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人道之机关算尽终无用是非成败转头空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作为梁山的智囊,《水浒传》里以智略闻名的军师,智多星吴用往往被人拿来和另外一部名著《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相提并论。那么粗略的看上去,这两人也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都一样的足智多谋,都能够运筹帷幄和参赞军机,但有意思的是,同为四大名著中的军师,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为后人传颂,更是被认为是华夏智慧的化身。而吴用呢?

始终半红不紫的状态,这除了两人的功绩和平台差距较大之外,更多的原因在水浒蓝本《宋江三十六人赞》的赞语里已经言明,且来看吴用的原型是个什么模样:“智多星吴学究古人用智,乂国安民惜哉所为,酒色粗人!”这里就很遗憾了,三十六人赞多为隐语,但是吴用的却写得非常直白,为什么这样讲呢?

古人用智谋,用术,是为了保国安民,但是这个吴学究是什么情况呢?作者感叹可惜吴学究的智,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个酒色粗人而已。所以我们的文化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往往是非常公正的,吴用其人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且不管,单就水浒里的表现来讲,历史也给出了非常公正的评价,除了半吊子评论家,很少有人真的会去推崇吴用的。

那么施耐庵先生在创作时也延续了这一形象和内涵,并将蓝本里的吴学究替代为吴用这个名字,吴学究则变成了吴用的身份,还给了个道号,叫加亮先生。吴是通无的,于是吴用变成了无用,吴加亮就变成了智多星无加亮。意思是这个人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他的智谋,并没有给这个人带来真正的光明和光辉。无加亮,是比不了诸葛亮的。

弄清了作者对于吴用的创作基调,我们这里来看吴用的出场,这时刘唐因为晁盖送了银子给雷横,他不服,不爽,所以追上来两人大打出手:“当时雷横和刘唐就路上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众土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并他。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吴用的登场,是来劝架的,而且吴用貌似也会点粗浅武艺,用的兵器是两条铜链,作者的《临江仙》里面夸吴用是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聪明吗?

那是真聪明,不然怎么叫智多星呢?但是我们一路聊来大家就会发现,一个纯粹聪明的人,其实是没有太多可取之处的,往往最后害人害己。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吴用是秀才身份,但是他可不是甘于当一个秀才而已,心胸志向都不小,而且藏得有战将,隐得有雄兵,这里诸君切不可误以为这一句是在赞美吴用精通兵法,这里说的其实是他的志向。兵法谋略,前面已经提过了,叫六韬三略究来精。

小子以前年轻时也写过几部太监小说,而后经历世事,开始渐渐看明白水浒后,几乎不敢下笔写小说了,为什么这样讲?

看到了施耐庵先生每一笔的慎重,就知道巨著是多少心血炼成的。然后又有两句话:“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这个是表明吴用的谋略水平的,厉害不厉害?

那是真厉害了,诸葛亮和陈平这两人,单就谋略来讲,也不如他。当然了,这里有文学必要的夸大和修辞,但是却说出了一个道理。

单就谋略和术来讲,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很多厉害的人,甚至草莽之间,像吴用这样一个乡村教书的,也并不差。但为什么智慧的化身,有且只有诸葛亮呢?为何连六出奇计安汉的陈平都很少被人称道,甚至他自己也否定了自己,觉得自己阴谋过多,不利子孙后代。这就是作者留给我们思考的。

“当时吴用手提铜链,指着刘唐叫道:“那汉且住,你因甚和都头争执?”刘唐光着眼看吴用道:“不干你秀才事!”雷横便道:“教授不知,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官庙里,被我们拿了这厮,带到晁保正庄上,原来却是保正的外甥,看他母舅面上放了他。晁天王请我们吃了酒,送些礼物与我,这厮瞒了他阿舅,直赶到这里问我取,你道这厮大胆么?”吴用寻思道:“晁盖我都是自幼结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议计较。他的亲眷相识,我都知道,不曾见有这个外甥。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跷蹊。我且劝开了这场闹,却再问他。”

吴用这时看破了刘唐不是晁盖亲戚的真相,但是他却也不说破,他对这些小事为什么这么留心呢?晁盖真的有没有刘唐这个亲戚,其实又关他吴用什么事了?

原因很简单,吴用是个胸藏战将和雄兵的人物,当个教书匠,他甘心么?他是不甘心的,而晁盖这个人,名气很大,庄上经常有江湖好汉绿林人物往来,所以吴用对于晁盖的事情,是非常留意的,因为他不甘于埋没,他想找机会干事,干大事:“且说吴用对晁盖说道:“不是保正自来,几乎做出一场大事。这个令甥端的非凡,是好武艺。小生在篱笆里看了。这个有名惯使朴刀的雷都头,也敌不过,只办得架隔遮拦。若再斗几合,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来间隔了。这个令甥从何而来?往常时庄上不曾见有。晁盖道:“却待正要求请先生到敝庄商议句话,正欲使人来,只是不见了他,枪架上朴刀又没寻处,只见牧童报说,一个大汉拿条朴刀望南一直赶去,我慌忙随后追得来,早是得教授谏劝住了。请尊步同到敝庄,有句话计较计较。”那吴用还至书斋,挂了铜链在书房里,分付主人家道:“学生来时,说道先生今日有干,权放一日假。”有诗为证:文才不下武才高,铜链犹能劝朴刀。只爱雄谈偕义士,岂甘枯坐伴儿曹。放他众鸟笼中出,许尔群蛙野外跳。自是先生多好动,学生欢喜主人焦。吴用拽上书斋门,将锁锁了,同晁盖、刘唐到晁家庄上,晁盖径邀入后堂深处,分宾而坐。”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小说在线阅读_第1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冯一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第1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