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德昂族的人口不多,村落也不大,但都比较重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愿互相发生纠纷,特别是镇康地区的德昂族,常出现一幢竹楼里住着几户经济独立的小家庭,他们可以是亲兄弟姐妹的家庭、也可以是非亲非故,性格相投的好友。这里的德昂族,在他们的意识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观念,那就是许多个人家庭住在一幢大屋里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吵不闹是一种美德,这也是每个德昂人十分珍视的。由于德昂族信仰佛教,而佛教教义是严禁杀生的,因此过去德昂族人较少吃肉。德昂族人尊敬老人,在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至今还保存着一种为老人献饭的习俗,每当水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把做好的上等饭菜,每一样一份,一起送到寨中年岁最高的老人家中,表达青年人尊老敬老的心愿。对于村里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当他们无力耕种田地时,亲戚们要无代价地替他下种和收割。

高棉人

高棉人(Khmers),东南亚中南半岛民族。又称吉蔑人。主要分布在柬埔寨,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越南南方、泰国东南部及老挝下寮地区。属南方蒙古人种。使用高棉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亦称柬埔寨人(Cambodian或Kampuchean)。柬埔寨人口中数量最多的一个民族,少数高棉人也生活在泰国的东南部地区和越南南方湄公河三角洲一带。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高棉人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建于西元12世纪的吴哥窟寺庙群就是一处伟大的历史纪录。

有7世纪在巴利文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在很久以前,他们就建立了强大的王朝。他们所创造的古代文明对泰人、越南人等民族进入中南半岛以前的历史有很深的影响,当时是那里最先进的文明。今天的高棉人系由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长期融合繁衍而成。佛教在其古老文化的发展中起过巨大作用。佛寺、佛塔至今仍是该族建筑物的主要部分。12世纪修建的吴哥城和吴哥寺举世闻名。信仰的小乘佛教,分摩罕尼凯派和塔玛育派。前者与平民关系密切,寺庙众多,但规模较小;后者得到贵族势力的支持,寺院规模宏大,但数量较少。僧侣在社会上很受尊重。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教育场所。男孩长到一定年龄便剃发入寺为僧,修行期限一般为3个月。高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谷和棉花,兼事渔业和手工业,如纺纱织布、生产陶器、加工金属。一般喜欢居住用木竹建造的高脚屋 。男女传统服装都是轻而薄的各色沙笼。过去行火葬,骨灰送存庙宇,后改行土葬。用佛历,以释迦牟尼的降生为纪元 。高棉人十分重视新年、迎水节及送水节,喜爱在节日期间举行赛龙船等传统活动。越南高棉人多受京族影响,一部分人会讲越语,穿京族服装。除柬、越边境地区和常遇水涝地区的居民住宅盖高脚屋外,一般盖土房。

高棉人主要以农为业,食有鱼米,聚为村落,每村约有数百人。其他经济活动有纺织、制陶、金属工等。住房都是木结构或水泥构成,有山形屋顶。以核心家庭为主,有其他近亲同住的情形则属偶见。

高棉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其中又是塔马约特派(Thammayut)和莫罕尼基派(Mohanikay)两支。这两个宗派共同与前佛教时期的万物有灵论信仰并存,也和巫术驱邪的习俗互相融和。从历史上看,高棉艺术、文学以及群众的科学概念曾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正如其语言中表达这些领域的词汇多是源于印度的一样。

柬埔寨全名柬埔誄hong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 ,通称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首都金边。

柬埔寨建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世纪—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3世纪中叶起—1434年由于泰国的素可泰王朝入侵而衰落。

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2]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再次被法国殖民者占领。

1953年11月9日,柬埔誄hong王国宣布独立。1954年7月,法国被迫同意撤军。

1970年3月18日,朗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23日西哈努克亲王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国民族团结政府,柬共领导人乔森潘担任副首相。

1975年4月17日,全国解放。在1975年至1979年间,红色高棉获得柬埔寨执政权。1976年1月颁布新宪法,改名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亲王、宾努亲王宣布退休。乔森潘任国家主席团主席,柬共(红色高棉)总书记波尔布特任总理。红色高棉执政期间,多达200万人因饥饿、过劳、被折磨而死亡或遭到处决[3]。

1978年底越南出兵侵占柬埔寨,扶植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权。1979年12月,民柬决定终止宪法,改组政府。1982年7月9日,西哈努克亲王、宋双、乔森潘三派抵抗力量实现联合,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柬埔寨抵抗力量三方同金边方面的代表在雅加达会晤后宣布组成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

1991年7月,西哈努克被推举为柬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通称《巴黎协定》)。11月,西哈努克亲王返回祖国,全国最高委员会在金边设立总部。1993年5月23日—28日,柬埔寨在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利机构的组织和监督下举行大选,选举产生制宪会议。9月21日。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决定恢复君主立宪制。9月24日,西哈努克亲王签署新宪法,制宪会议转为国民议会。9月26日,联柬机构宣布结束在柬的使命。11月2日,柬王国政府正式成立。11月15日,联合国驻柬埔寨维持和平部队全部撤离,柬王国进入和平重建历史新时期。

1993年5月,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9月,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柬埔誄hong王国,西哈努克重登王位。11月,柬王国政府成立,拉纳烈和洪森分别任第一、二首相。1994年柬国会通过立法宣布民柬为非法组织。1997年7月,联合执政的人民党(以下简称“人党”)和奉辛比克党(以下简称“奉党”)爆发军事冲突,拉纳烈被废黜第一首相,流亡国外。1998年7月26日,柬举行第二次全国大选,人党获胜成为第一大党,11月30日成立以洪森为首相的第二届联合政府,奉党国会议席居次,拉纳烈出任国会主席。12月,前民柬领导人乔森潘、农谢归顺政府,柬民族和解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2003年7月,柬举行第三届全国大选,人党获胜。人、奉、森三党在权利分配上分歧严重,组阁陷入僵局。2004年7月15日,组阁僵局被打破,人党和奉党就联合执政达成协议,拉那烈和洪森分别任国会主席和政府首相,第三届王国政府正式成立。

2004年10月6日,西哈努克国王在北京宣布退位。14日,柬王位委员会9名成员一致推选西哈莫尼为新国王。29日,西哈莫尼在王宫登基即位。

京族(越族)

京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Gin,越南语:ng�0�6�6�5i Kinh/�0�0京,或称京人),也称为越族(越南语:ng�0�6�6�5i Vi�6�3t/�0�0越),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总人口的86%,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在中国境内,京族被视为少数民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58年将中国境内的这个民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官方也使用“京族”这一名称来区别于越南境内其它民族。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京族的母语京语通常被认为属于南亚语系,故京族一般被视为南亚语系民族。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京族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为主体,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而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东亚而非东南亚。

1、人口分布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1958年定名为京族[4],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5]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广东省的茂名市、湛江市也有分布。

世界民族源流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麟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世界民族源流史第4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