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人道之自知而不行的悲剧白衣秀士王伦

人活在这个世上,有一件事情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明白自己的位置有关。比如劝架,在中国传统社会,劝架是很有学问的,这个和事老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当的,有些人劝架,打架的人不理他,有些人劝架,甚至自己也被打,还有些人劝架,都不用拉,只需要说一声话,打架的人就自然散开了,之所以同人不同命,也正是因为这个位置的不同。

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一个完全一无是处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是非常罕见的,内向的人可能文思比较敏捷,完美主义的人虽然容易遭受挫折却很能在事业上精益求精,可见人生命运的好坏,有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自己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水浒里面的王伦,过去的观点一致认为他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容不得人,这些评价当然没有错,小子也无意去标新立异。不过作为水浒创作目的来讲,作者显然不是要让我们去知道王伦嫉贤妒能和容不得人,我们会发现生活当中,挑别人的毛病远比挑我们自己的毛病容易,但是挑别人的毛病,很大程度上却无益于我们自己生活的提高。除非是为了打击对手或者是做到古人讲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那挑别人的毛病才对于我们自己有了实际意义。

王伦的问题,根本上其实不在于嫉贤妒能,这只是表象。真实的问题,在于他处在了错误的位置。我们讲对于医生来讲,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济世活人的慈悲心,如果没有这个,唯利是图,那难免医患关系闹得很僵。一个当官的,就不该以发财为目的,虽然过去有种观点,说不为了钱谁当官啊?那么有这种想法的人难免有很多最后会因为受贿而落入了法网。其实这都和没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很大关系,你以赚钱为目的,可以去经商嘛,当然经商也不能过于黑心,否则也会出问题的。

好了,我们说了这么多那么作为一个头领来讲,尤其是封建社会混江湖的山大王来讲,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我们要求每一个山大王都是宋江那肯定不现实,但你至少得有晁盖的优点吧?

晁盖虽然是个冤大头,但是很豪爽,很讲义气啊。而豪爽和义气,这是团结手下干部的基本要点。那王伦有这些特质没有呢?

他当然是没有的。而且不但没有,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他的死,其实也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导致的结局。为什么这样讲呢?

王伦的性格是压根就不适合做这个山寨之主的,但他自己可是一丁点都没意识到这点。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嫉贤妒能这个性格我们当然不可能说它是好性格,但是性格却不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在我们一时改变不了自己的性格,又很可能因为我们的性格而陷入困境时,怎么办?

这其实就是选择的问题了。“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一面叫小喽罗取酒来,把了三巡,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恙。林冲答道:“每日只在郊外猎较乐情。”王伦动问了一回,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

说王伦没有自知之明,他也有一点,他知道自己就那点本事,不如林冲,但是呢,他的自知之明没有反应在他的选择上,诸君,想到和做到是完全两码事。

就好比酒场中喝酒,有些朋友心里意识到,不行,不能再喝了,结果别人举杯一劝,碍于面子,又喝了,最后酩酊大醉,怪得谁来?怪劝酒的人?

只能怪自己罢了。

我们这里当然不能要求王伦明白自己不适合当山大王,就将位置让给林冲,那不现实,就好比我们跑去跟一个土豪说,你钱很多,但是呢,你很土,不适合有钱,把钱给我吧,这样你未来会平平安安的,他会听我们的才怪。

王伦的问题,不在这里,他的问题是明白了自己比不了林冲,却没有在行动上真正的坚持,很多人在人生失败后,很郁闷,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我明明知道会怎样怎样,但当时怎么就那么蠢呢?”

王伦要么就大度一点,直接收留林冲,让林冲从此感恩戴德,宋江武艺也烂啊,但是他能够服众,晁盖武艺也一般啊,但是他也能服众,所以武艺强弱,更本就不是重点。当然,我们对王伦不能要求过高,就如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很多时候不可能对事情了解得很透彻一样。但是没关系啊,既然自知,那就坚决和果断一点,这是可以做到的嘛。

王伦没有,要拒绝,就干脆一点嘛,其实林冲纳不到投名状被赶下山,和直接将林冲赶下山,事实上有区别吗?

柴进肯定一样的不爽,林冲肯定一样的不爽。那么既然效果完全相同,王伦搞这么一出,就真的很莫名其妙了。

而这种莫名其妙,恰恰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出现的,很多时候因为内心明白了,行动上却不坚定,所以事情办得拖泥带水,留有后患。

本来这种情况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也没什么,多半也只是事情办得不好,自己吃了亏,郁闷和埋怨自己而已。但是放到了王伦的这个位置上,那就是要了命了。

强盗本来就是为了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既然有这样的考虑,就不该留了林冲,心里想的前后表现却不一致,结果就导致林冲记恨在心,而且林冲的武艺又比王伦高强。这就是王伦自己埋定时『炸』弹了。所以王伦的外号是白衣秀士,听起来还挺文雅的,其实白衣,空的嘛,哪里是秀士了。

火并王伦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其实对比王伦,我们倒可以参考一下二龙山的山大王,坚决不要鲁智深入伙,如果不是鲁智深杨志联手,又加上曹正用计,胜负还不一定呢,二龙山尚且如此,更别说地利占尽的梁山了。

总结:内心和行动不一致,言行不一,是最容易让他人察觉的,借钱,借得很勉强,境界高的人另讲,一般人人家会记我们的情么?不会,他日后发达了,会记得的只是当时跟你借钱时你满脸的黑线。所以为什么豪爽的人朋友也多,事情也容易办?由王伦我们就可以反照而得出结论,当然纯粹像晁盖那样的冤大头,我们说过也是不可取的。

畜生之利欲熏心王婆

老话讲得好,宁拆十座庙,莫断一桩姻,然而很多人在利欲面前,哪里又顾得上因果报应了?

王婆这样的人,在古代是非常多见的,利欲面前,全然不顾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方面嘴巴够多,乱嚼舌根,几句话挑拨得本来没有贼心的起了贼心,没有贼胆的得了贼胆,另外一方面,经常还推波助澜,提供帮助和条件,如同水浒里面王婆提供潘金莲和西门庆通jian的场所。更为歹毒和没有人性的是,最后教唆毒死武大郎。要知道教唆他人伤天害理的人,本身比伤天害理的人更可恶十倍。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小说在线阅读_第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冯一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第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