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何进没有趁机会狠狠的打击自己的敌人。

袁绍见了,就感叹道:【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读者们见了,也都大骂何进是白痴,是脑残,居然这么轻松的就放过了这群太监,导致以后被太监给害死了。

乍一看,何进确实很愚蠢。

不过,通过我之前的分析,大家可以清楚的知道,大将军何进不但不是脑残,反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那么问题就来了:何进这一次为什么这么脑残的要放过这群太监呢?难道他真的不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吗?

不太像,连袁绍这种年轻小子都知道的道理,堂堂大将军会不知道?

可见,大将军放过了太监,这其中一定另有深意。

有什么深意呢?让我来慢慢分析。

先说董家。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董家已经完全没有和何家斗争的资本了。

何家的刘辩登基成了大汉的皇帝,朝廷的官员大部分也都站在何家这边,此时,董家的选择就应该是以保命为主,乖乖的退出政治舞台,这样说不定还能活下去。

当然,董家退出政治舞台,何家说不定还是会斩尽杀绝的。但是由于董家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你莫名其妙的杀害他们,报复他们,就一定会引来朝廷官员的不满,所以,只要董家退出政治舞台,何家放过董家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至少对董家来说,明哲保身肯定是比继续和何家斗争要安全多了—如果董家一直死缠着何家斗争的话,那么何家就正好有理由顺理成章的灭掉董家了。

可是董太后却非要继续和何家拼命,哪怕自己已经完全没什么实力了,董太后还是要和何家拼命,导致最后被何进给害死了。

是董太后脑残,看不明白当前的形势吗?不是的,书上写的很清楚,董太后是很明白现在朝廷里的形势的。

董太后道:【何进之妹,始初我抬举他。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

你看,朝廷内外都是何进的心腹,董太后很明白自己完全不是何进的对手。

完全不是何进的对手,又硬要跟何进斗,结果就只有死。不过,这董太后又不是脑残,她为什么明知自己不是何进的对手,又非要找死呢?

张让!就是那个太监张让!是张让推董太后去送死的!

董太后一开始还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和何家继续斗下去,就在此时,张让劝董太后道:【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

你看。

这太监张让,看上去是在给董太后出谋划策,但实际上,张让就是在推董太后去死。因为,张让提供给董太后的计谋中,至少存在着两个问题。

1,垂帘听政,掌握军权,真的就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很明显,如果董太后真的能像张让说的,轻松做到这两件事的话,那么董太后早就灭了何家了,根本不用拖到现在,更不用张让教她这么做。

2,试图垂帘听政,掌握军权,这又是一个什么罪名?

董太后并不是皇帝的妈妈,而是上一辈皇帝的妈妈,本来她的位置就比较尴尬,如果她还试图垂帘听政,操纵,那么朝廷官员们会不会对她产生很大的不满?这跟倒行逆施时的太监们有什么分别?

看到这里,我们就很明白了:张让表面上是在帮董太后出谋划策,实际上,则是在推董太后去死。

本来何进是没理由对付董家的,因为一但何进对付董家,朝廷官员就难免会对何进不满。但如今,在张让的怂恿下,朝廷官员都会对试图把持朝政的董太后产生不满,何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灭掉董家,非但不会有任何朝廷官员不满,反而会有不少官员支持何进灭掉董家。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太监张让,其实就是何进安插到董太后身边的卧底!

大家先别说我胡说,因为只有这样解释,我们才能理解很多看上去很矛盾的事情。

首先,何进在自己实力还不如太监的时候,就想铤而走险杀死这群太监了,如今何进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为什么宁愿冒着得罪朝廷官员的风险,也要放过这群太监?

这不能用何进傻来解释,而是要用:何进暂时用得着这群太监,来解释。何进之所以饶过张让这群太监,不杀他们,就是要张让去董太后的身边做卧底,怂恿董太后篡权!这样,何进才有理由对付董太后。

其次,张让也是曾经把持过朝政的人,政治老油条了,张让如果是真心帮助董太后的话,他怎么可能会天真的认为在何进把持朝政的情况下,董太后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可以把朝政给抢过来?还垂帘听政,掌握军权?

这恐怕也不能用张让傻来解释—张让是什么人?他可是单凭着自己的八面玲珑混到皇帝干爹身份的人!能这么脑残?

所以,结合何进忽然不杀张让了,我们就只能认为:张让是在故意的害董太后,他故意让董太后把持朝政,然后让何进有理由干掉董家的人。

再者。

董太后天真的试图夺取军权,按理来说何进应该极力的反抗,不让董太后夺权成功才对,可现实却是董太后的亲戚国舅董重轻松的就当上了骠骑大将军,顺利夺权成功,何进一点都没有反抗。

你看,如果不是何进故意让董家的人夺权成功,然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干掉董家,何进的大权能这么容易被董家夺走?政治斗争又不是过家家,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

最后,董太后‘夺权’成功,露出了一副企图垂帘听政的嘴脸,朝廷官员们也对董太后十分不满,就在这时,何进名正言顺的出场,轻松的消灭掉了整个董家。

何进先是【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限日下即出国门。】又【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最后【何进暗使人鸩杀董后于河间驿庭。】

你看,何进之前的傻,都是装的吧。

何进想对付董家,完全就是一句话的事,何进轻松的就把董家的太后啊,将军啊,全都给消灭了。既然何进的实力如此之强大,那他之前又怎么可能被董太后一句话给抢走权力呢?他又怎么可能连太监都不舍得杀呢?

答案就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何进安排的计谋,不杀太监,就是为了让太监卧底到太后身边,然后可以名正言顺的杀太后!

之前何进不杀太监,是因为要利用太监杀太后,而如今杀完了太后之后,太监就完全用不到了。

所以,何进一下子转过头来,又准备杀太监。因为现在杀了太监,还可以趁机收揽朝廷官员的支持。

但是之前何进不杀太监,甚至极力反对杀太监,如今却忽然又要杀太监,当然也是需要一个理由的,不然的话,肯定会有朝廷官员怀疑这件事:为什么你之前死活不杀太监,如今却忽然又要杀太监?

找什么理由呢?就说这群太监诽谤自己!

袁绍对何进说道:【张让等流言于外,言公鸠杀董后,欲谋大事。】

你看,何进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想杀死太监们—张让怎么可能故意散播这么找死的流言?

在之前,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张让见董后一支已废,遂皆以金珠结构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你看,张让等人都是政治老油条,他们是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董家一死,张让瞬间就投靠了何家—既然张让已经投靠了何家,那他为什么还莫名其妙的要诽谤何进呢?

答案就只能是:这一切,都是何进编出来杀张让的理由。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1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1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