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五十九章:王允上台。

在王允没上台之前,王允给人的感觉普遍是很低调,很卑微的,大家都觉的王允是个老好人。

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允总想杀死董卓的原因,更因为每当王允想要联合其他官员干掉董卓的时候,王允都会先大哭一场,然后态度极其诚恳的恳求各位来帮帮忙。

王允的姿态一直都摆的很低。

但当王允上台之后,他的态度就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王允上台之后,每当他和之前那群老同事开会的时候,王允都故意板着个脸,露出一副位高权重的样子,让手底下的人都猜不透这位‘新的董卓’在想什么,一个个都吓的心惊胆战。

同时,王允还搞独裁,搞肃清,狠狠地对付那些不支持自己的人。一时间,朝廷里再次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和之前董卓当权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为什么大好人王允会变成董卓这样的人呢?因为王允和董卓本来就是一样的人。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人这一说,很多人之所以没做过什么大坏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性格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大坏事的机会。

就像王允,以前的王允没有任何的实力去针对别人,他自己都整天怕被针对怕的【坐不安席】。所以,以前的王允就整天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对别人都是彬彬有礼的,从来不搞肃清——当时的王允,他能肃清的了谁呢?

所以,当时的王允别说是搞肃清了,就算是求人办事,都要哭着求才行,他命令不动别人的。

可一但王允成为了新的董卓之后,王允管理朝廷的手段,就立刻和之前的董卓一模一样了,也是:谁不支持我,我就杀谁。丝毫没有以前那种流着眼泪和大家交心的样子了。

王允前后的变化这么大,这就证明了两点:

1,王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王允在之前没搞过独裁,也没害过人,并不是因为王允这个人有多好,仅仅是因为王允没资格搞独裁,搞针对而已。

在董卓搞独裁的时候,王允整天把忠心啊,国家啊,道德啊这些大帽子挂在自己嘴上,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老好人形象。但实际上,等轮到王允上台的时候,他居然也和董卓一样了,大力的搞独裁,搞肃清。

2,董卓之前搞独裁搞的那么残暴,其实并没有错。

像我之前分析的一样,现在整个朝廷的形势,就是内忧外患不断:内部有不同派系的官员们勾心斗角,外部则有大量不听皇帝命令的地方诸侯。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不管是谁坐到把持朝政这个位子上,他都是会用独裁,残暴等手段来治理朝廷的。并且,抛开道德层面不讲,这也是最快治理好朝廷的办法之一。

所以,董卓当时搞独裁搞的那么残暴,原因并不是小说里写的董卓生性残暴,董卓本来就坏等等,而是一种治理朝廷的合理手段。

不然的话,外面那么多诸侯不服你,朝廷里还有人不服你,在这么严重的形势下,你不和他们玩暴力,还和他们讲道理,谁听你的呢?

别人不听你的话,你就讲道理,用你的品德去慢慢感化他——这个当然是很好的办法,是圣人都推崇的做法。但问题是这个办法见效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并且,这年头能被品德这种不值钱的东西感化的人,也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所以,和不服你的人讲道理这个办法,多半是用在和平盛世的办法。因为和平盛世朝廷形势会稳定一点,执政者有的是时间和你慢慢耗,有的是时间去慢慢感化你。不像是乱世,留给你的时间本来就少,你还和别人慢慢耗,这不是找死吗?

所以,盛世多文治,乱世多武治。

别人不听你的话,你就用你的品德去慢慢感化他——这个见效太慢了。别人不听你的话,你就打他,打到他听你的话为止——这个就快多了。

所以说董卓本人也不想自己这么残暴的,你想啊,如果全天下都乖乖的听董卓的话,那董卓还莫名其妙的杀什么人呢?这不是傻吗?

坐在这个位子上,处于这个环境中,执政者就只能这么做。论手段的狠毒,王允和董卓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分别,他们根本就没有谁忠谁奸之分,他们治理朝政的手段都是:残暴的搞独裁,干掉反对自己的人。

只不过,董卓比较真性情一些,他搞独裁就是搞独裁,董卓也说过:【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坐在这个位子上,为了快速治理朝廷,董卓根本就管不了那些小百姓了。在董卓眼里,为了快速治理朝廷,牺牲一部分人也是应该的。

而王允则比较虚伪一点,他一方面为了自己,残暴的搞独裁,另一方面却大喊着:我这是为了国家好!从这一点上来看,王允这个人的品德还不如董卓呢。

不过,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既然王允也是手段残暴的独裁者,那么为什么在后来的历史书上,董卓都是大坏蛋的形象,而王允则都是大好人的形象呢?

问的好,今天,就让我们来慢慢分析一下这个事情。

首先,古代的历史书,其性质不仅仅是书而已,而是有着三种作用的工具。

是哪三种作用呢?

1,记录历史。

2,篡改历史。

3,教育百姓。

这三种作用中,记录历史是历史书的本来作用,而篡改历史,则是胜利者赋予历史书的新作用,主要是用来隐瞒一些对胜利者不利或是对失败者有利的事情。

而王允被塑造成大忠臣的模样,则主要是因为历史书的第三种作用:教育百姓。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慢慢来看。

董卓和王允,他们两个搞独裁的顺序是不一样的。这里面,董卓搞独裁在前,是他先欺负皇帝的,所以站在后来皇帝的立场上,他们当然就会觉的董卓这种欺负皇帝的权臣是大坏蛋,是反面典型。

所以,历史书上就都把董卓给写成大坏蛋,大反派。

而王允虽然也是独裁者,并且王允也没有特别的忠心于皇上,但是你却不能按照现实来这么写王允。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把王允也写成残暴的独裁者的话,这就很不利于教育百姓了。

皇上希望看到的历史书是:如果有人(董卓)篡夺皇权,搞独裁,你就要去杀死他,忠心的维护皇帝!(就像历史书上的王允一样。)

皇上不希望看到的历史书则是:如果有人(董卓)篡夺皇权,搞独裁,你杀了他,你就能代替他搞独裁!你就会成为新的老大!你就会成为新的欺负皇帝的那个人!(就像真实的王允一样。)

你看,这下问题就很明白了。如果你是皇帝的话,那你当然希望天下人的思想都是第一种,而不是第二种。

王允虽然也是搞独裁的独裁者,但王允却杀了之前欺负皇帝的董卓,结束了董卓的独裁。所以,历史书上都把王允给描绘成一个大忠臣,都说王允是为了忠心皇帝才去杀董卓,而不说王允是为了自己能搞独裁才去杀董卓。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书上都把王允给描写成大忠臣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掩盖凶残的宫廷斗争,宣传光明的忠心护主,让后人不要为了篡夺皇权去打权臣,而是要为了忠心皇帝去打权臣。

第六十章:王允为什么要逼凉州人造反?

董卓死后,接管董卓大部队的人,是董卓的女婿牛辅。

后来牛辅也被干掉了,董卓派的人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样,群龙无首了。

王允和吕布见了这种情况,就有点慌了。

毕竟董卓余部再怎么群龙无首,这浩浩荡荡十几万凉州人,其战斗力也不是开玩笑的。就算是没人指挥他们,这群凉州人时不时的搞一下恐怖袭击,中原也是受不了的。

这群凉州人就仿佛是埋在朝廷旁边的一颗丨炸丨弹一样,王允必须要快速的处理他们。不然的话,他们早晚要出乱子的。

那么,要怎么处理这十几万凉州人呢?具体有两种方法:

1,暴力征服。

打他们!狠狠地打他们!把他们给打残了,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闹事了。

这个方法好不好呢?其实不太好。主要是凉州人的战斗力还挺强的,现在王允才刚刚上台,朝廷内部还没彻底稳定,这么快就爆发战争,对王允来说肯定是不理智的。

更何况朝廷能不能打的过这群凉州人呢?不一定。就算能打过,多半也会把自己给打残了,到时候肯定会有别的诸侯来长安捡便宜的。

所以,暴力征服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

2,怀柔政策。

既然不能暴力征服他们,那就只好搞怀柔政策了。先给他们好处,稳住他们,然后派人去管理他们,来日方长,慢慢的用各种手段去感化他们。

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至少要比暴力征服要好多了。主要是现在朝廷实在是有点不稳定,所以不管能不能打的过,避免战争才是最主要的,要慢慢的休养才对。

派人去感化这群凉州人,能感化最好,感化不了的话,到时候再打也无妨,怎么看也比上来就打要好多了。

毕竟,在对付外族入侵这件事情上,历朝历代的选择往往是:

如果能轻松消灭他们,那当然就要消灭他们。

如果很难打的过他们,打他们会导致两败俱伤,那么就要使用怀柔政策。

如果根本就打不过他们,那就只能和他们结盟了。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曹铜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