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又过了一会儿,正主赵雍大跨步的走进了宫殿,大开大合的一屁股坐到宝座上。这货的装扮更是夸张,一身胡服不说,腰间的兵器还从传统的佩剑变成了如月牙一般的胡刀,背后更是背了一种特质的短弓(骑弓)。(注:因为那时候没有马镫,所以想在马上挥舞长剑作战很难,除非是训练多年的精锐骑兵才有可能成功挥舞那么几下,可是胡刀却不同,这玩意儿轻便好用,重量还不及长剑的一半儿,极适合在马上砍人而不失掉重心。骑弓,也可以称其为短弓,这东西和步兵用的弓箭不一样,他要比步弓短小很多,射程也就是步弓的三分之二左右,可是他胜在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在马上拉弓射箭,并且射击频率要大大的超越步弓,是匈奴人和胡人骑射的必用法宝。)

朝中的大臣一看这场面就知道今天会有大事发生,一个个都等着听赵雍的下文。

看到场中大臣全用好奇的眼神唰唰自己,赵雍也不墨迹,直接说道:“从今天开始,我要对赵国实行大改革,特别发出《胡服令》,全国的官员和百姓全都要遵从我的旨意!”

说罢,对下人使了一个眼色,下人赶紧拿出《胡服令》当朝宣布:“令:我赵国子民上到国君,下到百姓(不包括妹子),即日起,不准再穿中原的传统服饰,而是要改穿皮靴、皮裤、短装、皮带,每个人都要练习骑射功夫(赵国马多,还有公共马场供老百姓免费练习骑射),练得好的,年终减税,练得不好的,年终加税。军队中的轻骑兵,除了要全天候的练习骑射以外,还要能熟练的运用胡刀,练得特别好的士兵,可以编制进胡刀骑士队伍,军饷是正常士兵的两倍!”

下人将命令公布以后,场下一片沸腾,这些大臣都炸了锅了,其中赵文、赵造、周袑(少)、赵俊的反应最是激烈,他们四个在那交头接耳,“我去,什么鬼?主公这是要干点啥?别的还好说,让我们穿上胡服,这不是扯犊子吗?祖宗的规律还要不要了?咱们赵国的脸皮还要不要了?不行,说啥咱也不能让主公这么瞎整!”

于是,四人齐齐的站了出来,还是老一套说法阻止赵雍。

其他的大臣们本来也想随声附和,可是看到一身胡服的赵成都不言语,他们也没敢轻易上。

赵雍面色冷峻,语气不善的对四人道:“哼!先辈们的规矩?什么规矩?!大禹时代、商汤时代、文王时代,他们哪一代的规矩是相同的?伏義、神农推行教化而不用刑法,黄帝、尧、舜使用刑法而不动声色,夏、商、周三王随着时代的前行而制定法规,他们全都是从实际出发,衣服和各种器械都是为了方便才使用的。所以礼制不必千篇一律,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便无需效仿古法!而你们呢?用古法处理今天的事物而不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遵循旧法,泥古不化!我看你们就是欠归拢!”

说罢,看这四人还要BB,直接从背后抽出骑弓,引箭拉弓就对着几人,“怎么茬?还不明白?”

四人一看赵雍要发飙,赶紧跪地求饶。

如此,《胡服令》在赵雍的强势下直接推向全国。一开始赵国的百姓还对此令诸多不满,可当他们看到赵国的王公大臣们也都穿上了胡服,也就都老实了。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公元前306年,已经改革一年的赵雍在这年率领庞大的骑兵军团进入西北边境线,史书上说赵雍在西北边境线溜达一圈胡人就全都臣服了,林胡王更是将自己的宝马奉献给了赵雍,并承诺永远不再进犯赵国边境,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三胡一直到赵雍死都没有再进犯赵国边境一次。

到这,问题就又来了,三胡,那是啥?那是匈奴一代雄主挛鞮(低)冒顿出现以前都一直称霸草原的存在,匈奴也一直生活在其打压之下。那也是以后的项羽之所以能横天下而无一败的重要法宝之一。

由此可见,三胡的战斗力绝对是超高的存在。

可就这么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战斗集团,人家赵雍一溜达就服了?说实话,笔者不相信。

我有理由认为,三胡之所以不再进攻赵国,那肯定是因为他们和赵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并且赵国新练出来的骑兵痛殴了三胡骑兵,这才使得三胡对赵雍开始服软了。

行了,不管咋地,反正三胡是间歇性服了,而匈奴一看三胡都被干服了,自然也不敢再和赵国动刀动枪。

于是,赵雍解除了西北线少数民族的威胁。

紧接着,赵雍又将凶狠的目光盯向了中山国!

公元前305年,赵雍命赵袑(邵)为右军帅,许钧为左军帅,长子赵章为中军帅,牛翦担任前锋官(战车和重骑兵等冲锋部队),自己为总指挥,起兵十万进攻中山国。

中山姿王率八万中山精锐主动迎战。

中山国,曾经被魏文侯魏斯灭国,自从复国以后,中山王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拥有绝对的武力才会得到地位。于是,他疯狂练兵,扩充兵源,当初只有两万精锐的中山,现在已经拥有八万人,再加上中山步兵一个个孔武有力,所以强如齐国也不敢轻易和中山国亮招子。

所以,中山姿王也打算利用这次机会打败赵军,威震天下诸侯王。

因为地理关系,中山和少数民族交过手的只有狄等北方少数民族(狄最厉害的不是骑兵,而是步兵),很少碰到三胡以及匈奴这等游牧民族,所以他不知道真正轻骑兵的可怕。还准备用传统枪阵收拾赵国骑兵的冲锋,然后再来个防守反击。

129 灭中山(上)

就这样,赵军和中山军于中山的西部平原相遇,中山姿王行动迅速,命中山士兵架好枪阵(一排为长枪士兵(防骑),二排为近战镰兵(防步),三排为弓箭手,预备队则在最里等待机会防守反击),两翼冲锋骑兵在一旁策应,等待赵军力竭之时从侧面发动攻击。

可让中山姿王没有想到的是,本来应该先动的牛翦部队没有动,先行动的反倒是赵袑和许钧的左右骑兵。只见赵军左右两军突然冲出四万(左右两军各两万)轻骑兵,这些骑兵和中山姿王以往所见的轻骑兵有所不同,他们都是一身的胡服,头戴轻铁盔,铁盔上面还插着一根鹖(和)鸟尾毛,显得简洁威风(注:鹖鸟很漂亮,尾部的羽毛更是又长又美,这种鸟相当好斗,只要和同类掐起来必是不死不休。赵雍给自己精心训练出来的胡刀骑士插上这种羽毛,意思就是说他们都是自己国家最强悍的特种兵,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这些胡刀骑士并没有朝中山方阵攻击,而是直奔中山军两翼的近战骑兵团。中山姿王直接就蒙了,在传统兵法中,拥有强大骑兵团的国家总是会先用冲锋骑兵将敌军的阵型冲乱,然后才会轮到轻骑兵上来收割,怎么这个赵雍完全反其道而行呢?

“拿轻骑兵和我冲锋骑兵对冲,您是要找死吗?”

中山姿王懒得再去考虑这些事情,直接挥动令旗,令两翼的冲锋骑兵对胡刀骑士进行冲击。

中山骑兵团闻声而动,拿起冲锋长枪便直奔赵国轻骑兵团而去。

轰隆隆,在无尽的马蹄声中,两国的骑兵团越来越近,可就在他们即将短兵相接的时候,赵国轻骑兵团里的指挥官突然一声大吼,“分!”

令行禁止,整个骑兵团在瞬间分成两半,如同一把尖刀的中山冲锋骑兵团直接插到了空气之中,其侧翼完全暴露在赵国骑兵团的视野中,而分开来的这些赵国骑兵则在此时抽出了他们特制的骑弓,对着中山冲骑兵团的侧翼就是砰砰砰的一顿骑射。

中山冲骑兵团全无防备,惨叫声此起彼伏,竟然在第一回合交手中便被射死了三分之一。

而赵国的轻骑兵呢?零损失!

战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2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鸟山居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战国第12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