
七、善待姜齐后人并厚葬王蠋。
那么王蠋是什么人呢,乐毅为什么将这么一个人单独厚葬呢?
原来,这王蠋乃是齐国出名的贤者,齐国百姓都很尊敬他,当初他也曾像狐援一样劝谏齐缗王,可齐缗王不听,这才隐于市井之间。
乐毅攻入临淄以后,为了收买人心,亲自前往王蠋住处拉拢他为燕官,可王蠋毫不犹豫便拒绝了乐毅的邀请。
乐毅冷哼道:“不答应?行啊,你要是不答应,我就将临淄城的男女老少全部杀绝,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乐毅这话说得吓人,可人家王蠋根本不为所动,他与乐毅道:“正所谓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侍二夫,想当初齐王不听我劝,我才隐退市井,但我的心只忠于齐国。如今齐国已破,你还以武力来威胁我,我要是答应你便是不忠,我要是不答应你便是不义,与其背着那不忠不义之名,还不如一死了之!”
话毕,不等乐毅反应,直接脑瓜撞墙而死。
乐毅怕激怒临淄百姓,所以才厚葬的王蠋。
乐毅颁布新政令以后立即昭告齐全国。他这一招实在太狠了,太阴了,大家仔细品品就知道其中奥妙所在了。
1-3条基本全是为了收买民心所用,只要燕国人能做到,那么齐国人就不会全国抵触燕军,毕竟都是中华人,谁统治谁又能咋地。当初田氏篡国也没见人家齐国人有什么激烈的反应啊。
4-5条是改变原有齐国政令,让齐国人从此过不同的生活,从政治上一点点的适应燕人的生活。
6-7条就更狠了,那就是告诉齐国的老百姓,这齐国本就是姜氏的,并不是田氏所有,他们也只不过是篡国的强盗而已。所以你们做燕国的子民也不算亡国奴,因为你们早就亡了。
按说这一招确实阴损,可乐毅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田齐篡国以后并没有改变国号,国家依然叫齐,可燕国占领齐国以后,这些老百姓只能身为燕国人而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也许齐国的旧官员们会跟着顺从,但齐国的老百姓是不可能全盘接受齐国的。这点大家往后看就知道了。
乐毅布置完政令以后,直接将燕国的大军分为五军四面出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灭掉齐国。
第一军向胶东东莱方向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