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0月14日,主要欢迎活动结束,东京平静了下来。

当天,有栖川宫威仁海军大将在芝离宫设午宴宴请了诺埃尔一行。宴会上有警员的剑道表演和御马监的马球表演,而没有了舞妓和雏妓的身影。

10月15日,“印第安·安普莱斯”号的甲板上,小村正在踱步恢复身体。《满韩经营纲领》已经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在韩设立总监府、理事厅,在马山和釜山建设港口,在满州设置辽东总督府,建设联通南满与朝鲜半岛的铁路以及扩建博多港等建议。

晚饭后,小村将一份《满韩经营纲领》誉写本交给本多熊太郎保管,吩咐如果自己出现意外,由本多将纲领转交给桂太郎。小村和本多也都在为明天的“前途”惴惴不安。

确实,不少人认为小村能活着踏上东京土地的可能性很小,刺杀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神奈川县警署收到情报,称有数十名壮汉已经潜入横滨,虽然搜查一无所获,但警戒之心越来越强烈。

宪兵造访了外相官邸,向小村的儿子建议尽量少一些人前去迎接,小村欣一最终决定独自前往,并于当晚投宿于弁天路的上州屋。上州屋是外务省为明天的迎接而指定的相关人员的宿舍,珍田舍巳、山座円太郎等人也已抵达。另外,丹尼逊投宿于格兰特酒店、金子坚太郎一家住在西村旅馆、伊藤博文借宿于占卜师高岛嘉右卫门家。

10月16日,横滨海面大雾弥漫,“印第安·安普莱斯”号缓缓前行。

上午六点,外务省接到电报,客轮已于凌晨三点通过犬吠埼。山座根据经验推算:客轮将于九、十点钟通过剑崎,正午可抵达横滨港,上岸大概在下午两点左右。

接到山座的通知,神奈川县厅开始忙碌起来,从各地警署调来的250名丨警丨察被布置在码头至皇宫御用休息所之间,水上警署向码头西侧海岸派遣了50人,并在水面上安排了数艘汽艇巡逻。《东京朝日新闻》评论道:“一大早便上演起闹剧,真是滑稽!”

九点不到,农商相清浦奎吾、文相久保田让、法相波多野敬直、运输相大浦兼武等四位阁僚和钦差侍从武官井上良智少将在上州屋汇合。

九点半,上州屋接到通报,客轮已通过剑崎。

十一点,外务省干部和周布公平等六人乘上港务部的汽艇驶往港外,“印第安·安普莱斯”号在雾中朦胧现身。

正午,汽艇靠近客轮,珍田舍巳等人登上了舷梯。船长将其带到餐厅和小村等人会面,并以香槟酒相庆贺。

山座将小村请到一边,汇报了哈里曼之事,小村愕然而叹道:“丢脸!”日美合营南满铁路完全与《满韩经营纲领》相违背,将胜利成果拱手让与美国简直不可思议,日清战争中“三国干涉还辽剧”又要上演了吗?小村将《满韩经营纲领》向山座做了介绍,并询问哈里曼之事的善后策略,山座认为应该赶在哈里曼回到美国之前,发布公告否决之前的备忘录,而且还要想办法安抚几位元老。小村下定决心要让元老们收回成命。

随后,小村向珍田询问了戒严令情况、东京等地状况和民心问题,珍田表示反和呼声依然很高,虽有英国舰队的来访缓和了气氛,但舆论情况仍比较严峻。

下午一点十五分,“印第安·安普莱斯”号升起日章旗,驶入港内。军舰“磐手”号、美国巡洋舰“威斯康辛”号及英国舰队鸣19响礼炮向小村致敬。

一点半,客轮在九号锚地投锚,迎接船在细雨之中驶了过来,迎接队伍包括井上钦差、四位阁僚、小村的儿子欣一及数十名记者。小村等人在图书室里接待了井上,接受了天皇的慰劳。

两点半,小村乘汽艇抵达皇宫御用休息所,受到了伊藤博文热情地迎接。

此时,横滨车站戒备森严,车站广场拉起了绳子,无票者一律不得进入。数十名丨警丨察、宪兵和便衣在候车室内巡视,检票口也配备了刑警。从休息所到车站的沿途除了上州屋外一面国旗都没有,执勤的警务人员将看热闹的群众隔在身后。

三点多,马蹄声响起,四骑宪兵护卫着马车接近车站。两边的人群在雨中目送马车通过,既没有万岁声,也没有“杂音”。到达车站,小村脱帽向四周致意,进入候车室。

三点二十五分,特别列车驶出站台,站台上仅仅只响起了一声“万岁”,那是来自小村的好友、原横滨商工会会长大谷嘉兵卫的声音。列车上也是戒备森严,铁路沿线的道口也都有丨警丨察站岗。一等车厢的中央,小村和珍田、山座一起在讨论着如何否决哈里曼备忘录。

没有欢呼声的回国(3)

东京也在下雨。《东京朝日新闻》评道:“阴雨犹如上苍的遗恨!”似乎老天也对缔结屈辱和约的当事者的归来表示着不满。

街上没有一丝欢迎小村回来的意思,前几天欢迎英国海军的国旗都已收起,好在反和谈团体的哭丧旗也没有出现。不断有打着伞的市民聚向新桥车站附近,但数量并不多,而且大多数是来看热闹的,并不是来表示欢迎的。

新桥车站周边的警戒程度甚于横滨,从车站至宫城、外务省的道路两边站满了士兵和巡查,便衣不时在附近出没,第1师团的士兵在车站周围盘查过往行人,广场左侧排列起由士兵、骑马宪兵组成的人墙,右侧的人墙则由丨警丨察组成,除了穿着礼服的迎接者,其余人等一概不得入内。候车室同样配置了士兵、宪兵和丨警丨察,从检票口通往站台的通道边,士兵三步间隔,枪上都上了刺刀。整个车站被封锁,车票也停售了。

两点半左右,桂太郎、山本权兵卫、各国大使陆续乘马车、人力车抵达车站。

四点,列车进站。丹尼逊第一个同下了车的小村握手致意,桂、山本随后向小村表示了慰劳。在和大使们握完手后,小村和桂一同出站,宫内省的马车已经备好。

绳子后面的市民、记者屏息看着绷着一张黑脸的桂和干瘪、脸色苍白的小村走下台阶。登上马车的瞬间,相机的快门声响了起来。小村在井上钦差的陪同下,由近卫骑兵一小队护送,前往宫城,桂的马车跟随在后。沿路的市民默默地目送马车离去,这光景与出发时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显然人们对代表团未能取得土地和金钱仍深感不满。

心里别有一番滋味的小村拜谒了天皇,天皇钦赐敕语褒奖:“…处事慎重、顾全大局,处置得当,深合朕意…确保了帝国地位,贯彻了交战的目的,对此勋劳特予嘉赏!”

《泰晤士报》评论道:“日本全权代表在国民负面情绪的包围之下所完成的任务不知会招来何等的反响,天皇给予的嘉赏,使得小村的功勋获得了公认。”

日本舆论仍在对小村施压。《东京日日新闻》发表了《寄语小村》的社论:“国民冷然面对小村回国并非冷酷无情、翻脸不认人,这正说明国民对和约的强烈不满,这次的成果是政府外交上的失败,小村难辞其咎!作为一个政治家、公职人员,也作为一个男人,小村你知道应该怎么办!”这类要求小村辞职的呼声在骚乱前后的报纸上反复被提及,由于政府未能把战争的事情告诉民众,所以也很难应对国民的这份“过分自信心”。

小村暂时还顾不上报纸的评论,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哈里曼问题。

从宫中退出之后,小村立即前往首相官邸,了解《预备协定备忘录》的详细情况并且找到了反驳的理由—违反和约第六条的相关规定。第六条关于满铁权益规定如下:“俄国政府经清国政府承认,将权益转交给日本政府。”虽然清国的承认不成问题,但在正式表态之前,与美国或个人实业家讨论该项权益是不合时宜的。另外满铁和韩国优先权是政府最重视的和谈条件,国民已经在赔偿和割地两点上表明了对政府的不满,如果再把满铁让与合营公司,国民会发出怎么样的反应呢?此事无疑火上浇油,恐怕会发生更大规模的骚乱。小村在向桂陈说了利害关系后,又拜访了井上馨,提出了反对意见。

10月17日,和约全文正式公布。

小村拜访了伊藤和山县,为阻止“哈里曼计划”而活动。

10月18日,小村恢复外相职务。两天后出席了回国后的首次内阁会议,在会上,小村抛出了反哈里曼提案,并强烈要求终止该计划,针对日本缺乏独立经营满州的能力和财力的质疑,小村指出恢复南满铁路的一亿左右资金不必仰仗哈里曼,还有其它途径可以解决,在美期间,金子坚太郎已经和罗斯福达成协议,美国将向日本提供修复南满铁路的援助。加上之前针对元老们的活动,内阁最终否决了哈里曼计划。

小村指示旧金山领事上野季三郎,等27日轮船抵达旧金山后立即把取消备忘录的通告递交给哈里曼。

另外,应桂的要求,小村又以协调人添田寿一的名义给哈里曼补发了一份说明,告知取消的具体原因是因为与和约第六条有冲突,并且强调如果日本政府在南满铁路上有合作意向,会优先考虑他。桂考虑的是为日美关系“留出余地”。

据说哈里曼接到拒绝通报后非常理解“日本的态度”,只是略感遗憾而已。

哈里曼计划在小村的干预下得以阻止,而小村也从这个问题中感到了一丝担忧。桂太郎在给出的解释中表示,当时之所以同意备忘录是因为不清楚和约条款细节以及对引入外资的渴望,具体也只有一个大概的方针。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制定政策的轻率和处理事务的粗糙。同样,作为“国家百年大计”的日俄战争,也是因为意料之外的预判而发动的。如此看来,“百年大计”的真正敌人不在外而在内了…

下一章(最终章) 终战

儿岛襄——日俄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2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banduck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儿岛襄——日俄战争第2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