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原来是这样,德川家康基于稳定幕府的考虑,“立宪”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如果嫡长子即位时未成年怎么办?二、如果嫡长子懦弱或呆傻没有执政能力怎么办?在德川时代,这两种情况都频繁出现。为保证国家政务正常运行,幕府高层必须调整实际领导人,他们想到的方案就是——信托,即让将军将政务委托重臣打理,将军本人则退居幕后,受托重臣以“将军”的名义执政。

受托重臣的头衔有两种,一种叫“大老”,一种叫“老中”。大老是最高职级,只设一人,且为非常设职位;老中是次高职级,定员四至五人,各管一摊,轮流坐庄。由于大老和老中是将军的受托人,所以他们必须是将军能信得过的人。只有谱代大名能让将军信得过,因为他们呢是德川家康重臣或功臣的子嗣。亲藩大名和外样大名都不能当大老和老中,亲藩大名是德川氏的子嗣宗亲,外样大名是德川家康的手下败将,一个太近,一个太远,同样危险。这样一种制度安排逐渐成为政治传统。

井伊直弼是近江彦根藩的藩主,他于1858年4月23日即大老位。此时,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将死,各派对继承人各有主张,政局比较混乱。在对外方面,截止此时,日本已对美、英、法、俄、荷五国开放四年有余。井伊在这四年里经历了开国带来的震荡,也认识到了日本的贫弱。当时日本贫弱到什么程度,我们以火炮为例,洋人的大炮是钢做的,日本的则是铜做的,炮弹根本打不远,够不着洋人的军舰。我们知道日本资源极端匮乏,清廷抓捕人贩时用的是镣铐,日本幕府用的则是绳子;大清官兵的武器是红缨枪,日本捕快的则是长木棒。井伊心想,咱是一个连铁矿都没有的国家,还敢向船坚炮利的洋人开战?诸位浪人同学,不知你们拿什么打呢?亲,不要告诉我是绳子和长木棒哟。

在井伊直弼上台前,西洋五国已经提出“修约”要求。洋人的要求很多,包括增开通商口岸,互换货币、互派公使,治外法权,定居、游历、置产权……当然,做为交换,幕府可以禁止洋人进行鸦片贸易。

井伊直弼了解国内舆情,他知道国人对“修约”一事悲愤难忍。不过,井伊觉得当下只能忍辱修约,因为悲愤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枪使。至于“尊王攘夷”,在井伊看来,那不过是浪人们的歇斯底里。井伊是个强硬的开国改革派,他极力反对尊王攘夷,认为其既不利于日本,也不会获得成功,图耗民众激情而已。日本可不缺激情,日本缺的是实力!

就在此时,大清帝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的消息传到了日本!井伊对此十分震惊,他以为大清遭此劫难全因个别将领好战,正所谓“愤青误国,冲动败家”!瞧你们把家败的,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又是增商埠,首都都让人家占了,圆明园都让人家烧了!自取其辱,何苦来哉?

井伊直弼观英法联军其势甚隆,大有携势东征日本之架势。井伊苦笑道,在这种局势下,你不求和还敢言战,小祖宗们,咱能按当下条件把约签了就阿弥陀佛了!况且,开国真的有错吗?既然洋人是通过对外通商发达起来的,那日本为什么不可以开国自强呢?清国的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不也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嘛!有了这样的心境,井伊便不待天皇“敕许”就擅自与五国修约了。

在井伊直弼看来,孝明天皇不过是一枚橡皮图章,有他“敕许”没他“敕许”一个样。不过,井伊的反对派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井伊这是“大不敬”,犯了天条!井伊不在乎反对派的攻讦,他觉得名声已无足轻重,不论对他个人还是对全日本。当下,最重要的是万众一心,先改善武器装备,从军事上着手师夷自强。要想不挨打,就得拳头硬;要想成大事,首先立权威;要想立权威,首先灭对手。井伊自认他是为全日本计才忍辱签了“安政五国条约”,可那帮因此而安享太平的家伙居然骂他“卖国贼”,还闹哄着要跟洋夷拼命,可送死能救国吗?既然你们那么想死,老夫就成全你们!

于是乎,井伊直弼在签完“安政五国条约”后马不停蹄的兴起了“安政大狱”。幕藩上下,有头有脸有能量的人是让他关的关、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逼死的逼死,其它没受刑的也被勒令闭门思过。井伊之独裁堪比慈禧,可惜他不是慈禧,慈禧是太后——满清女主;而他只是个大老——幕府一任管家而已!

井伊直弼的独断专行激起了朝野的愤怒,他的性命也就因之危在旦夕。1860年3月3日,江户下起了大雪,这一天驻江户的藩主要进城谒拜将军,井伊要出席这个仪式。上午9时许,十八名由尊王攘夷派雇佣的浪人(失去藩籍的武士)在井伊出家门口经樱田门时偷袭其护卫轿队。双方的武士总计七十余人,这些武士们混战一团,刺客之一趁乱开枪射击官轿,子弹穿透了井伊的腰部和大腿。井伊是一名武功高强的武士,但此时已动弹不得,再好的身手也无法施展。只见此时,双方武士拼死搏杀,大约死伤过半后,萨摩刺客逼近官轿,他把井伊从官轿里一把拽了出来,然后高举武士刀挥刃猛砍,霎时间血柱冲天,幕府最后的强人——一代大老井伊直弼——身首异处。

据说,井伊直弼临死前还在叫骂:“一帮蠢蛋!日本可怎么办啊?”。井伊42岁上台44岁被刺,执政尚不足两年,他的生命如当天飘落的雪花短暂而永恒。这就是著名的“樱田门外之变”。

12.宿命

井伊直弼被刺,很多人叫好,不管是时人还是后人!他们将这次暗杀事件称为“壮举”,将十八浪人尊为“义士”,称井伊“死有余辜”。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位“死有余辜”的日本“国贼”吧。

井伊直弼是个政治强人,他杀伐决断雷厉风行。不过,井伊并非只会粗野,他也有馨雅的另一面,他对茶道很有研究,是个茶道名人。井伊爱品茶,爱写茶,爱办茶会,一个没有品位的人是不可能有此雅好的。井伊是一个谱代大名——德川氏的近臣,他对幕府负有责任,他对百姓负有责任,他对未来负有责任。做为一名高级武士,井伊很早就参透了生死:人生不但短暂而且只有一回,也不是先生者就先死。世事变幻无常,人生犹如樱花凋零,在飘落中完成它永恒的存在。他——井伊直弼——要完成他的使命,要证明他在寂灭前的真实存在。

世人都说井伊“嗜权如命”。不错,他是嗜权,可于这乱世之中,在民族危难之际,难道要让他任浪人逞勇亡国而袖手旁观?井伊并非小人得志式政客,他原本就是近江彦根藩的藩主,他不当这个大老照样荣华富贵。只要井伊愿意,他完全可以作壁上观,然后择机谋动坐收渔利。这并不难,但井伊做不来。日本已处存亡之秋,大丈夫岂能钻营苟且!

世人都说井伊“杀人如麻”。不错,他是把反对派都肃清了,连吉田松阴这样的狂生都杀了。可诸君也要想想,井伊的反对派想干嘛,这帮小子想跟洋人拼命,把英美五国统统赶跑。那洋人是浪人能赶得走的?大清的义和团比日本的尊攘派声势大吧,结果又怎么样呢,没把洋人赶跑,反尔把八国联军招来了。我们完全可以预见,井伊若不打压攘夷派而任其胡闹,英美等国必定搞一场日本版的“庚子国乱”。真到那时,难道这些浪人会出来负责任?就算他们愿意负责任,那又怎么负呢,剖腹吗?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小说在线阅读_第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迟玉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第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