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七十四章:陶谦最应该把徐州送给谁?

在名著《三国演义》里面,刘备一来到徐州,陶谦就立刻想要把徐州白送给刘备,谁知刘备坚决不要。

陶谦哭道:【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刘备则回答道:我只是为了大义,过来行侠仗义而已,不要逼我要徐州,不要逼我做不义之人!

陶谦的这种行为,在三国演义中,是一种美德,是退位让贤,是大公无私。而刘备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宁愿继续当无名氏,也坚决不要徐州这份巨大的资产,这更是一种大仁大义的境界。

可以说,在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里面,陶谦和刘备两人的品行,是完全可以媲美上古圣人尧舜禹的。

不过,一般来说,一个故事如果太过于高尚,太过于圣贤,就难免会有点逻辑上的错误,会让人感觉有点假。比如说,在三国演义里面,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就让人感觉有点假。

为什么说他假呢?主要还是因为:演义里的陶谦,实在是没必要把徐州送给刘备。

徐州是陶谦的个人资产,从人性上来讲,除非是被逼到绝路上了,不然的话,谁都不会把自己的资产白送给别人。

陶谦被逼到绝路上了吗?并没有。曹操打陶谦,陶谦还是有活下来的几率的,并不是只能等死而已。再说了,就算陶谦真的打不过曹操,他为什么要把徐州送给刘备呢?难道刘备就能打的过曹操?明显也不行的。论作战能力,现在的刘备其实还不如陶谦呢。

由于三国演义是向着刘备写的,所以我们看到陶谦让徐州这里,作者总是极力的渲染着这么一个观念:陶谦只能把徐州送给刘备,送给别人不行的。

可实际上,如果我们清醒一下头脑,不被作者给误导的话,我们就可以明白:其实把徐州送给别人也是可以的,并没有非要送给刘备不行。

同时,把徐州送给别人,甚至还要比送给刘备更好一些!

陶谦可以把徐州送给谁呢?

那么,陶谦最好是把徐州送给谁呢?

曹操!陶谦最好是把徐州送给曹操!

我承认,我这个说法很大胆,但实际上,从演义里的角度来讲,把徐州送给曹操,绝对是比把徐州送给刘备要好的!陶谦如果真的被逼到绝路上了,那他就应该把徐州送给曹操才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点。

一,从私来讲:如果陶谦真的不想要徐州的话,那他就应该把徐州送给曹操,用徐州来赔偿曹操父亲的生命。

曹嵩的死,和陶谦是撇不开关系的,就算是三国演义再怎么偏向陶谦,曹嵩的死也是因为陶谦派错了人护送的原因——说到底,陶谦还是有责任的。

按照演义里的描述,陶谦是个仁德君子,平白无故的他都能因为刘备品德好,就把徐州送给刘备,那么为了赔偿曹操父亲的生命,他把徐州送给曹操也是很正常的。毕竟陶谦不欠刘备什么,但陶谦却欠曹操一个父亲。

所以,如果陶谦真的不想要徐州了,那么他就应该把徐州送给曹操才对,因为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1,从品德上讲,陶谦可以赔偿曹操的丧父之痛。

2,从利益上讲,陶谦也可以避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

如果曹操是个只看利益的人,那么你忽然给了他徐州这么大的一份利益,他自然也就顺坡下驴,不会再打你了。

如果曹操是个品德高尚,孝顺仁德的人,那么陶谦上来就把徐州送给曹操,曹操恐怕也就不好意思再对陶谦斩尽杀绝了,毕竟在演义上,杀曹嵩的始终是张闿,而不是陶谦。曹操得到徐州之后,如果要报父仇的话,只追究张闿就可以了,没必要追究陶谦。

所以,从私来讲,陶谦就应该把徐州给曹操,这是他欠曹操的。

二,从公来讲:为了徐州的老百姓,把徐州送给曹操,就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的发生,比送给刘备要好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徐州之所以会发生战争,徐州的百姓之所以会受到战争的伤害,就是因为:曹操要抢徐州,而陶谦不让曹操抢徐州,所以,孔融,田楷这群诸侯就过来和曹操开战了。

也就是说,如果陶谦肯把徐州送给曹操的话,曹操也就没必要和陶谦打仗了,孔融田楷这群人就更没必要和曹操打仗了。这样一来,战争不会发生了,徐州的百姓们就自然不会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了,大家都开心。

相反的,如果陶谦把徐州送给刘备的话,那么战争就仍然会发生,曹操还是会接着打刘备的,因为曹操是非要打徐州不行的。到时候,徐州的百姓们仍然要遭受战争的毒害。

总之,陶谦把徐州给曹操,战争就会停止,百姓就会安全。相反,陶谦把徐州给别人,则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战争会一直打去,直到打到徐州归曹操为止。

所以,从公来讲,如果陶谦真的像他说的一样,是为了徐州百姓着想的话,那么,把徐州送给曹操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就要说了:曹操可是要大规模的屠杀徐州百姓啊,把徐州送给曹操,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不会的,曹操要屠杀徐州百姓,这是有前提的,是因为陶谦(或其手下)杀了曹操的父亲,还不交出徐州,所以曹操才会进攻徐州,然后搞屠杀,报父仇。

如果陶谦一开始就把徐州送给曹操的话,那么曹操是绝对不会搞屠杀的。

毕竟陶谦把徐州送给曹操之后,徐州就成了曹操自己的地盘,曹操又怎么会傻的在自己的地盘上搞屠杀,杀光自己的百姓?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所以,从公来讲,陶谦就应该把徐州给曹操,这是避免徐州百姓受伤害的最好方法。

三,从实力来讲:把徐州送给实力比较弱的刘备,就等于是间接把徐州送给了别的诸侯,刘备是守不住徐州的。(至少比起曹操,刘备是弱的。)

就像后来,陶谦把徐州给了刘备,转眼间徐州就被吕布夺走了,然后又被曹操夺走了——最后翻来覆去的,徐州还是归了曹操,这又何苦呢?还不如一开始就把徐州给了曹操。(徐州成了曹操自己的地盘之后,曹操就再没搞过屠杀了。)

当然,当时的曹操实力也是一般,但至少比刘备要好点,如果说曹操都守不住徐州的话,那刘备就更别想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徐州的百姓好,还是为了赔偿曹操父亲的性命,或是为了徐州本身好,把徐州送给曹操,都是大好人陶谦最好的选择,但陶谦却仍然把徐州送给了刘备,并坚持继续和曹操开战。

这就证明:在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里面,绝对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