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一百六十五章:官渡之战(下)

许攸的家族势力被审配铲除后,许攸自杀是死,当个老百姓也是死!于是,左右之人就劝他去投靠曹操。

投靠曹操,有着三个明显的好处:

1,许攸本来必死,但他投靠曹操后,不管活下来的几率再怎么低,也比必死要高。

2,别人不想投靠曹操,是因为现在袁强曹弱,投靠曹操就等于是找死。但是,许攸有着关于乌巢的重要情报,他把情报送给曹操后,是有可能帮曹操战胜袁绍的。

也就是说,就算审配没害他,他背叛袁绍也是很合理的事情:只要许攸火烧乌巢成功,帮曹操杀死袁绍,那许攸就会成为曹操和朝廷的第一功臣!到时候许攸所获得的利润,绝对比在袁绍那当个普通官员要高!(许攸本身又是非常贪财的人。)

3,如果许攸隐居在民间的话,那他永远都无法杀死审配。他只有投靠曹操,才有可能杀死审配,为家人报仇。

于是,许攸就背叛了袁绍,投曹操而来。

曹操集团的绝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许攸,都认为许攸是在耍什么阴谋诡计。历史上,只有荀攸和贾诩相信许攸。而演义中,则只有曹操相信许攸。

关于为什么相信许攸,曹操说了三个原因:

1,【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

曹操的军粮已经撑不住了,差不多明后天就要完蛋了。所以,你不信许攸,就是必死无疑。你相信许攸,则有可能死,有可能不死——怎么看,都比必死无疑要好。

2,【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

如果许攸真的是在诈降的话,那么曹操中计后,曹操集团剩余的人就一定会杀了许攸泄愤!即:如果许攸是在诈降,那么,许攸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袁绍集团的胜利。

曹操和许攸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了,他知道许攸绝对不是个肯‘为国牺牲’的人,不可能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国家的胜利。所以,许攸来降多半是真的,可以信任。

3,【且吾意欲劫寨久矣。】

曹操正面打不过袁绍,耗也耗不过袁绍,本来就只能靠‘劫寨’或‘偷袭’这些阴招来侥幸取胜。就算许攸不来,曹操也是必须去劫乌巢的——不劫乌巢,曹操根本就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获胜,只能等死。

所以,曹操就劝服了张辽等人,自己亲自带队去劫乌巢。

在之前,许攸抓获了一个曹操的使者,拷问出‘许都空虚’这一重要情报。当时,许攸劝袁绍趁机去袭击许都,袁绍却说道:曹操相当狡猾,这个使者肯定是曹操故意让你抓住的,是曹操的阴谋诡计,我不去。

袁绍不去,就错失了一次良机。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就忍不住大骂袁绍愚蠢!连许攸也骂道:竖子不足与谋!

为什么同样获得了一个不知真假的重要情报,曹操敢冒险,袁绍却不敢冒险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曹操比袁绍有魄力吗?

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曹操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横竖都是死,他只能选择冒险和拼命。而反观袁绍,明明这么耗着就能把曹操给活活耗死,他又为啥要冒险去相信那个使者呢?相信他,袁绍有可能杀死曹操,也有可能中计。不信他,袁绍则肯定能杀死曹操,并肯定不会中计!

所以,袁绍不用许攸的计谋,这是完全正确的选择,而不是袁绍昏庸——如果曹操坐在袁绍这个位置上,我估计曹操也是不敢相信这个使者,不敢轻易去冒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曹操的性格其实比袁绍还多疑!就拿这次劫乌巢来说:曹操自己亲自去劫乌巢,却让许攸留在大本营,让贾诩曹洪陪着许攸守家——单看曹操这一安排,就知道曹操还是信不过许攸!

曹操这一安排的意思其实是:如果我真中计了,那你们就杀了许攸,让他也陪葬!

不然的话,让许攸这个袁绍集团的老员工亲自带路劫乌巢,成功率一定比曹操自己去劫要高!干嘛非让许攸留在家里呢!

由此可见:相信许攸,只是曹操被逼到绝路上了,不得不信而已,并不是曹操真心相信他,或是曹操真心敢冒险。如果曹操坐在袁绍这个位置上,那曹操多半也不会相信许攸的,多半也会像袁绍那样错失良机。

就这样,曹操把乌巢给烧了。袁绍见北边火光冲天,知是乌巢有失,立刻聚文臣武将商议。

演义中,张郃提议去救乌巢,郭图则提议去打曹操的大本营,两个军事专家的意见完全相反,针锋相对。

郭图的理由是:【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围魏救赵之计也!】

客观来讲,郭图分析的相当完美,透彻,比张郃要高明多了。

【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这一点,现实和郭图预料的完全一样。【操既自出,寨必空虚。】这一点也不必多说:即使曹操没去劫寨,相对袁绍而言曹操也是空虚的,更何况曹操还分了一部分兵去劫寨呢?

所以,曹操的行动完全在郭图的预料之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郭图这一战术是可以百分百消灭曹操的!袁绍听郭图的话,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历史上,进攻曹操老窝这一战术是袁绍自己想出来的,和郭图无关。同时,袁绍为人稳妥,也没完全否定张郃的建议,而是决定兵分两路:既派张郃带大军去进攻曹操老窝,也派蒋奇带剩余的人去营救乌巢。

乌巢被烧后,袁绍补救的可谓相当完美!甚至还存在‘趁着曹操烧乌巢,反过来消灭曹操’的可能性。这就证明袁绍是个善于用兵的人,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无能之辈。

可是,谁能料到曹操居然打的这么快!

袁绍方原本的计划,是【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也就是:曹操正在打乌巢,袁绍一打曹操老窝,曹操就必须要回来救老窝。到时候曹操就会既打不下乌巢,也守不住老窝。

可是,曹操借着许攸提供的情报,居然闪电般就把乌巢给劫了!一点时间也没耽误。劫完乌巢后,曹操本来就是要回老窝的。他一看张郃正在进攻自己的老窝,就顺道和守老窝的人一起围着张郃打。

张郃一看,就立刻投降了——张郃本来就是个比较现实的人:他原本是韩馥的手下,当年他一看韩馥打不过袁绍了,就立刻背叛了韩馥,投靠了袁绍。如今乌巢被烧,袁绍和曹操的胜率其实已经差不多了——在胜率一样的情况下,曹操代表朝廷,袁绍代表反贼,张郃当然是投靠朝廷比较好!

所以,张郃叛变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比许攸叛变还正常!并不关郭图的事。

到此时,袁绍彻底战败了。

袁绍战败了,我们总结他失败的原因其实没什么用:袁绍的失败,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袁绍不如曹操,袁绍昏庸,袁绍不会用人,袁绍不会打仗之类的。袁绍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许攸背叛了他。

熟知袁军内情的许攸背叛了袁绍,就等于是曹操开着间谍卫星在和袁绍打——袁绍哪里容易被劫,哪里是弱点,他本来有什么计划,他下一步准备干什么,曹操都一清二楚。

这就导致了袁绍必败——许攸叛变这件事一发生,不管袁绍再怎么贤明,再怎么会打仗,他也是必输无疑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此时荀彧背叛了曹操,让马腾去偷袭许都,那输的人就是曹操了!(不管曹操有多么英明神武。)

所以,我们总结曹操胜利的原因其实也是没用的:像官渡这种以少胜多,百年难逢的‘奇战’,后人不管再怎么去分析战争本身,也不过是在说废话而已,很难真正的从军事上分析出什么真道理来。

比如我问大家:曹操的胜利和袁绍的失败,这两者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是要敢于冒险吗?不是。后来曹操冒险相信了黄盖,结果导致赤壁大败。

是要坚持不懈吗?也不是。如果许攸没叛变的话,那曹操最多坚持半个月左右就死了。在这件事上,坚持是没用的。

那么,是要事必躬亲,不要像袁绍那样惜身惜命吗?更不是。君主本来就该运筹帷幄之中,在安全的地方当指挥,而不是像普通士兵那样冲在最前面和敌人小兵拼刀子——孙坚倒是每次都亲身上阵,可是他却死的最快!后来的史学家们评价孙坚,都说孙坚是【轻佻果躁】——身为君主,每次都亲身上阵,这样太不稳重了。

所以,单论官渡这一场战争,我们说袁绍败的冤枉,曹操胜的侥幸,是没错的。(连曹操自己也没料到许攸居然会叛变——许攸没叛变之前,曹操根本什么战术都想不出来了,他根本就不是靠谋略和战术赢的。)

因为曹操赢了,所以专家们就都说曹操冒险是正确的!说正是因为曹操敢冒险,所以他才战胜了袁绍那个干大事而惜身的昏君。

可是,如果许攸真是诈降呢?那等曹操战败后,恐怕专家们就又会说了:你看,曹操真是没脑子的莽夫,居然敢冒险相信许攸的话!冒险是不对的,还是袁绍稳妥!正是因为袁绍从不冒险,为人稳妥,所以他才战胜了曹操那个冲动无脑的白痴!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1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1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