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辞回,李师师道:「小哥只在我家下,休去店东宿。」燕青道:「既蒙错爱,小人回店中,取了些东西便来。」李师师道:「休教我这里专望。」燕青道:「店中离此间不远,少刻便到。」燕青暂别了李师师,迳到客店中,把上件事和戴宗说了。戴宗道:「如此最好!只恐兄弟心猿意马,拴缚不定。」燕青道:「大丈夫处世,若为酒色而忘其本,此与禽兽何异?燕青但有此心,死於万剑之下!」戴宗笑道:「你我都是好汉,何必说誓!」燕青道:「如何不说誓,兄长必然生疑!」”
也正是因为留有念想,师师觉得哎呀,这个男人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是只恨衣服脱得不够快,所以这里反而更进了一步,邀请燕青搬到家里住。有意思的是燕青还对戴宗说誓了,戴宗这里看不透燕青,燕青看得明白戴宗。
为什么这样讲呢?
燕青要是把持不住,还等着回来跟你戴宗说?可见戴宗说这话是多余的废话,那么燕青呢?戴宗话头一起,他就知道了戴宗的心思,干脆发个毒誓,你好放心,免得瞎猜,关键时候坏事。
燕青和戴宗不是两口子,但是他们俩的谈话倒真可以给夫妻之间借鉴下,不要瞎猜,瞎猜,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也是缘法凑巧,至夜,却好有人来报,天子今晚到来。燕青听得,便去拜告李师师道:「姊姊做个方便,今夜教小弟得见圣颜,告得纸御笔赦书,赦了小弟罪犯,出自姊姊之德!」李师师道:「今晚定教你见天子一面,你却把些本事,动达天颜,赦书何愁没有?」”
这就是燕青了不起的地方了,明明这时燕青来办的事情就是招安,而且办成的概率到这一步已经非常大了,但是燕青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先为自己安排好了归计,“燕青唱罢,天子失惊,便问:「卿何故有此曲?」燕青大哭,拜在地下。天子转疑,便道:「卿且诉胸中之事,寡人与卿理会。」燕青奏道:「臣有迷天之罪,不敢上奏!」天子曰:「赦卿无罪,但奏不妨!」燕青奏道:「臣自幼飘泊江湖,流落山东,跟随客商,路经梁山泊过,致被却掳上山,一住三年。今年方得脱身逃命,走回京师,虽然见得姊姊,则是不敢上街行走。倘或有人认得,通与做公的,此时如何分说?」李师师便奏道:「我兄弟心中,只有此苦,望陛下做主则个!」天子笑道:「此事容易,你是李行首兄弟,谁敢拿你!」燕青以目送情与李师师。李师师撒娇撒痴,奏天子道:「我只要陛下亲书一道赦书,赦免我兄弟,他才放心。」天子云:「又无御宝在此,如何写得?」李师师又奏道:「陛下亲书御笔,便强似玉宝天符。救济兄弟做的护身符时,也是贱人遭际圣时。」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纸笔。子随即捧过文房四宝。燕青磨得墨浓,李师师递过紫毫象管,天子拂开花黄纸,横内大书一行。临写,又门燕青道:「寡人忘卿姓氏。」燕青道:「男女唤做燕青。」天子便写御书道: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
这里的应对进退施耐庵先生写得非常传神,小子也正是因为如此经常好奇极少数学者怎么有脸皮来评施耐庵写得不好,这里先是唱,让天子吃了一惊,而后是哭,让天子发问,再然后是不敢说,让天子说但说无妨,礼数规矩拿捏得恰到好处,就好比刘备请诸葛亮下山,一句话说错,诸葛亮才不甩你。
所以很多人说,刘备有什么本事?他就会哭嘛。
小子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笑,刘备是没本事,他只会哭,但是很多人连哭只怕都不会,哭得让人心烦,哭得让人讨厌,哭得让人看到就来气,哭得让人一看就窝囊。
刘备无能?他哭得当时的英雄都愿意拿命来跟他闯,现在有些人一哭,别人就笑,看嘛,这家伙又在演戏。其中不同,不言自明。
“燕青以目送情与李师师。李师师撒娇撒痴,奏天子道:「我只要陛下亲书一道赦书,赦免我兄弟,他才放心。」”
这一段大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矣!
梁山招安这件大事,完全是燕青一手经办的,可以说没有燕青,安道全、萧让、金大坚这些被冤枉的人,是难有翻身之日了,而关胜、呼延灼这些人,也没有机会重新洗白身份。宋江一伙就算赢一百次高俅,也只是被当成反贼而已,除非强大到可以自成一国。
而后燕青怕皇帝不靠谱,转头就忘,所以还加了颗钉子:“宿太尉看了书,大惊,便问道:「你是谁?」燕青答道:「男女是梁山泊『浪子』燕青。」随即出来,取了笼子,迳到书院里。燕青禀道:「太尉在华州降香时,多曾服侍太尉来,恩相缘何忘了。宋江哥哥有些微物相送,聊表我哥哥寸心。每日占卜课内,只著求太尉提拔救济。宋江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梁山泊十万人之众,皆感大恩!哥哥责著限次,男女便回。」燕青拜辞了,便出府来,宿太尉使人收了金珠宝物,已有在心。”
那么这个事情到此就已经是十拿九稳了,有人提,皇帝批,这事办得非常的完美和漂亮。
燕青的再次重要登场,就要到《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这一回了,这一回是全书很关键的一回,上半部分是宋江和鲁智深去拜访了智真长老,下半部分主要就是写燕青,宋江征辽回来的路上,拜访了智真长老后,来到双林镇这个地方,双林是古镇,在今天的浙江,这地方就很有意思了,明明宋江是征讨辽国回来,而且刚刚在五台山,怎么一下子就瞬间移动跑到双林镇去了?所以这里其实是施耐庵先生故意写的,水浒本来就是水中花镜中月。好了,燕青就遇到了一个熟人:“正行之间,只见前队里一个头领,滚鞍下马,向左边看的人丛里,扯著一个人叫道:「兄长如何在这里?」两个叙了礼,说著话。宋江的马,渐渐近前,看时,却是「浪子」燕青,和一个人说话。燕青拱手道:「许兄,此位便是宋先锋。」宋江勒住马看那人时,生得:目炯双瞳,眉分八字。七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沿边褐布道服。系一条杂吕公□,著一双方头青布履。必非碌碌庸人,定是山林逸士。”
宋江一看这个人,不得了,眼睛非常有神,原文为“目炯双瞳”,而且呢?眉分八字,这个眉分八字就很有讲究了,有些人在印堂处凹陷比较深,这种人一般思考问题比较多,但是有修行的人呢?
杨戬在这个地方多出了一个眼睛。
好了,封建迷信我们不多讲,且来看宋江觉得这个人必非碌碌庸人,定是山林逸士,我们从水浒全书来看,就知道宋江看人还是很准的。
“宋江见那人相貌古怪,风神爽雅,忙下马来,躬身施礼道:「敢问高士大名?」那人望宋江便拜道:「闻名久矣!今日得以拜见。」慌的宋江答拜不迭,连忙扶起道:「小可宋江,何劳如此。」那人道:「小子姓许,名贯忠,祖贯大名府人氏,今移居山野。昔日与燕将军交契,不想一别有十数个年头,不得相聚。後来小子在江湖上,闻得小乙哥在将军麾下,小子欣羡不已。今闻将军破辽凯还,小子特来此处瞻望,得见各位英雄,平生有幸。欲邀燕兄到敝庐略叙,不知将军肯放否?」燕青亦禀道:「小弟与许兄久别,不意在此相遇。既蒙许兄雅意,小弟只得去一遭。哥哥同众将先行,小弟随後赶来。」宋江猛省道:「兄弟燕青,常道先生英雄肝胆;只恨宋某命薄,无缘得遇。今承垂爱,敢邀同往请教。」许贯忠辞谢道:「将军慷慨忠义,许某久欲相侍左右,因老母年过七旬,不敢远离。」宋江道:「恁地时,却不敢相强。」又对燕青说道:「兄弟就回,免得我这里放心不下;况且到京,倘早晚便要朝见。」燕青道:「小弟决不敢违哥哥将令。」又去禀知了卢俊义,两下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