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登堡见计划已然敲定,就宣布散会,兴登堡要求自己的心腹手下们秘密布置,外松内紧,务必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众人轰然应诺,随后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在出门办事的兴登堡的一众手下中,就数只当了6个月的总理就被轰下台的巴本最高兴了,因为在出任总理期间巴本一直被国会欺负,巴本恨国会恨地牙痒痒。现如今巴本手握国防军和警察部队,到时威风凛凛地带着枪去武力解散国会,那帮国会议员们必然会目瞪口呆,乖乖地从国会中灰溜溜地走出去。巴本只要一想到到时候那帮国会议员们的怂样就想笑,巴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发动自己的计划了。
在巴本愉快地做着发动政变的美梦之际,巴本的好朋友施莱歇却有些高兴不起来,施莱歇不高兴的原因是兴登堡总统居然认可了傻瓜巴本的方案,而不认同自己这个“聪明人”的方案,在傻瓜巴本的面前,自己这个聪明人的方案被兴登堡给否了,这简直是耻辱。
如此,自感受到了羞辱的施莱歇决定用特别的方法迫使兴登堡同意自己的方案。
第一步,施莱歇先去挖了一把巴本政府的墙角,施莱歇通过一定的方法说服了巴本政府的两个成员不再加入巴本的政府,这使巴本的政府无法组建起来。
第二步,施莱歇指使自己的好友尤金.奥特上校去告诉巴本及其剩下的内阁成员一个人为编造的消息,尤金.奥特上校宣称国防军无法应对来自左派和右派的威胁,如果***——纳粹党联合体发动对国家的进攻,国防军将束手无策,另外这位上校还强调如果东边的波兰打过来,国防军是绝对没有抵抗能力的。
巴本的内阁成员们听了上校的话,统统震惊了,他们震惊的是他们已然猜测到施莱歇不打算支持巴本,尤金.奥特上校的意思就是威胁他们放弃巴本,不要自讨苦吃。
聪明的巴本内阁成员们纷纷找了各式各样的借口脱离了巴本的内阁,这么一来,巴本就成了光杆司令一名,巴本的政府就此泡汤了。
到了这个地步,巴本就是再傻也知道施莱歇这小子不地道,施莱歇这小子为了当总理把自己给整了一把。为此巴本跑到兴登堡那里去抱怨施莱歇不地道,当面喊哥哥,背后掏家伙,把自己给整下了台,巴本要求兴登堡说句公道话。
兴登堡本来也很同情巴本,只是施莱歇背后站着国防军,兴登堡不想跟施莱歇闹翻。因为很明显,一旦兴登堡和施莱歇闹翻,国防军中的施莱歇派和兴登堡派就会内讧,到时国家唯一的防卫力量就歇了菜了,国家内部秩序和外部安全可怎么办呢?
为了国家大计,兴登堡也只能牺牲掉巴本了,兴登堡诚恳地安慰了巴本一番,就让巴本回去了。
到此为止,巴本时代结束,施莱歇时代来临。
1932年12月2日,施莱歇接替巴本成为了德国总理,施莱歇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国防部长的职务他没有交给别人,他自己兼任,另外施莱歇还搞到了巴本留下的普鲁士总监的职务。这时,如果单纯总职务上来看,施莱歇算是赚大发了,没有哪个国防军军官能得到像他这样多的职位和权力。
施莱歇终于站在了德国的最高权力舞台上,在施莱歇之前的几个总理,穆勒、布吕宁和巴本全部都是被施莱歇给搞下去的,这个施莱歇还真是有点不地道。
有一句关于施莱歇人品的笑话是这么说的:“所有施莱歇支持的总理迟早会被他的鱼雷击沉。”
p这么好的贴没人顶?
无妨,无人顶,实乃我之过也,未能写好文章,以至于此!
然,哪怕只有阁下一人看,在下亦坚持写完,绝不弃贴。
阁下一直顶我,在下对阁下感激不尽,在下与阁下有约,在下定当践诺发完此贴。
阁下不弃在下,且始终支持在下,万请阁下受在下一拜!
施莱歇现在不用再用鱼雷去击沉别人了,现在施莱歇自己做了总理,现在轮到他自己被别人的鱼雷击沉了。
新总理施莱歇上台以后面临着和巴本一样的困境,施莱歇无法组建多党联合的新政府。施莱歇失败的农业政策(施莱歇要没收容克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使他失去了“国家农业联盟”的支持;当施莱歇反对胡根贝格出任经济部长一职的时候,施莱歇失去了胡根贝格和民族党的支持;中央党和社会民主党也反对施莱歇,至于纳粹党和德国***就更不用说了。
新总理施莱歇分裂纳粹党的努力也以失败而告终,施特拉塞尔的确是纳粹党的创始人之一,施特拉塞尔也对希特勒越来越背离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满,但是施特拉塞尔对希特勒始终抱有一份难以解释的忠诚。
施特拉塞尔拒绝了施莱歇开出的德国副总理的职位,他选择了离去,他要离开在种族主义上越陷越深的希特勒,施特拉塞尔辞去了纳粹党组织部长和国会议员的职务,为了避免受到施莱歇的骚扰和希特勒对他跟施莱歇合作的怀疑,他去意大利避风头去也。
施特拉塞尔走了,不像他当初高调的来;施特拉塞尔挥一挥衣袖,没有带走半个纳粹党员。
事实证明,希特勒是纳粹党中的“神”,任何人也撼动不了希特勒的地位,施莱歇想从内部瓦解纳粹党,纯粹是做梦。
聪明人施莱歇的日子不太好过啊,他的政府缺乏国会的支持,他的倒台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
聪明人施莱歇面临着困境,纳粹党同样面临着很多困境,希特勒固执地非要取得纳粹党全权的政府,这使纳粹党错失了好几次掌权的机会,这使纳粹党内的很大一部分人有些不满,尽管纳粹党党员们嘴上不敢说半个字,但心里还是觉得老大希特勒完全是给自己找不自在,拿大家的奋斗结果不当回事。
纳粹党面临着竞选资金的匮乏和经济形势略微好转的双重威胁,在一些地方选举中,纳粹党的支持率逐渐下降。戈培尔称1932年是“永远的坏运年”,希特勒甚至绝望地表示:“我的政治梦想得不到实现,因为我的敌人过于强大。一旦我肯定一切都失去的时候,我将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
照这个情况,如果希特勒不发动政变,就靠合法方式,是无法获得权力的。因为选举中纳粹党的得票无法过半,兴登堡总统又不愿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如此,不出意外的话,纳粹党最终会在选举中逐渐消亡,希特勒可能就开枪自尽了。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总会出现一个但是。
但是巴本及时站出来拉了希特勒一把,巴本要拉希特勒一把,完全是要报复施莱歇当初坑了自己一把。
巴本打算利用自己和兴登堡的良好关系将希特勒扶持到总理的位子上,把可恨的施莱歇从总理的位子上给拉下来。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巴本开始了自己的密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巴本是怎样谋划的,希特勒又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