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言和的代价(2)

9月1日,人们埋头于报道之中,前一晚的台风导致上海长崎间的海底电缆出现故障,外电报道暂时断绝,不过,对民众来说,他们已不需要来自外国的消息了,政府的缄默等于是默认了之前外电报道的讲和条件了。

《东京朝日新闻》采访了一位“政府高官”,寻求为什么会接受“屈辱议和”的原因,“高官”表示和谈结果驱逐了俄国在远东的势力,朝鲜和满州被纳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开战诏书所强调的自卫和反侵略的目的已经达成,割地赔款只不过是枝叶问题,从经济面看,国民负担虽有加重,但如果再战一年的话,军费将达18亿円,国民负担仍将成倍增长,因此在国民尚能承担的时点结束战局是非常妥当的。陆海军的连连取胜可说是上天“眷顾”,这种情况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即使能够取胜,我们肯定要付出更多更大的牺牲,此时停战,也可以永久地确立帝国军队的荣耀。

回答内容等于是披露了政府的决断原因,和政友会干部、莫里循等人的意见相同,然而采访记者却在“短视的兴奋”下根本听不进这些“远见”,认为这番话“不知所云”。

当天报纸的反和谈论调空前一致,满纸皆是“悲愤”、“痛恨”这类的字眼。

《东京朝日新闻》发表了社论反驳那位“高官”的言论,社论认为日本的和谈条件应该着眼于“赔偿、割地、俘虏逃亡军舰、限制俄海军军力”四点,只有完成这四点才能保障“真正的和平”,然而当政者却全然抛弃了这些,那么战后的所谓和平将完全被俄国所左右;续战虽然会给国民带来莫大的痛苦,但比起假和平,这些痛苦又算什么呢!国民既然不怕痛苦,那么政府为什么要枉顾国民意愿屈服于俄国呢?政府简直是在侮辱自己的民众!政府怎能如此误国呢?!

《东京日日新闻》的社论表示“赔偿、割地”两点是保障日本安全的重要条件,是彰显日本胜利荣誉和行使战胜者权利的重要基础,既然在一开始便已提出,那就必须坚持到底!以相互让步为名的一再退让丧权辱国!不仅褪去了战胜的荣誉,还造成了恶劣的国际印象,列强会认为日本的国民能战而政府却只会软弱的外交,严重影响日本形象!政府自甘堕落,为什么要国民来承担名誉扫地的屈辱?!

在社论之外,《东京日日新闻》还刊载了“某外交通”和“某陆军将校”的两条意见:“显而易见,俄国取得了谈判外交的胜利,大家都认为是俄国的续战意志令日本恐慌、最终迫使日本屈服的。放弃赔偿对两国的影响截然不同,俄国因此逃脱了财政上困难,而日本却背负起了沉重的负担,也许十年后,日本会像近年的意大利那样面临破产的窘境。当局竟然同意放弃赔偿完全不可理解,完全是失职!”“满州军之所以暂时未采取行动只是因为雨季的原因,值此关键时刻竟然谈和实在令人遗憾,否则下一战我们必能击破里涅维奇,确保帝国的安泰!政府过多地着眼于国民负担而忽视军事上的胜算才会认为和谈有利!”

回顾当时的状况,政府根据正确的数据做出了判断,但是国民却没有这么多情报,他们只知道“胜利了”,此时再多的“道理”也敌不过他们的“意气”。

《大阪朝日新闻》发表社论,号召向天皇陛下情愿,请求否决和谈结果:“国民响应诏书,为了永久的和平和帝国的荣誉,忍受着重税,舍身奋战,赢取了胜利,而当政者的和约却无法保障诏书精神的落实,严重违背天皇旨意,陛下应根据宪法第13条的规定,否决和约的签字,并另选贤良组建新的内阁,重新指引军队再铸辉煌!”

《大阪朝日新闻》还发表了《追究阁臣元老责任的告全民书》:“战争不是两三个阁臣元老的战争,是日本国民的战争,国民的负担计有内债4.8亿、增税4300万、新外债3亿等,总共有13亿之多,但是国民不怕沉重的负担、不怕失去亲人、不怕流血牺牲,国民不要名誉扫地的议和。割地赔款不是金钱问题,是权利问题,是体面问题!俄国坚持顽固的立场,不肯赔偿一分一厘,那么日本就必须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这是全体国民的事,不能由几个阁臣元老说了算,不能因为他们的退缩而让国家蒙受屈辱!必须追究卖国者的责任!必须倾听国民的呼声:国民不怕艰苦!不怕战斗!”这则檄文强烈地刺激了民众,燃起了普通大众的激情,人们纷纷上书表达“激愤之情”。

维特为了“体面的和平”而坚持不赔偿,日本国民则视放弃赔偿为丧失“名誉”,如果政府能提前向国民充分说明“实情”,也许还能让安抚民众的心情。然而,由于之前一直在宣扬大胜,此时公布实情恐怕会抹煞国民的士气,甚至影响前线。

以政府为对手的舆论拥有了政治性,不可能用沉默来平息,然而政府却依然缄默,对非难的缄默相当于默认,只会诱发进一步的混乱。

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外务省门前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长瘦男子,挑着一面涂成黑色的国旗,顶端绑着一条写有“吊和谈成立”的布片,要见外相,最后男子被丨警丨察带走。这名男子的出现预示着民众的抗议由口头转为了行动。

报纸借此进行煽动性的报道,民情进一步动摇,股票市场也出现了暴跌。报纸还刊载了各地的情况:名古屋,没有人对和谈达成一致表示祝贺;舞鹤,报纸排版成了悼词形式,呼吁民众举行葬礼式的“白灯笼游行”;金泽,原本为庆祝和谈成立的欢庆仪式全部取消;大阪,股市暴跌,报纸发表社论向天皇陈情;丸龟,俄国俘虏取笑日本看守;门司,失望的情绪在民众中蔓延。

这些情况当然被报告给了桂太郎。下午两点二十分,桂在首相官邸召集了内相芳川显正、法相波多野敬直、内务省警保局长仲小路廉,商讨治安对策。桂的方针是在签字之前不发表言论,避免刺激民众并盯紧部分煽动者。波多野在会议结束时表示,当此阶段,阁臣元老需注意自重,茶社聚会和招揽艺妓已成了反对派的攻击材料,希望暂停这些行为,防止被人利用。桂在外蓄妾的事情尽人皆知,听闻此言,讪讪地同意了。

—朴茨茅斯

9月1日早晨,马尔丹斯向高平递交了停战协定的俄方意见。

日本拟定的协定条款主要有六条内容:

一、在最终签字之前,双方停战;

二、在满州和朝鲜国境(豆满江附近)的两军前线,设立非武装地带;

三,海军停止舰炮攻击;

四,依据国际法,确认海上俘获品;

五,停战时不得增兵,已经在途的增援不得进入奉天以北和哈尔滨以南;

六,以上事项在和约签字后立即生效。

俄方认同第二、三、五条,删除了第四条中的国际法字眼,去掉了第六条,对于第一条,由政府间协定改为了两军司令官间的协定。马尔丹斯说明了修改理由:“国际法”等字无需赘言,停战应尽快实施,不必等待和约签字,由两军司令直接交涉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丹尼逊认为删除“国际法”字眼可接受,日本独占着制海权,完全不受影响。关于另两条,小村表示停战协定必须由政府间协定,停战细则可以考虑由两军司令协商,为了保障停战的落实,必须等待和约签字。

经过交涉,马尔丹斯接受了日方的意见。

上午十一点半,维特和罗森来到小村的房间,商议签字事宜。维特表示条款已基本合意,只待撤军条件敲定即可完成条约文本,另外,他打算搭乘12号的德国客轮回国,在此之前还要访问芝加哥,因此希望能在4号或5号签约。小村实际上也希望早日签约,而且已经预订了纽约的酒店,他同意晚上再碰一次头,确定签字时间。

晚上八点半,小村、高平、丹尼逊、安达、落合来到维特的房间,除了维特和罗森外,马尔丹斯、博格切罗夫、艾尔莫洛夫、普郎松也在场。维特拿出了俄方准备的撤军条件大纲,小村则提交了桦太分割的相关方案,包括边境线、非武装化和宗谷、间宫两海峡自由通航等三项内容。这两条商议结束后,小村提出安排条约起草委员会斟酌具体的文字。

马尔丹斯表示俄方希望在条约前言中加入一段文字:“两国军队的英勇表现获得了世界的赞扬…”虽然日本方面认为双方的战果并不对等,但小村考虑到这段文字能得到双方皇帝陛下的认可,并未反对。

落合指出,在条约签字前,东清铁路及租借地问题需征得清国的同意,普郎松则认为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他的解释引来了满座哄笑。

十点,双方约定翌日继续商议。

小村和维特急于签约除了日程安排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国内有变。维特担心强硬派的活动,小村则担心条约内容会遭到民众的反对。

本章完 下一章 反言和气氛

儿岛襄——日俄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2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banduck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儿岛襄——日俄战争第2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