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诸葛亮为何要帮助刘备?(上)
刘备跃马过檀溪后,遇到一个小牧童。小牧童看了刘备半天,问道:你难道是刘玄德吗?
刘备吃了一惊:你是乡村一小童,怎么会知道我是谁?
小牧童回答道:我本来不知道,但最近我的师父总与客人谈论你,所以我也就知道了。
刘备听了,就想拜见一下小牧童的师父。就这样,刘备见到了《三国演义》中最神秘的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
自古以来,读者们就认为司马徽有经天纬地之才,比诸葛亮还厉害,是三国第一智者。同时,司马徽引出了诸葛亮,也引出了三国演义里的第一谜团,即:诸葛亮此人,既有大才,又有大名,为什么就没有别的诸侯来请他出山呢?(比如曹操和刘表。)为什么所有诸侯里,只有刘备来请他出山,并且请成功了呢?
在《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给人的感觉是:他一直都没有出山,宁愿当一辈子隐士,就是为了等待刘备这种明主的出现。除刘备外,他根本看不上别的诸侯—可是,这种流于表面的说法,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令人感觉很虚假,很疑惑。
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诸葛亮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辅佐刘备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这件事。
我们先来看看司马徽身边这几位‘隐士’之间的关系。
《诸葛亮传》与《襄阳记》记载:
1,司马徽把庞德公当作自己的亲哥哥看待。
2,庞德公的大儿子娶了诸葛亮的二姐。
3,庞德公的侄子就是庞统。
4,诸葛亮并不是公认的才子—其实绝大部分人都理解不了诸葛亮,只有崔州平和徐庶比较能理解他。(演义里还加上了石广元和孟公威。)
你看,这群‘隐士’,演义上只说他们是好朋友。但实际上,他们很明显是一个互助互利的利益集团!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慢慢来看。
之前我们提到过:荆州本地有不少本土大家族,根深蒂固,实力强横,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统治。后来,刘表联合其中的蔡蒯二家,铲除了其余家族共计五十五家(一说十五家),成功的‘统一’了荆州。
不过,也有没被蔡蒯铲除的家族—没被铲除的家族,大约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实力太弱,不值一提。
有的本地家族并没有什么强横的实力,仅仅是在本地的历史悠久点,或者名气大点而已。这样的家族并不会对刘表和蔡蒯构成威胁,所以,蔡蒯也就没必要浪费实力去铲除他们了。
比如说诸葛家:诸葛家是琅琊大家族(今山东临沂),并不是荆州本地的本土家族。诸葛亮的父亲死后,诸葛家搬到了荆州这边居住。而诸葛亮的叔叔死后,诸葛家就基本衰落了。
如今,诸葛家虽然还有些人脉和名气,但毕竟只是个‘外地人’,在荆州的根基和实力都很弱,对蔡蒯根本构不成威胁。所以,蔡蒯就没必要铲除诸葛家—铲除他家干啥呢?只会白白影响自己的名声。
二,实力太强,无法铲除。
在荆州,除蔡蒯二家外,还有几家的实力也十分强悍,足以和蔡蒯抗衡。这几家分别是:
庞家,代表者庞德公,庞统。
马家,代表者马良,马谡。
黄家,代表者黄承彦。
杨家,代表者杨仪(就是后来与魏延闹不和的那位)。
论实力,这几家并不比蔡蒯弱。如果蔡蒯真敢出手铲除他们的话,那么,硬碰硬之下,结果就只能是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到时候,蔡蒯和这几家拼的元气大伤时,就是朝廷(刘表)或别的诸侯把他们一网打尽时!
所以,蔡蒯并没有铲除他们几家,也没有公开与他们几家为敌—蔡蒯只是利用手中的职权,去适当的打压他们,削弱他们而已。
看到这里,司马徽和庞德公为什么要组建自己的‘利益集团’,我们其实也就很清楚了:
每个人都有获得更多利益的想法和野心。如果说蔡家铲除其余家族,成为荆州第一家族后,野心尚且还不满足,还想要操纵刘琮继位,然后让蔡家直接掌管整个荆州—那么,那些原本和蔡家差不多级别的其余本土家族,又怎么会心甘情愿被蔡蒯二家一直踩在脚下呢?
更何况,蔡蒯二家已经成功上位,他们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反观其他家族,在蔡蒯的打压下则只会越来越弱!长此以往,其余家族被蔡蒯二家给彻底铲除,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
所以,以庞家为首的其余本土家族,就必须要想办法来自保一下了。
有什么办法呢?其实只有两个办法:
1,和刘表联合,对付蔡蒯二家。
2,和其余的本土家族联合,对付蔡蒯二家。
这两个办法哪个更好一些呢?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一下。
和刘表联合来对付蔡蒯,其实就相当于‘当年蔡蒯和刘表联合来对付其他家族’。不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现在的形势和当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年能行的通的战略,现在未必能行的通。
因为:
1,当年,各大家族之间的实力相差并不大。所以,蔡蒯两家和代表着朝廷的刘表联合,对付其他家族,这是行的通的。
而如今,蔡蒯已经成了气候(说不定比过去55家家族加起来还要强大),实力相当强横,连刘表也不敢对付他们。此时,其余家族和刘表联合对付蔡蒯,多半就行不通。
2,当年被蔡蒯消灭的大部分本土家族,他们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自为政,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所以,他们就比较容易被蔡蒯二家给逐个消灭。
而如今,蔡蒯二家虽然自己也窝里斗,但是,只要其余家族和刘表联合了,蔡蒯二家就一定会立刻结盟!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很难被消灭。
所以,和刘表联合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光看战略就已经行不通了。)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蔡蒯二家太过强大的缘故,还会导致其余家族和刘表联合后,会产生一个十分致命的坏处!就是:结盟后,刘表并不能给其余家族什么实质上的帮助—因为,刘表是不方便,也不能明着帮他们的!
如果刘表敢明着帮助其他家族对付蔡蒯二家的话,那么,蔡蒯一但翻脸,就一定会导致荆州内部两败俱伤,然后被别的诸侯给趁乱夺了荆州!(不管是蔡蒯勾结外地诸侯图谋荆州,还是蔡蒯直接和刘表及其余家族开战,其结果对刘表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刘表能不能暗地里扶植或帮助其他家族呢?
也不能!因为:
1,蛋糕一共就这么大,如果刘表扶植或给予其他家族太多权力的话(比如提拔他们官职的速度太快),就势必会引起蔡蒯的注意。到时候,形势就很容易发展成‘蔡蒯暗中站到了刘表的对立面’,甚至直接和刘表翻脸!对刘表极其不利。(尤其是在外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要知道,荆州蔡家和曹操的关系很深。)
2,但是,如果刘表扶植或给予其他家族的权力太少(比如暗中把他们分布到各基层,让他们慢慢发展),那对其他家族就更不好了!会让他们更容易受到蔡蒯二家的控制或打压!
为什么?因为现在荆州官场(各郡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蔡蒯说了算:你不进官场,不去各郡县,不受他管理,他或许还没那么容易对付你—可是,你要是直接进去了,还排在他下面,名义上实际上都要受他管理,那他怎么搞不死你?
所以,刘表三番两次请庞德公出山,庞德公都死活不出。为什么?不是因为清高,而是因为刘表并没有与其他家族一起合作的资本!和刘表合作,根本就得不到期望中的利益!反而会有害!
其他家族和刘表合作后,既无法增加家族实力,还要被蔡蒯二家打压甚至管理,令家族实力受损—这种山,谁愿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