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三部:惊天业火,正式展开。

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壁之战(一)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最著名的战争。故,我们需要仔细的研究一下此战的起因,经过,结果。

赤壁之战的起因,是建安十三年九月,刘琮投降了曹操。

刘琮投降后,刘璋也吓的【始受征役,遣兵给军】,愿意听曹操的调遣,并给曹操上贡,纳税,提供兵马—也等于是投降了。

没费什么力气,也没损耗兵马钱粮(没发生大规模战争),曹操就轻松的获得了荆益两个大州的利润!故,曹操就一定会下江东,伐孙权。

因为:

1,孙权说不定会像刘琮那样,直接投降曹操,让曹操再白得整个江东。

2,就算孙权不投降,曹操也不怕。一是曹操完全打的过孙权。二是曹操几乎没付出任何成本就获得了荆益二州,就算和孙权开战会产生很多消耗,这些消耗也完全在原本讨伐荆益二州的预算内,不心疼,很合理,可以接受。

这可以说是连锁反应了:如果刘琮,刘琦,刘备三人联手和曹操拼了,那么即使曹操拿下了荆州,也会有很多事需要善后,一时半会还下不了江东。所以,赤壁之战的起因,还是起于刘琮的不抵抗。

孙权的处境和刘琮很像,都是幼主压不住本地家族的局面。现在,刘琮被各大家族逼的投降了,那么孙权这边又是什么情况呢?

历史记载:【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孙权迎之】。和刘琮那边一样,大部分人都在劝孙权投降。

江东的投降派有两种:一是本地家族(和荆州的蔡蒯相似)。二是真心觉得打不过曹操,与其战败,倒不如直接投降(如张昭等)。

主战派则只有一种,是:投降后,地位和利益远不如投降前的人!

周瑜鲁肃这些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出名。曹操拿下江东后,可能用他们,也可能不用他们。但是,江东各大家族曹操是肯定会重用的(和重用蔡蒯一个道理)。故,周瑜鲁肃等人绝不能投降!一投降,可能这辈子就要被本地家族踩在脚下了!

鲁肃是主战派中的狂热分子。他怕孙权投降,甚至还故意骗孙权!

曹操明明有几十万大军,鲁肃却对诸葛亮说道:【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这是鲁肃怕照实说会吓的孙权投降,所以就想把曹操说的很好对付,尽量骗孙权和曹操开战。

鲁肃这一行为,也就是后来真打赢了—如果打输了的话,那判鲁肃个谎报军情罪,把鲁肃直接砍了都不过分!

周瑜也是如此:《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就写周瑜原来不想打仗,是孔明用智激周瑜,骗他说曹操想得到二乔,曹植还写了首《铜雀台赋》侮辱二乔。周瑜听了大怒,才被激的和曹操开战。

可实际上,赤壁之战开始于建安十三年,结束于建安十四年。铜雀台却是建安十五年冬天曹操才开始建的。铜雀台,《铜雀台赋》,这两者和赤壁,二乔,周瑜根本就一点关系也没有,八竿子也打不着的。

演义是虚构的。历史上,纯粹是周瑜自己想开战而已,根本就没人激他。

《周瑜传》记载,江东文武都要投降,并说出了三个投降的理由:

1,曹操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孙权名义上不方便和他对抗。

2,曹操兵马众多,孙权根本打不过。

3,江东的优势是水军和大江天险。如今曹操得到了荆州和刘表的精锐水军,又控制了一部分大江天险的流域。所以,江东所谓的优势,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江东有的,曹操也有。

故,江东必败。

周瑜则一一反驳道:

1,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和他开战,正是为汉家去除污秽,名义上怎么会不方便呢?

2,北方还没完全平定,马超韩遂都是曹操的隐患,可以牵制曹操的战斗力。

3,中原擅长陆地战,江东擅长水战。曹操跟我们打水战,是在以短攻长。

4,如今天气严寒,兵马缺少草料。北方的士兵被曹操驱使到我们南方的湖面上,水土不服,一定会生病,从而影响战斗力。

故,江东必胜。

相对于本地家族来说,周瑜鲁肃等人算是‘无背景人士’—无背景人士对进入新的体制(如公司合并,换了新老板等),都会比较担心。为何?因为他们没有背景。他们有的,只是在旧体制中辛苦打拼出来的功劳而已。

这些功劳新体制认不认呢?很悬。如果新体制不认的话,那你就要一切归零,从头再来了!严重点,被直接炒了都有可能!

(至于有背景的人,新老板自然不会动他。)

孙权需要周瑜鲁肃等人来对付本地家族,周鲁等人自然可以趁势崛起。而曹操刚得荆州,又得江东,根基还没坐稳,又怎么会傻的去打压本地家族,故意找地头蛇们的茬呢?曹操只会更加重用本地家族,好尽快获得他们的支持,方便更好的管理本地。

到时候,周鲁等人失势,本地家族得势,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鲁肃劝孙权开战时,是这么说的:【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这段话简单翻译一下,是:我投降曹操的话,至少还能混个‘下曹从事’(小官)。慢慢来,总能再混成大官。可老板你就变成曹操的手下了!哪有自己当土皇帝这么爽?

表面上看,鲁肃主战是为了孙权好。但实质上,鲁肃又何尝不是为了他自己?

现在的鲁肃周瑜,是孙权手下的第一红人。你让他再从‘下曹从事’开始混,他会愿意吗?本地家族把他再次踩在脚下之后,他这辈子还有翻身的希望吗?故,周鲁等人坚决主战。

其实,主战派和主降派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决定主战(或主降)。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主降派都是为了自己,主战派都是为了孙权,为了正义,为了国家等等。

当然,他们嘴上不会说是为了自己。他们只会说曹操是汉贼,他们不能向汉贼屈服。

可实际上,谁才是真正的汉贼呢?

《三国志》记载:鲁肃最初想去投靠郑宝,周瑜对鲁肃说道:【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鲁肃听了,【从其言】,才加入了孙权。

可见,周瑜鲁肃二人,他们最初的目的就是要【代刘氏】!要造反!要改朝换代!(周瑜和鲁肃都是野心极大的枭雄人物,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温润公子或憨厚的老实人。)

真正的汉贼其实是他们,而不是曹操。曹操再怎么弄权,也没敢光明正大的说要【代刘氏】吧?

注:

《铜雀台赋》原文是:【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三国演义》则篡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

原文中的二桥,真的就是指两座桥,是用来连接分布于东西左右的那些高台的,而不是大小乔。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1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1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