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尽管桑海帝国覆灭了,但桑海人的国家仍然存在。他们此后退回到南方的尼日河沿岸的原居住区登迪地区,延续着他们传统的生活。直到今天,尼日河沿岸的狭长地带从廷巴克图一直延伸到奈及利亚西北部边境,依然居住着近百万曾建立历史上大帝国的桑海人的后裔,他们大都是农民或渔民。先祖的光荣和昔日帝国的辉煌依然在他们之间传诵,激励着他们为生存竞争而勤奋劳作。

卡努里人与卡涅姆—博尔努王国

卡努里人主要由卡涅姆人和达扎人(图布人)混合而成。其最早定居点在乍得湖的东边和北边,后来扩至乍得湖西边和南边。约在9世纪中叶建立卡涅姆王国。

卡努里人是非洲西部乍得湖地区的民族。又称贝里贝里人。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使用卡努里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撒哈拉语族。多信伊斯兰教。11世纪传入伊斯兰教后,统一乍得湖以北各部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达鼎盛时期,与苏丹、埃及、突尼斯、的黎波里都有商业联系。14世纪末,卡涅姆迁都博尔努,开始了博尔努王国时期。15世纪,博尔努向西扩张,迫使豪萨人的卡诺城邦称臣纳贡。16世纪,其势力直达桑海帝国的东部边境。20世纪初被英、法、德殖民者瓜分。

卡努里语,属撒哈拉语族,亦称为卡努里语族,主要有卡努里人、图布人和扎加瓦人 等,19 世纪时,分布在乍得湖沿岸和中苏丹的沙漠地区,即今尼日尔、乍得、 尼日利亚和苏丹境内。 8 世纪起卡努里人建立了塞法瓦王朝,一直维持到 19 世纪,在西非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卡涅姆-博尔努王国,9世纪中叶~20世纪初非洲乍得湖区域古国。全盛时期统治范围包括今乍得南部、喀麦隆北部、尼日利亚东北部和尼日尔东部。

传说卡涅姆王国初期称扎加瓦王国,872年阿拉伯文记载中首次出现卡涅姆之名。卡涅姆王国建立后一直由塞法瓦王朝统治。约1085~1097年在位的国王胡密皈依伊斯兰教,开始用伊斯兰教的称号,称国王为马伊。在胡密之子杜纳马统治时期(约1097~1150),卡涅姆开始扩张领土,并控制了连接豪萨、斐赞和达尔富尔等地的商路,国势日益强盛,至杜纳马�6�1达巴莱密在位时(约1221~1259)达到极盛,其北边的疆界曾一度推进到今利比亚的南部。杜纳马�6�1达巴莱密死后,内乱不断发生,国势日益削弱。

博尔努王国:14世纪末,国王乌马尔�6�1伊本�6�1伊德里斯在布拉拉人的压力下,率领其支持者迁移至乍得湖西岸的博尔努地区,塞法瓦王朝在博尔努重新得到发展。王国改称博尔努王国。博尔努王国国王改称哈里发。约在1569年即位的伊德里斯�6�1阿劳马是博尔努的中兴国王。他征服布拉拉人,使之成为藩属,外御豪萨(见豪萨城邦)、图阿雷格等强敌,进而与桑海帝国争雄,使博尔努成为独步中、西苏丹的军事大国。伊德里斯�6�1阿劳马死后,3个儿子依次继位,约在50年间继续保持了国家的实力。此后君主昏庸,内讧渐多,加之连遭天灾,国势日趋削弱。17世纪上半叶,卡涅姆遭外敌侵略,博尔努派遣豪萨奴隶达拉�6�1阿富诺率军救援。赶走入侵者后,达拉�6�1阿富诺及远征军即留驻卡涅姆。其后裔因其领袖而得名,被称为达拉塔瓦人。

富尔贝人首领奥斯曼�6�1丹�6�1福迪奥发动“圣战”,进攻博尔努,约1808年,被赶出首都的博尔努国王,向达拉塔瓦人教长加涅米求援。加涅米击败奥斯曼�6�1丹�6�1福迪奥的军队后,成为博尔努的实际统治者。1846年加涅米之子乌马尔杀死了最后一位塞法瓦王朝的国王,结束塞法瓦王朝近千年的统治,建立起舍胡王朝。1893年,舍胡王朝被拉巴赫�6�1祖拜尔所灭亡。1900年拉巴赫�6�1祖拜尔被法国殖民军杀死。在英、法对这一地区的争夺中,博尔努中心地带为英军所占领,成为英属北尼日利亚保护地的一部分。卡涅姆-博尔努王国最后灭亡。

豪萨人与豪萨城邦

豪萨人(Hausa)为西非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北部和尼日尔南部,少数散居在喀麦隆北部、乍得湖沿岸、贝宁北部、布基纳法索北部、多哥北部和加纳北部。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使用豪萨语,属闪-含语系乍得语族。有多种方言。以卡诺方言为标准语言。19世纪前用阿拉伯字母书写,20世纪初改用拉丁字母。豪萨语文受阿拉伯语影响较深;文字拉丁化后,又受到英语的影响。多信伊斯兰教。

14世纪马里王国势力侵入豪萨地区,并传入伊斯兰教。15世纪又相继受到桑海帝国和北方图阿雷格人的侵袭。1804年,富拉尼族教长发动护教战争,曾统一豪萨地区,建立索科托王国。19世纪中叶起,豪萨人遭受英国殖民统治,受到严重的压迫和剥削,进行了长期的反抗斗争,1960年同当地各族人民一起赢得独立。豪萨人历来以农业为主,生产棉花、花生、小米和薯类。牲畜主要有山羊、马、驴和瘤牛等。手工业发达,制陶、制革、纺织、铸铁以及草编织物早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商业亦很发达。长期实行酋长制。在现代,酋长仍在地方基层行政机构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婚姻实行一夫多妻制,小孩行割礼,并在脸上扎刺部落印记。

豪萨城邦是公元1000~1200年前后在非洲西部陆续建立的一批豪萨族小王国,位于中苏丹西部(今尼日利亚北部和尼日尔东南部地区)。它们通常以其主要城市作为国名,各邦不相隶属,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彼此之间常有战事,只有在大敌当前才偶而结成松散的联盟。

豪萨诸邦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各邦完全独立。每个城邦通常以其主要的城镇命名,城镇周围筑有城墙,挖有深沟,城内可辟农田,能长久抵御敌人的围攻。

据传说,豪萨诸邦源出于共同的祖先;16世纪以后区别为豪萨7邦(意为7个真正的豪萨)和班扎7邦(意为7个假的豪萨)。前者一般指道拉、戈比尔、卡诺、卡齐纳、拉诺、扎里亚和比拉姆;后者系外围的一些城邦,其中记载比较一致的有克比、赞法拉、瓜里、亚乌里4邦。

豪萨诸邦自13世纪开始商业活动,其声名遍于中、西苏丹,并远达北非和中东。各城邦彼此独立,互争雄长,仅偶尔结成松散的联盟。

伊斯兰教至晚在14世纪已传入豪萨地区。各城邦都有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国王有文武臣僚辅佐,军队以骑兵为主。

15世纪卡诺、卡齐纳和扎里亚成为最重要的城邦。

16世纪卡克比一度强盛。

1570年,伊德里斯�6�1阿娄马继卡涅姆-博尔努王国哈里发位后与桑海帝国争夺霸权,豪萨地区备受蹂躏。

随着撒哈拉商路的东移,该地原有的商业活动继续繁荣,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奴隶劳动被广泛使用。

世界民族源流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麟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世界民族源流史第1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