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百八十二章:诸葛亮为何要帮助刘备?(下)

徐庶见司马徽,抱怨道:我久闻刘表善善恶恶,所以特地去投靠他。结果,去了才知道刘表虚有其表,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

徐庶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善善,第一个善字是‘喜欢’的意思,第二个善字则是好人(贤人)的意思。恶恶,第一个恶字是‘厌恶’的意思,第二个恶字则是坏人(小人)的意思。

这番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刘表是个喜欢贤人,讨厌小人的明君。结果见了刘表后我才知道,刘表原来是个‘喜欢贤人却不能重用贤人,讨厌小人却无法远离小人’的昏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

为什么本身就是个‘贤人’的刘表(荆州八俊之一),会成为大家眼中的‘昏君’呢?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荆州本土家族势力太强大的缘故。

刘表喜欢贤人,可是荆州重要的职位都被蔡蒯等本土大族给霸占着,他又哪有空闲的职位去安排贤人,重用贤人呢?所以,贤人到刘表手底下,就只能干些最基层的散碎活,就难免会给人一种刘表不重用贤人的感觉。

刘表讨厌小人(主要是暗指蔡蒯这两家人),可是刘表又能怎么办呢?蔡蒯势大,如果刘表真的敢远离他们,真的敢把他们的职位给废了,然后送给所谓的贤人,那蔡蒯当场就敢造反你信不信?到时候荆州闹内战,刘表就只会被曹操或别的诸侯给趁机灭了!

自古以来,明君不仅仅要自身性格贤明,还要遇上好的执正环境才行。徐庶也承认刘表的性格还是挺贤明的,是标准的喜欢贤人,讨厌小人的明君性格。可是,刘表并没有遇到做明君的执正环境!所以,人才投靠刘表,就根本得不到相应的待遇和回报(高职位)了。

第二天,徐庶在市集上唱歌,歌曰:【天地反复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有:徐庶这首歌的暗示性极强,内含深意,几乎每个字都扎在刘备的心上!

第一句:天地,是暗指荆州之主刘表。火,是暗指炎刘子孙刘备。殂,就是死亡或危险的意思。【天地反复兮,火欲殂。】意思就是:刘表对刘备的态度反反复复的,根本让人难以琢磨,刘备现在的情况其实很危险—同时,大家也都明白刘备也是想搞死刘表的。

第二句:【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意思则是:刘备在荆州的处境很危险,根本就不是他自己能撑住的!所以,刘备必须要找更多的人来帮他,或者和别的家族联盟才行,不能独自抵抗。(同时,这句话也含有‘汉朝已经要崩塌了,不是你一个人能将其复兴的’这一含义。不过,不管是哪个含义,其本质意思都一样,都是劝刘备快点和本土家族联合,不要自己单干。)

最后两句,则是表明自己的身份:你昨晚不是问人才在哪吗?我就是司马徽手底下的人才!

徐庶这首歌,可以说对刘备目前的处境分析的极为透彻!刘备听后,大喜,立刻将徐庶封为军师,委以重任,负责调练新野县本部人马—然后,徐庶又把诸葛亮也推荐给了刘备。至此,司马徽和庞德公的利益集团,就终于成功的和刘备结成了同盟。

不过,看到这里,我们就难免想要问一个问题了:在司马徽和庞德公的利益集团中,人才那么多,到最后,为什么就只有徐庶和诸葛亮出山投靠了刘备呢?其余的人才,比如庞统(此时并未投靠刘备),黄承彦,以及司马徽和庞德公本人,他们为什么就没有出山投靠(或帮助)刘备呢?

我们可以来慢慢分析一下。

先说庞统。

庞统可以看成是庞家这一代的继承人,其言行基本可以代表整个庞家。此时的庞统,是荆州的功曹,名义上隶属于刘表(或蒯蔡)方。如果庞统在此时丢下了刘表(或蔡蒯)方的官职,转而投靠了刘备的话,那么,就等于是很明显的表示:庞家已经和刘备组成了联盟,准备和蔡蒯二家进行抗争了!

庞家公开辞了刘表或蔡蒯方的职,然后把家族中最重要的筹码都押给了刘备—这不是想对付蔡蒯二家,还能是想干嘛?

这个信号一但发出,刘表或蔡蒯二家就一定会狠狠的打击庞家!到时候,反而会导致庞家快速灭亡。

同样的道理: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的身份比庞统还重要,比庞统还显眼,就更不能公开露面和刘备搞联盟了!

目前来讲,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和刘备的联盟,并不具备干掉蔡蒯二家的实力。所以,他们一定要暗中联合,低调行事才行。这样,一边积蓄实力,一边等待机会,才会有一线成功的可能。

反之,他们的联合一但暴露,那就必死无疑了!

所以,刘备从他们那拿人才,就只能拿一些不怎么被人重视的人才。若拿各大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或风头人物,则必然会暴露刘备与各大家族之间的联合,导致他们提早被蔡蒯二家消灭。

在司马徽与庞德公的利益集团中,大部分都是荆州有名的家族人物,只有通缉犯徐庶,和落魄了的诸葛亮分量最轻,最没人在意他们。所以,司马徽就将此二人推荐给刘备。

在这里,请注意:‘刘备之所以请诸葛亮出山,而不是请别人出山’。‘诸葛亮之所以愿意出山追随刘备,而不是出山追随别人’。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其实和才华,志向,能力,性格魅力,爱国,复兴汉室等因素都完全无关!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其实是:除蔡蒯外的其他家族,如果想要自保甚至获利的话,那就只能选择和刘备合作。这其中,派诸葛亮和刘备合作最为保险。

而刘备如果不想一直被困在新野的话,那他也只能选择和其他家族合作。这其中,和诸葛亮合作最为保险。

即:刘备和诸葛亮‘三顾茅庐’这段佳话,其本质并不是书上写的那么浪漫,而是在刘备和其他家族的合作中,所有合作方案里最保险的方案就是这个!所以,他俩自然就一拍即合。

庞统是真正名震天下的人物,名气要比诸葛亮大的多。庞统一去江东,江东的各路人物都赶过来看庞统,其中还包括江东各大家族里的代表人物: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同时,庞统是荆州的本地望族,太显眼。而诸葛亮则只是外地来的落魄家族,不显眼。)

因此,司马徽嘴上虽然说什么‘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要把卧龙和凤雏都介绍给刘备认识的样子—可实际上,此时如果让庞统去投靠刘备,那就是庞家在故意找死了!所以,司马徽就把凤雏给捂得紧紧地,根本就不敢介绍给刘备认识。

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每个家族都在尽量的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这是正确的。说到这里,我们的话题再聊回最初:刘表仗着蔡蒯二家发家,又反过来被蔡蒯二家给克制住,这个,其实并不是因为刘表没用,而是大环境和执正环境就是这样,你没办法的。

史书上说刘表没用,这完全是‘唯结果论’,是在故意抹黑刘表。实际上,荆州的主人换成所谓的‘贤君’刘备后,在对待本土家族的问题上也和刘表没什么两样—根本就没高明到哪里去。

刘备拿下荆州后,马良,马谡,杨仪这群人就忽然出现在了刘备集团,并都担任着不错的职务。看到这里,只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可能还会一头雾水:这几个人都是谁啊?好像也没见他们投靠刘备或者有什么剧情,怎么忽然就都成了刘备的手下,且都深受重用了呢?

尤其是那个杨仪,好像都没怎么见他出过场,怎么后来就能和猛将魏延的地位不分上下了呢?

其实,这几个人都是类似于蔡瑁的荆州本土大族!(马家和杨家。)刘备刚占下荆州,就必须要重用他们,甚至巴结他们才行!(类似于刘表重用蔡家和蒯家。)你不用,你就是在找死!就是故意在给自己的统治找别扭!

在荆州,刘表和刘备的唯一区别,其实并不是谋略,性格,手段,能力之类的,而是:刘表单骑入荆,毫无势力。那么,他靠蔡蒯发家后,就自然会被蔡蒯克制的厉害些—反观刘备,他有着自己的实力和部队,又没靠马杨发家,只是想让马杨支持自己,别和自己作对而已。那么,刘备自然就被马杨克制的轻微些。

打个比方,你让刘备也和刘表似的,自己一个人去荆州当当老大试试?到时候,刘备再怎么有能力也没办法了,还是只能走和刘表一样的老路子—不然的话,就你一人,你还能怎么办?确实没办法的。

你不借助人家的投资,你就直接没法玩。你借助了人家的投资,那人家股份比你多,事事压你一头也是相当应该的,对吧?

人,毕竟不是神。除非你本身就站在人类社会的最顶层,可以直接创造新的大环境。不然的话,你再怎么厉害,也是没法和大环境作对的—所谓大环境,就是由无数人堆积和推搡出来的!怎么也比你一个人要强吧?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1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1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