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说马腾和陶谦都是大好人,你让我拿出他们做过坏事的证据一样…这些事你上网看看三国志就可以了,上面都写的很清楚,真的没必要问我。我在正文中之所以没提过他们做过的坏事,就是觉得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真的没必要浪费笔墨写出来。
还有别的问题,你问的也都很单纯…其实,我本来不想要回复你,因为我尊重你,因为有人能认真看我写的东西,这是我的荣幸。但是我看到你已经变的有点侮辱人了,还说出类似于我的妹妹被**一类的话,虽然我并没有妹妹,但我也感觉很不好。
还有,你在中间这样刷屏,也会导致别的朋友看我的文章时,有点不方便,要略过大段大段的话,才能找到我的文章,
如果点只看楼主的话,又有的朋友也挺喜欢看别人的讨论的,所以还是要略过你的话才行,挺麻烦的。
所以朋友,如果你依然这么做的话,我也不会反驳你,毕竟网络嘛,也不是我家,你愿意说就说吧。但我还是希望朋友你冷静一点。
我很希望朋友你能找出我真正的错误,因为如果我真有错误的话,那就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你找不出来,别人也能找出来,早晚的事,所以还不如让朋友你早点找出来,我早点改正呢。
但是请不要为了找错误去找错误,朋友你每一章都要硬找出一个所谓错误来,挺累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袁绍为什么会因为儿子生病,而错过偷袭曹操的大好时机?(上)
董承被杀之后,曹操准备进攻刘备。
程昱认为不应该进攻,就劝说道:【袁绍常有图许都之心,若我一但东征,刘备势必求救于绍。绍趁虚来袭,何以当之?】
很明显,曹操,刘备,袁绍,他们三人现在的形势是:只要曹操敢进攻刘备,袁绍就一定会偷袭曹操的首都。到时候,曹操必死。
这番推断并不是什么很高深的推断,程昱和田丰都一眼就看出来了。并且,他们也都把这个推断告诉了他们的老板:曹操和袁绍。
也就是说,按照常理来讲,曹操和袁绍应该:
1,曹操:曹操一定不能进攻刘备,因为他一进攻刘备,袁绍就会趁机袭击他的首都。
2,袁绍:只要曹操敢进攻刘备,袁绍就一定会袭击曹操的首都。
这么做,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可是,令人震惊的是:当曹操真的大举进攻刘备的时候,袁绍居然说自己的小儿子生病了,不开心,所以坚持不去偷袭曹操!错过了千载难逢之机!
于是,读者朋友们就骂了:骂袁绍脑残,白痴,居然因为小儿子生病,而错过了消灭曹操的大好时机,导致了官渡战败。
看起来,袁绍真的很愚蠢的样子。
只不过,事实的真相…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像袁绍这样的狠人,被董卓灭族都不眨眨眼的狠人,真的可能为了儿子生病这点事,就心甘情愿的错过消灭曹操,劫持天子,一统北方的大好时机吗?
所以,我认为:儿子生病应该只是袁绍的一个借口而已。不管袁绍的儿子生不生病,袁绍本身就是不想偷袭曹操的!
而且,袁绍不偷袭曹操,这一举动绝对是正确的!并不是愚蠢!
我知道我这么说,可能又有人要说我胡说八道了。没关系,我们可以来慢慢分析一下。
首先,是不是袁绍特别的愚蠢,不知道现在是偷袭曹操的大好时机呢?不是的。
田丰对袁绍说道:【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趁虚而入,上可保天子,下可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
袁绍回答道:【吾亦知此最好。】——你看,袁绍也【知此最好】,他是很清楚田丰等人的想法的,并不是他蠢的听不懂田丰的计谋——田丰都把偷袭曹操的计谋明明白白的给说出来了,袁绍要是还听不懂,那他就不是优柔寡断了,而是智力有问题了。
所以,既然袁绍也知道这个计谋很好,可袁绍却依然没有采用这个计谋,那就只能证明:这个计谋在袁绍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最好】的计谋!这个计谋,其实有着很大的漏洞或隐患!而这些漏洞或隐患,都是田丰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的!
所以,袁绍自然就不会采用这个计谋,不会去偷袭许都。
不然的话,在之前,袁绍就【常有图许都之心】,总想偷袭许都。现在有机会了,他又怎么会突然不想了呢?
身为河北霸主,袁绍想的,远比田丰等人要深。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返回到之前分析‘快打慢打’的那几章,继续来分析一下。
在之前,袁绍是赞成快打曹操的。他准备点起大军,【抚河朔之强盛】,一口气消灭曹操。
可是,等到了战场之后,袁绍却又不打了——他采取了防守状态,和曹操【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自八月守到十月。】
你看。
袁曹之战,曹操选择防守是正确的,因为曹操打不过袁绍。
可袁绍明明一心想要快打,不想慢打,那为什么到了战场之后,他反而不进攻了,反而足足防守了两个多月呢?
是袁绍优柔寡断,不知道该怎么打吗?不太像。因为袁绍这边早就定好了快打曹操的战术。论快打,袁绍远比曹操要占优势。所以到达战场之后,袁绍直接按照之前的战术开打就行了,没必要防守的。
再说了,你看袁绍早就挖好了深沟高垒,这就证明袁绍早就准备要和曹操玩防守战了——袁绍防守,可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他不会打仗,所以他只能防守’,而是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本来就是想防守的!
那么,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袁绍究竟为什么要放弃快打,甚至放弃进攻,而在原地防守呢?这不是延误战机,浪费时间吗?
答案就是…
第一百二十五章:袁绍为什么会因为儿子生病,而错过偷袭曹操的大好时机?(下)
袁绍究竟为什么要放弃快打,而在原地防守呢?
袁绍有实力也有优势,却不主动进攻,非要在原地防守,平白无故的消耗时间。这就只能证明:袁绍他防守的目的…就是消耗时间!袁绍在等!
他在等什么呢?他在等曹操周边的那些诸侯,会不会趁机去偷袭曹操!
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可不是他们两个人的战争,而是关系到整个北方的归属。所以,出于各种目的,他们周边的诸侯绝不会老老实实的一动不动,而是会找机会骚扰甚至对付他们,从中获得各种利益。
其中,袁绍比较担心辽东的公孙康和荆州的刘表,怕他们会趁机偷袭自己。而曹操则比较担心刘表和张绣。
反过来,袁绍比较希望在自己和曹操打仗的时候,刘表和张绣会趁机去偷袭曹操的首都。
这个道理很简单,甚至不用分析:有人在后面偷袭曹操的首都,那么袁绍从前面猛攻的话,一可以大大增加消灭曹操的胜算(这么前后一夹击,曹操几乎必死了。)二则可以减少自己消灭曹操的成本和损失(曹操后院着火,袁绍趁机猛攻,绝对比袁绍和曹操正面交战的损失要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