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八十八章:对汉室最尽心的忠臣是谁?

汉献帝主动联合曹操,想要对付李傕郭汜,曹操拿不定主意,就【聚谋士来商议。】

荀彧听了,就说道:【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你看,荀彧这番话,明显是在糊弄曹操。

晋文公是因为挟天子(周襄王)才令诸侯服从的吗?不是的。

晋文公在挟天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霸业。论实力,晋文公没挟天子的时候,他的实力就已经可以号令诸侯了,大家都不敢不听他的。

然后,周襄王看到晋文公这么强,才主动和晋文公结盟的。诸侯服从晋文公在前,晋文公纳周襄王在后,这个因果关系,荀彧把他给颠倒过来了。

至于刘邦,就更不是因为给义帝发丧才成功的了。

荀彧为什么要颠倒因果,糊弄曹操呢?原因就是因为:荀彧是真心忠于汉室的。

挟天子这件事对曹操来说,不是一定要做的事情,风险和利润都有,做不做都可以。所以曹操拿不定主意,要聚谋士们来商量。

但对汉献帝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此时,如果汉献帝不被曹操给挟持的话,那么汉献帝就要被李傕等人给杀死了!

汉室危矣!所以荀彧就一定要劝曹操挟天子。因为只有这样,荀彧才能救汉献帝,才能保证汉献帝不死。

也就是说,荀彧用这个‘晋文公成功论’来劝曹操挟天子,其本意不是想让老板曹操成功,而是为了汉献帝着想。

当然,挟天子对曹操的帮助也很大,但在此时,挟天子对汉献帝的帮助更大!大家别看曹操要挟持汉献帝,就觉的汉献帝很可怜——不是这样的,曹操要是不挟持汉献帝,汉献帝早就让李傕给害死了,哪还有机会当这么久皇帝呢?

所以说荀彧是个真正的忠臣。荀彧虽然在曹操手底下干活,但他对汉室的贡献,其实比那些想杀曹操的忠臣还要大。

荀彧说完之后,曹操就决定挟天子了,就派兵和追杀过来的李傕郭汜作战。曹操派许褚出战,许褚立斩二将,曹操抚许褚之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

这个举动,就是曹操已经把自己当成皇帝,当成刘邦了,所以他才说许褚是自己的樊哙。

曹操这一举动,如果在皇帝权力最大的年代,皇帝已经可以凭这个举动把曹操给定性成试图谋反,把他诛灭九族了。但现在是战乱年代,所以也就没人追究曹操了。

很快的,曹操就击退了李傕郭汜,救下了汉献帝。

曹操救下汉献帝之后,杨奉,韩暹这两个人就准备逃走了。

杨奉和韩暹两人,本身都是黄巾贼余部,是和汉朝敌对的人,说他们是为了爱国才护送汉献帝,很明显是不对的。所以,杨奉韩暹护送汉献帝的本意,应该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连李傕郭汜都打不过,更何况天下诸侯?他能令的动谁呢?所以曹操一来,他们直接就逃跑了——你看,实力不行的人想要挟天子,其实就是在自找麻烦。

如果他们不想挟天子的话,凭护驾之功还能混个官当当。现在他们一想挟天子,那就只能滚蛋了,曹操是容不下他们的。

李傕郭汜,杨奉韩暹,这群试图劫持天子的人全都走了,现在,天子终于落到了曹操的手上。

然后,曹操就准备要迁都。

曹操迁都和董卓迁都是不一样的,董卓是被动迁都,曹操则是主动迁都。曹操主动迁都,好处有三个。

好处一:长安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洛阳又被董卓一把火烧废了,想要重新把洛阳当成首都,就必须要花一大笔钱,不值得。

好处二: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都有不少朝廷的旧官员在,还有一批颇有影响力的士族和家族,容易对曹操构成威胁。所以,曹操就想把首都迁到许昌去,那里全是自己人。

好处三:你挟持皇帝,别人就有可能用这个理由来打你,所以还是要把皇帝给好好的保护起来,放在自己势力范围内最坚固的地方。

所以,曹操准备迁都。

曹操要迁都,王立和荀彧二人就都表示了赞同,并且从星相,五行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先是王立说道:【吾仰观天文,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吾观大汉气数将终,晋魏之地,必有兴者。】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

然后荀彧也说道:【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

王立和荀彧,看上去都是用‘曹操会发达’这一说法来劝曹操迁都,但实际上,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和立场,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王立是在巴结曹操,并支持曹操篡位,所以王立很直接的说了以下几点:

1,天下必有新天子出:这个,是暗指曹操会成为新天子。

2,吾观大汉气数将尽:这个,就是说汉朝已经完了。

3,晋魏之地,必有兴者:这个,就是说曹操一定会兴盛起来。

4,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这个,就很明显是支持曹操代汉篡位,并表明曹操篡位一定会成功。

王立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根据天相,汉朝要完了,曹老板你搬到许昌去,就会变成【新天子!】

王立这就是在建议曹操篡汉了。

曹操肯定也是想要做皇帝的——谁不想做皇帝呢?但曹操刚劫持了天子,就要篡位,这就等于找死了。

同时,一但曹操篡汉,他的身份也会从保护皇帝的功臣,变成试图篡位的反贼——这么搞的话,曹操和董卓李傕等人又有什么分别呢?费这么大劲劫持天子也就没意义了。

所以,虽然曹操听到这番预言很高兴,但曹操仍然说道:【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

意思就是:你说的很好,你对我很忠心,但你别把这种话说给别人听。

王立走了,荀彧又来了。

荀彧的意思,看上去和王立差不多,都是从五行理论来证明曹操会发达,但荀彧这番话中的深意,却刚好和王立相反。

荀彧说:【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

荀彧这番话的表面意思,看上去也是在说迁都能让曹操兴旺,但实际上,荀彧更深层的意思,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有?

在王立的嘴里,汉朝快完了,所以曹操可以篡掉他,成为新天子,曹操兴旺全是靠自己的本事。

但荀彧的意思却是:曹操是土命,曹操之所以能兴旺,是靠什么呢?是靠汉朝的火命!火能生土,所以曹操这个土能兴旺,全是靠着汉朝这个火。如果火没了,土也就不会兴旺了。

王立是支持曹操篡汉,但荀彧这番话的深层意思却是:曹操以后的战略,应该是好好保护皇帝,然后以令诸侯——曹操千万不要篡汉!汉献帝是火,曹操是土,曹操保护好汉献帝,汉献帝就能旺曹操!两人合作愉快,一定会越混越好。

相反的,如果曹操想要篡位,想要对汉献帝不利的话,那么汉献帝这个火没了,曹操这个土自然也就完了!

保护皇帝等于成功,废掉皇帝等于找死,这才是荀彧这番看似迷信的话中的深意。

曹操听了,【意随决】。从此之后,一直到曹操死了,他都没有害过汉献帝一点。这里面的功劳,有一半都是荀彧的。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