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一百七十八章:刘备为何能躲过多次暗杀?

刘备劝刘表袭击许都,刘表不听。等曹操统一北方,回到许都后,刘备【甚叹刘表不用其言】。

刘备发完牢骚,【忽日,刘表遣使至,请玄德赴荆州相会。】见面后,刘表和刘备谈论的,就是关于‘刘表没用其言’这件事儿。

很明显,刘表一直派人监视着刘备!所以,刘备对刘表一有什么不满,刘表立刻就知道了。

不过,负责监视刘备的人是谁呢?应该就是伊籍!那个在荆州跟刘备最好的伊籍!

伊籍这个人,他的行为比较古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论公,刘表是荆州之主,刘备则只是一个没前途的小小县长。伊籍跟着刘表的前途大,跟着刘备的前途小—但刘备一来荆州,伊籍就撇下了刘表,死黏着刘备。

论私,伊籍是刘表的同乡,他从少年时就开始跟着刘表混,有一定的感情。刘备则是伊籍从来没见过的陌生人,完全不认识—但刘备一来荆州,伊籍就撇下了刘表,死黏着刘备。

你看,伊籍并没有受到刘表的打压和冷落,那么于公于私,伊籍都应该跟着他从少年时就追随的老板刘表才对—可是他一见到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刘备,就撇下了刘表,坚定的倒向了刘备这边,这不是显得很奇怪吗?

所以,伊籍应该是奉刘表的命令,被刘表安插在刘备身边,负责监视刘备的。

我们可以从头来看一下。

之前我们分析过:刘表需要刘备的身份和名望,但却不需要刘备的实力。所以,刘表就一方面抬高刘备的名望,另一方面借蔡氏的手,去打压刘备的实力。

1,最开始,刘备在新野县发展的很不错,实力略增。刘表见了,就故意在明知蔡氏会偷听的情况下,请刘备来喝酒,并提出蔡氏最敏感的立太子问题,令蔡氏忌恨刘备,然后打压刘备的实力。

2,蔡夫人果然中计,向刘表提出要杀了刘备!刘表听了,【不答,但摇头而已。】

如果刘表真拿刘备当兄弟,此时他就该严厉的呵斥蔡夫人才对!可惜,刘表只是利用刘备而已,所以,刘表的态度就相当的微妙。

【不答,但摇头而已】,就是:我反对你杀刘备,但我反对的并不强烈。

即:刘表默认蔡夫人可以对付刘备,但不能杀死刘备。(因为刘表还需要刘备的身份和名望,此时刘备被杀,对刘表并没好处,反而有害。)

3,蔡夫人见此,就【密召】蔡瑁来商议此事。蔡瑁提出他立刻就要去宰了刘备。

就在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却说刘备方欲就寝,忽一人叩门而入,视之,乃伊籍也:原来伊籍探知蔡瑁欲害玄德,特星夜来报。】

你看,奇怪吧?蔡夫人【密召】蔡瑁杀刘备,事情如此严密,伊籍这个外人又怎么可能打探的到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伊籍本就是刘表安插在刘备身边的卧底!所以,‘蔡瑁要杀刘备’这一消息,并不是伊籍自己打探到的,而是刘表告诉伊籍,然后让伊籍去通知刘备的!

否则的话,凭伊籍一个外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蔡夫人和蔡瑁的密谈呢?

刘表让伊籍去通知刘备‘蔡瑁要杀他’,这对刘表有三个好处:一,刘备此时对刘表还有一定的价值和用处,还不能死。二,此举可以大幅增加刘备对伊籍的信任,方便伊籍日后监视刘备。三,此举可以让刘备明确的知道蔡氏要杀他!这样,当日后刘表借蔡氏的手去打压刘备时,刘备就更不会怀疑这是刘表在从中作梗了。

有伊籍(刘表)的报信,刘备非常轻松的就逃走了。蔡瑁第一次暗杀刘备,宣告失败。

4,失败后,蔡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刘表说道:今年荆州发展的不错,应该把荆州所有官员都聚集到襄阳来,开个表彰大会。

很明显,这个表彰大会只有荆州最高长官刘表才有资格开。不过,刘表最近正好生病了,就说道:我身体不太方便,不如让我的两个儿子来开?

蔡瑁故意回道:省长级别的会议,两个年轻人怎么能开的了?不如找别人吧!

找谁呢?刘表想了想,就说道:不如让刘备来替我开吧!

刘备是大汉皇叔加朝廷左将军,论级别他是够资格的。不过,刘表提议找刘备的主要目的,还是因为:找刘备主持只有刘表才能主持的省长级会议,是可以趁机大幅提高刘备的名望的。这么做,对刘表十分有利。

蔡瑁听了,也暗喜,准备在会议上趁机杀死刘备。

5,刘备接到通知后,孙乾和张飞都反对刘备去,认为刘备如果去了,一定会遭到毒手。

关羽却说道:【兄自疑语失,刘荆州并无嗔怪之意。外人之言,未可轻信。襄阳离此不远,若不去,则荆州反生疑矣。】

关羽这番话里隐含着两个意思:

一,【外人之言,未可轻信】,指的是伊籍这个人毕竟是个外人,其人很值得怀疑,信不过的。伊籍说蔡氏要害你,但真相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你看,不止是我怀疑伊籍是刘表的卧底,就连关羽也有类似的想法!关羽根本就信不过伊籍,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大家都感觉伊籍一加入刘备,就立刻成了刘备的谋士。但实际上,彻底融入一个组织哪有这么简单?内部成员对刚加入的外人肯定都是有戒心的。

二,【襄阳离此不远,若不去,则荆州反生疑矣。】

刘备现在的身份是刘表手下的一个县长,刘表叫他去开会,他死活不去,那就等于是在造反了—与其这样,反而不如硬着头皮去开会!

刘备现在的处境很尴尬:他的新野县刚好夹在曹操和刘表中间—曹操铁了心要杀刘备,如果刘备再得罪了刘表,那曹操和刘表一夹击,刘备就必死无疑了!跑都没地方跑!

与其必死无疑,刘备倒还不如别得罪刘表,去襄阳参加这个会议,去赌刘表不会杀自己(至少比必死无疑活下来的几率要高多了)。

这也是荆州有那么多的县城,刘表为什么偏偏要把刘备安排在临近许都的新野县的原因—如果刘表把刘备安排到离着益州或江东比较近的县城,那么刘备就很容易脱离刘表,甚至背叛刘表,然后去投靠刘璋或孙权。而如今,刘表把刘备安排在曹操和自己中间,那刘备就不敢轻易得罪刘表了—刘表一打刘备,难道刘备会傻的去投靠曹操?

6,刘备到了襄阳后,蔡瑁说要杀死刘备,另一个本地大族的代表蒯越就劝道:杀了刘备,【恐失士民之望。】

【恐失士民之望】,就是指刘备在荆州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望,刘表收留刘备的目的,也已经初步达成了—不过,越是这样,本地大族才越要杀死刘备!

蔡瑁安排蔡和守住东门,蔡中守住南门,蔡勋守住北门。蒯越又安排文聘和王威把赵云给支开。襄阳内外收拾的铁桶一般,只等蔡瑁下手。

这时,伊籍又来报信了,说道:【蔡瑁设计害君,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把守,唯西门可走。公宜速逃!】

你看,伊籍又对蔡瑁的安排了如指掌!连哪个门有人,哪个门没人都一清二楚—很明显,伊籍哪有资格探听到荆州首都襄阳城的军事安排呢?唯一有这种资格的人,只有刘表!

这又是刘表派伊籍在通知刘备—因为刘备此时还对刘表有用,还不能死。

刘备听了,也不管赵云了,拔马扭头就跑。蔡瑁率兵在后面追杀,刘备骑着的卢马,一下飞越过檀溪。

7,刘备浑身都是水,一路狼狈的逃窜。在路上,刘备看到一个小孩子骑着牛,吹着笛子,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刘备见了,就不由伤感道:【吾不如也!】:如今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既得罪了曹操,刘表和蔡氏好像也想要杀我—我奋斗了这大半辈子,到底是图个啥呢?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1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1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