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曹操到底该不该放走刘备?
煮酒论英雄结束后,第二天,曹操又找刘备喝酒。
在这时,曹操收到情报:公孙瓒被袁绍打败了,兵败自焚。
袁绍终于统一了北部战场。
与此同时,一直和袁绍为敌的袁术,也准备和袁绍结盟。而袁绍也同意了袁术和他结盟,两人重归于好。
为什么一直仇恨最深的袁绍袁术,现在居然想要互相结盟了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1,袁术。
袁术破产之后,皇帝这个身份,已经不能带给袁术任何好处了,但却仍然带给袁术大量的坏处,即:任何人都可以用打反贼的名义来打袁术。
所以,袁术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两点:1,找一个保护伞来保护自己。2,去掉自己的皇帝身份。
找谁保护自己呢?孙策和自己有仇,曹操又是正统皇帝的代表,一个劲的想灭了自己这个假皇帝。所以,不管袁术愿不愿意,从理论上来讲,袁术只能去投靠袁绍,并把【帝号让于袁绍】,让袁绍来当皇帝。
2,袁绍。
自立为皇帝,一直被认为是比较愚蠢的行为,比如袁术当了皇帝,结果就被大家打垮了。那么如今袁绍为什么也要当皇帝了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袁绍统一北部战场之后,如果袁绍想要继续发展自己,他就一定要打曹操才行,因为袁绍和曹操两国的领土,已经无限接近接壤了,不打不行。
袁绍一定要打曹操,但曹操是汉朝的丞相,手里又有皇帝,一道圣旨下来,就可以轻易的把袁绍定性成反贼,然后在联合别人来对付袁绍。
也就是说,不管袁绍当不当皇帝,在他和曹操的战争中,袁绍的身份就是违背圣旨的反贼。
既然不管袁绍怎么样都是反贼,那就不如直接自立为皇帝了。
一个反贼皇帝能带来的利润,当然比一个反贼省长带来的利润高了。(称帝带来的好处,在之前的章节里也已经分析过了。)
所以,【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绍欲取玉玺。】和袁术称帝不一样,袁绍想称帝,是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的,即:不管袁绍称不称帝,他都会和汉朝代表曹操作战,都是属于反汉的行为,那就不如冒险称帝了。
在之前,我们也已经分析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阻止别人称帝。不然的话,你也是皇帝,我也是皇帝,那曹操还挟持皇帝干什么?直接也当皇帝就好了。
曹操必须要维持皇帝的唯一性,因为只有当天下只有一个皇帝的时候,这个皇帝才是最值钱的。这就是曹操挟天子的代价:对别的诸侯来说,有人称帝了,我干嘛要去花钱自掏腰包打他?这不是白白浪费嘛,他称帝关我鸟事。
但对曹操来说,有人称帝了,我就必须要去花钱打他!哪怕打他没利益,我也要去打!因为我要保证皇帝的唯一性。
所以,曹操坚决不能让袁术把帝号和玉玺送到袁绍那里。
刘备见了,就说道:【术若投绍,必从徐州过,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术可擒矣。】
在此时,曹操该不该放刘备去打袁术?很多人都说曹操放走刘备,是一大失误,是放虎归山。其实这么说是完全不对的。
为什么不对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在目前来说,袁绍才是曹操的大敌,实力强大,坐拥河北,曹操千万不能让袁绍和袁术接头,不然的话,袁绍就会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袁术则排第二,对曹操还略微有一点点的威胁,至于这个整天在家里种菜的刘备,其实根本就不算曹操的敌人,对曹操毫无威胁。曹操随便说句话,就能把刘备吓的掉筷子,这叫什么敌人?
如果刘备没跑的话,其实刘备也就跟着董承一起被曹操给杀了。
现在,袁绍才是曹操的大敌。
袁术要去投靠袁绍,如果曹操亲自去拦截袁术的话,那么袁绍就有可能直接进攻许都,偷袭曹操的老家。所以,曹操不但不能亲自去拦截袁术,而且要尽量的少用自己的人去拦截袁术,要把精英都留在首都,防止袁绍来袭击。
毕竟袁绍实力强大,曹操把精英全都留下,还未必能打过袁绍,那如果曹操还派一些精英去对付袁术,那不被袁绍趁机给弄死了?
所以,派刘备去拦截袁术,这就很合理了。可以尽量的节约自己的实力,以防备袁绍偷袭自己。(别忘了,现在想要偷袭曹操的,不止袁绍,还有张绣和刘表。)
曹操先防备袁绍,再拦住袁术,最后才轮到这个最弱的刘备,这个顺序是正确的,足以证明曹操的战略水平很高。先打谁,后打谁,心里都是有数的。
如果曹操为了什么刘备不是一般人之类的搞笑借口,就不放刘备去拦袁术,而是自己亲自去拦袁术,导致袁绍刘表张绣这群人偷袭了自己,抢走了自己手里的皇帝,甚至把自己干掉,这才是脑残呢!
所以刘备一说要去拦袁术,曹操立刻笑道:【来日奏帝,即便起兵。】郭嘉和程昱慌忙问曹操为什么要放走刘备的时候,曹操也说道:【欲截袁术耳。】
防备袁绍,拦截袁术,这才是曹操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对付刘备——现在的刘备,到底有哪一点值的曹操冒着被袁绍张绣等人干掉的风险去对付他?就凭刘备是皇叔?皇帝曹操都不怕,还怕皇叔?董承倒是国舅,不照样被曹操一刀砍死。
所以,放走刘备去对付袁术,是正确的。
不过,手下谋士都劝自己赶紧追击刘备,曹操就只好装装样子,假装要追刘备。
为什么说曹操是假装追刘备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备【其心变矣】,在这时,曹操如果真的后悔放走刘备了,他就应该派人去杀死刘备!应该派人领上一军,再加上刘备那边还有自己的朱灵路昭,那么杀死刘备还是很轻松的。
不过,曹操却没这么做,而是让许褚叫刘备回来——你轻飘飘的叫他回来,刘备当然不会回来,他等的就是一个跑路的机会。
【许褚寻思:丞相与他一向交好,今番又不曾教我来厮杀,只得将他言语回覆,另候裁夺便了。遂辞了玄德,领兵而回。】
这就是曹操为了拦截袁术,故意的又放了刘备一马。不然曹操要是带兵去杀刘备的话,刘备怎么可能跑的了!
事后,也正如曹操预料的一样,刘备成功的拦住了袁术,防止了袁绍称帝。同时,曹操安守首都,也没被袁绍张绣刘表等人趁机偷袭,一切完美。
什么?你要说刘备趁机抢了曹操的徐州?嘿嘿,早说了刘备不行的,刘备前脚抢了徐州,后脚就被曹操又抢回来了,还被曹操揍了个半死,连关羽也被活捉了。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曹操放刘备,到底放的有多聪明了:曹操放走了刘备,既消灭了袁术,又把刘备赶出了首都,不让刘备和汉献帝勾结,还防备住了袁绍张绣等人的偷袭。而曹操,则是没损失一分一毫的东西,坐收渔人之利。
看到这里,你还敢说曹操放走刘备是放错了吗?
击败刘备后,中部战场已经被曹操统一。于此同时,北部战场也已经被袁绍统一。在张让,何进,董卓,王允,李傕,吕布,陶谦,袁术,公孙瓒等诸侯纷纷被消灭后,曹操和袁绍这两大霸主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终于要开始了。
(至此,《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一部:宫廷斗争,已经结束。)
三国的第一部写完了,接下来有一段时间会暂停更新。
一方面是之前说好的,写到20多万字的时候,我会重新整理一下整本书,整理的更好看些。另一方面则是这一段时间我挺忙的,应酬应接不暇,说实话实在挤不出时间来。所以在这里向支持我的朋友们道一声歉。
这本三国写于7月5日,写到今天一共三个半月左右,中间没断过更新,一直稳定更新,短短一百天,写了共计25万字。
三国的第二部我准备用一种新方式去写,到时候希望大家还可以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