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九十章 没有欢呼声的回国(1)

10月2日,“印第安·安普莱斯”号从温哥华启航,预计两周后抵达横滨。随行医生布里切特与小村等人一一道别,返回了加拿大。

在火车上,小村考虑了实现和约条款的相关事项,构想了《韩国保护条约》、与清国相关的《日清协约》内容,并由本多熊太郎整理后发回了东京。在船上,小村则围绕核心利益作成了《满韩经营纲领》。

10月4日,在皇宫内的东溜间召集了枢密院会议,决定是否通过和平条约,天皇列席了会议。

虽然民间反对和约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政府的方针并未改变。因为枢密顾问中尚有人对条约持有疑问,议长伊藤安排了这次会议,与政府方面沟通。

上午十点五十分,天皇就坐后会议开始。

伊藤表示枢密院作为辅佐天皇做出决策的机关,不会受“沸腾的舆论”影响,本次和谈并非因为俄国“乞降”,而是鉴于世界形势,因此俄国没有完全接受日本的条件,并且尚握有继续战争的能力,如果全权代表拒绝签约,战争将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政府临危之际做出的这个决断是非常得当的。希望各位分担上忧,做出决定。

参会者都很清楚,不批准和约就无法终结战争。

桂太郎说明了和谈的经过,山本则就军事事项做了解读,并打消了两位顾问对宗谷、间宫海峡防卫问题的担心。

会议最后一致通过,批准和约。随后会议又通过了解除长崎、佐世保、函馆、对马等地戒严令的决定。

十一点四十分,会议结束后,桂致电高平:4日,枢密院通过日俄和约。

10月5日下午四点多,山座等五人乘坐的“达科塔”号客轮抵达横滨港外等待检疫,海军的两艘鱼雷艇和水上巡逻艇“飞龙丸”在船周警戒。

山座想起了国内烧打事件,体会到了国内反和的热浪,“眼下的情形和当初出发时预想的相差不远,横滨码头可能就是我们的死地,只要没有怒骂声,那就是万幸之事了。”

很快,检疫部门的汽艇“朝阳丸”靠船,除了检疫官员,还有迎接代表团的珍田舍巳、石井菊次郎和周布公平等人。另外一艘载满记者和迎接者的蒸气船则被鱼雷艇拦截,不得靠近。

石井先向山座简单介绍了东京骚乱的情形,然后传达了政府的指示,由他携带条约正本转乘鱼雷艇前往品川,再送交外务省,代表团仍按既定行程上岸。

“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在横滨码头迎接我们呢?那里会是我们的‘死地’吗?”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石井又告诉了他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和日本政府达成了一项内部意向—由日美两国共同经营日本刚刚获取的南满铁路。”

哈里曼是在8月31日抵达日本的,此时和谈只剩下了割地和赔款问题。哈里曼当时在构思一个宏伟的计划,以北美大陆的运输网为基础,以太平洋航路连接大连,通过南满铁路、东清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直达波罗的海,利用这条“环球线路”掌握欧亚商权。眼下机会来临,哈里曼之前参与了日本的外债募集,很清楚日本如果得不到赔偿将无法消化掉庞大的军费,那么为了振兴国内经济,日本必须导入外国资本运营所获取的国外权益,并且俄国也是同样的状况。根据当前的财政状况,日本应该是缺乏财力来恢复南满铁路的,只要日本答应收购或者合营,俄国应该也会向美国开放东清铁路的经营权,那么自然也会开放西伯利亚铁路的利用。

哈里曼在日本受到了财界的盛大接待,显示了日本对美国资金的渴望。和约签字后,哈里曼和驻日大使格里斯克姆与日本政府、元老进行了广泛接触,透露了提供资本再建南满铁路的意向,并鼓吹美国介入满州的好处—可以预防俄国的“报复”。

伊藤博文、松方正义、井上馨三元老和桂太郎都认为此事可行。因为没有得到赔款,日本确实缺少修复南满铁路以及经营满州的必要资金,而“战争取胜、财政战败”的悲观论调已深入首脑们的思想,财政窘迫同时也将导致了军备困难,因此引入美国作为缓冲对日本来说比较有利。

哈里曼于9月中旬开始了考察韩国、清国之旅,交涉之事由格里斯克姆负责。反对该计划的运输相大浦兼武等人终究未能阻挡井上的压力,最终与格里斯克姆拟定了一个《预备协定备忘录》,备忘录规定:成立一个日本财团,统一调配改建南满铁路的资金;铁路附属的煤矿采掘权为双方共同均等拥有;双方在满州各企业的经营上拥有均等的利益;铁路及附属财产由双方代表确定实价并由财团收购;双方财团代表的管理权相同;如果发生日清、日俄间战事,日本利用该铁路进行军事用途时,需向财团支付费用,同时日本将负责铁路的保护;双方的协调人为日本兴业银行总裁添田寿一。

石井告知山座,政府已准备批准该备忘录,山座听闻,愤恨不已:“这是何等的懦弱!我们为南满铁路付出了10万人的牺牲,铁路可是我们唯一的战利品啊!根据备忘,日本将承担危险,而利益却是均分,经营上虽说权力相同,可日本缺乏经营铁路的经验,管理权等于落到了铁路大王的手中,财团的资本虽未确定,但日本缺钱的现状必将导致实权旁落,另外日本缺乏懂英语的管理人才,经营上也必然受美国人的左右,最终说不定当战事发生时,日本无法利用南满铁路。这等于把国防命脉交予了他人之手!”

不过,山座眼下要考虑的是如何上岸。五点左右,石井带着条约正文登上鱼雷艇而去,山座则拎着空皮包登上了“朝阳丸”,在另一艘鱼雷艇的引导下,驶往码头。

五点四十分,“朝阳丸”靠岸,出迎的约有百人,但也都只是和山座等人简单握手致意,除了“辛苦”没有一个人说“恭喜、祝贺”的话。

一行人乘马车前往横滨车站,车站周围有许多巡查,这些巡查并非为维持“欢迎会”而布置,而且也没有“欢迎者”。列车于七点前抵达新桥,这次有数十名官员前来迎接,山座和珍田乘上马车,其它人则乘坐人力车前往外务省。沿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丨警丨察和士兵显示东京的戒严令尚未解除。

10月6日,刚刚上班的山座便从石井那里听闻了山本权兵卫对代表团的批评声,山本指责代表团签订的和约使得政府遭受了广泛的质疑,是这次国内舆论爆发和首都骚乱的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山座回来后“好好收拾收拾舆论界”。山座怒气冲冲第跑到海军省与山本理论:“舆论界对和约条件的不满都是因为政府之前的片面宣传令国民过度相信了国力,你的言论像是在转嫁责任,平息舆论我自会对应,无需劳神!”弄得山本无言以对。

10月8日,哈里曼结束了清国之旅,回到日本。格里斯克姆联络了桂太郎,称哈里曼定于12日回国,希望当天能正式签署《预备协定备忘录》。桂太郎已经听取了山座的意见,以此国际问题必须和小村商议为由予以了推托,哈里曼也只能表示等待。

没有欢呼声的回国(2)

10月11日,诺埃尔上将指挥的英国远东舰队驶抵横滨。此次友好访问是为了庆祝日英同盟协约的修订和日本的胜利。英国在战争中给予了日本财政上的支援,并且向日本通报过波罗的海舰队的方位,给予了联合舰队很大的帮助,因此英国舰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10月12日,约1300名舰队官兵上岸参观东京,街头飘扬着大大小小的日英国旗,从银座到日本桥、上野、浅草,人们高呼万岁,表达着欢迎之意。官兵分三队陆续抵达新桥车站后,在烟火、欢呼声、军乐声中,又前往了日比谷公园。这里也是欢呼的海洋,队伍随后解散,官兵各自参观,一部分人到九段的游就馆参观了战利品展览,也有人到旧竞马场与儿童游戏,到浅草游玩的人则观摩了表演并流连于玩具摊前。

10月13日成了“英国日”,市民也从对和谈不满的紧张气氛中解脱出来,像过节一样投入到欢迎仪式上。各处都装饰了盛装,新桥车站附近的店面打出了“八折”的招牌,插满了日英国旗,不少店里还播放着音乐;日比谷公园里市民与警戒的丨警丨察、士兵混杂在一起;银座的大多数店面都装饰了绿叶、彩灯、彩旗和帐幔;日本桥的白木屋衣料店竖起了一个写着欢迎字样的拱门;万世桥到今川桥一带满眼旗帜;芝公园增上寺特地向英国官兵开放了德川家的灵庙;上野、浅草一带的商店也打出了“庆祝同盟英国官兵八折”的广告,吉原红灯区的大门口和各Ji院也挂出了日英国旗;人形町路两边的街道也都挂满了国旗,形成了旗帜通道。

英国舰队官兵乘两趟列车于上午九点多抵达新桥,诺埃尔带着18名将校先前往了英国使馆,随后进宫拜谒天皇。天皇接见并设午宴招待了英国代表团一行。

其它官兵则在日比谷公园游玩,公园里组织了踩球、击剑、柔术、角力等各种表演,设置了酒屋、茶屋等设施,而最受欢迎的则是艺妓,尤其是“雏妓”。

中午,东京市长尾崎行雄在公园主持了欢迎仪式,达布尔中校致答辞赞美了日本一番,引来阵阵欢呼。之后,永井健子率陆军户山学校军乐队在音乐堂表演,令气氛更加热烈。

相扑表演结束后,下午四点,英国官兵结束了娱乐活动,返回舰上。

五点,东京市政府在红叶馆举办了欢迎晚宴,诺埃尔等90人出席了宴会,永井健子的军乐队在傍助兴,红叶馆的舞妓、几位高等级相扑手陪同宴饮。热闹的宴会一直进行到晚上九点。

儿岛襄——日俄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2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banduck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儿岛襄——日俄战争第2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