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联盟军的新形势。
吕布败给曹操之后,张超被杀,张邈则去投靠了袁术,张氏兄弟在这一战中,彻底垮台了。
吕布则继续过上了四处求职的日子。
从当时整个关东来看,吕布能去投靠的,也就只有联盟军内的三大派了。即:公孙派,袁绍派,中立派。
投袁绍派行不行呢?恐怕不行。
袁绍派的人,都是曹操的盟友。吕布虽然不是袁绍刘表的敌人,但和袁绍刘表也没什么的关系,而曹操却是袁绍刘表的亲密盟友——帮盟友还是帮陌生人,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所以,投靠袁绍派,其实就是找死。袁绍派不但不会收留吕布,反而会帮着曹操铲除吕布,让曹操更加强大,这样才好对付公孙派。
所以,袁绍派颜良带兵五万,前来讨伐吕布。
不能投靠袁绍派,那去投靠公孙派行不行呢?
也不太行,因为在公孙派里面,公孙瓒离着吕布太远,估计吕布还没走到公孙瓒那,就已经在半路被袁绍给干掉了。而袁术则一向看吕布不顺眼,就更不可能收留吕布了。所以,吕布也不能去投靠公孙派的人。
那么,吕布可以选择的对象,就只剩下最弱的中立派了。
陈宫建议去投靠刘备,仔细分析一下,刘备确实是目前最有可能收留吕布的人了。
为什么呢?因为四点。
1,现在的刘备,既不是公孙派的人,也不是袁绍派的人,而是独立出来的第三小派,所以刘备不会帮着曹操或袁术来对付自己。
2,吕布和刘备都有着共同的敌人,即袁术和曹操。
袁术因为徐州没让给自己的问题,一直想来打刘备。曹操则一直想要获得徐州,也想来打刘备。所以,有着共同敌人的两人,最容易结成联盟,来一起对付敌人。
3,刘备获得徐州之后,和孔融独立出来,做了第三小派,这样就得罪了公孙派。同时,袁术和曹操都想来打死刘备,占领徐州。
也就是说,现在的刘备处境很危险,正是用人之际,急需增强实力。所以,就算刘备知道吕布不是好人,刘备也会冒险收留吕布,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4,之前吕布偷袭曹操,虽然是为了自己抢地盘,但也间接的救了徐州一命。连糜竺也说:曹操退兵,其实都是吕布的功劳。
所以,吕布觉得刘备可以收留自己。而刘备那边,尽管糜竺和张飞都十分反对收留吕布,但刘备还是坚持收留吕布——这也不是因为刘备人好,仅仅是从利益方面来考虑,收留吕布毕竟利大于弊。
如果刘备不收留吕布的话,那么曹操和袁术一起打过来,刘备是根本守不住的。现在收留了吕布,虽然也未必能守住,但多少还是增加了能守住的几率的。
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收留吕布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吕布后来抢了刘备的徐州。但实际上,这么说是不对的。
刘备收留吕布,是绝对正确的做法,正因为有了吕布,刘备才能在徐州撑这么长时间都没被消灭。后来吕布一死了,刘备三两下就被曹操赶出徐州了,根本撑不住。
就这样,刘备收留了吕布。
吕布对刘备有需求,刘备也对吕布有需求,需要吕布来帮自己守徐州。所以,吕布也可以对刘备谈条件。
陈宫一来,就开门见山的谈条件,说:【强宾不压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刘备收留了吕布,但他们两人并不是君臣关系,仅仅是盟友关系而已,吕布不是刘备的小弟,只是刘备的客人(合作伙伴)而已。吕布的部队,还是归吕布管,刘备别想趁机收编他们。
陈宫这么说,就比较过分了,就像一个来求职的打工者,他上来就要求自己要入股公司,要进董事局,要和老板们平起平坐,这就让老板们很生气了。哪怕这人再怎么厉害,只结盟,不给你当手下,这也是个很过分的要求。
可如今,刘备是联盟军三大派中最弱的一派,随时面临着被干掉的危险,所以刘备这个老板也没资格和吕布谈什么条件了——吕布肯和他结盟,这就已经是在增强刘备的实力了,要是硬要收编吕布的部队,就只会把吕布逼走而已。
更何况,吕布这种反复无常的人,就算他口头上答应当你小弟了,你也不能信啊!当年他答应当人家儿子,都把自己爹给杀了,谁能保证他不会表面上当小弟,暗地里继续捣鬼?所以,还不如大家直接说白了:我不是你老大,你也不是我小弟,大家只是合伙做买卖而已,谁也别坑谁。
就这样,刘备这个弱者,就和吕布这个更弱的弱者结盟了。刘备将小沛交给吕布掌管,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刘备在主动示意吕布:他们两人是平级的盟友合作关系。
刘备的领土徐州,在行政上是吕布领土小沛的老板,是可以管着小沛的。但实际上,大家却已经谈的很明白了:小沛是吕布的私有资产,刘备管不着的。
就这样,刘备和吕布结盟了。吕布在小沛,负责防止曹操入侵。刘备在徐州,负责防止袁术入侵。大家合作愉快。
现在,联盟军内部的形势就变成了:
袁绍派最强,主要成员有袁绍,刘表,曹操三人。
公孙派则略弱一点,主要成员有公孙瓒,袁术两人。
中立派最弱,主要成员有刘备,孔融,吕布三人。他们三人的实力加起来,还不如别派的一个诸侯强大。
朝廷原本对付联盟军的战略,是压制强者公孙派,扶植弱者袁绍派。如今,在经历了董卓,王允,李傕三代执政者的努力之后,这个战略已经初步完成。
也就是说,在袁绍派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朝廷对付联盟军的战略就要做一定的更改了,要转过头来,去压制强者袁绍派才对,这样,才是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