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花荣虽然是将门之子,而且也做了个副知寨,但是他是不得志的,这样一个英雄,一个能放海东青的英雄,做刘知寨这样一个没本事的贪官的副手,他会痛快吗?

什么样的仇才巴不得同事的老婆被人给xx了呢?

这里就能够理解花荣平时里是多委屈和不得志,当然刘高未必对花荣有多不客气,但花荣是英雄啊,顶天立地的英雄,在这样的小人手下当个副职,他郁闷吗?

他当然郁闷,这种心情和李广在最后不愿意见刀笔吏是一样的。有人读史,说李广是怕刀笔吏,其实哪里是怕?这样理解,是根本不了解英雄的情怀。

一世英雄,做阶下囚,让刀笔吏来审,还不如死呢。这是英雄的傲骨。

而后花荣为救宋江,直接和刘知寨翻脸,也体现了在花荣心里是完全看不上刘知寨的,“花荣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把门军人见了,那里敢拦当;见花荣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花荣抢到厅前,下了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摆在厅前。花荣口里叫道:“请刘知寨说话。”刘高听得,惊的魂飞魄散,惧怕花荣是个武官,那里敢出来相见?花荣见刘高不出来,立了一回,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那三五十军汉一齐去搜时,早从廊下耳房里寻见宋江,被麻索高吊起在梁上,又使铁索锁着,两腿打得肉绽。几个军汉便把绳索割断,铁锁打开,救出宋江。花荣便叫军士先送回家里去。花荣上了马,绰枪在手,口里发话道:“刘知寨,你便是个正知寨,待怎的奈何了花荣!谁家没个亲眷!你却甚么意思?我的一个表兄,直拿在家里,强扭做贼。好欺负人,明日和你说话。”

这话说得大气,你便是个正知寨,有什么了不起?待怎的奈何了花荣!“花荣且叫闭上寨门,却来后堂看觑宋江。花荣说道:“小弟误了哥哥,受此之苦。”宋江答道:“我却不妨,只恐刘高那厮,不肯和你干休。我们也要计较个长便。”花荣道:“小弟舍着弃了这道官诰,和那厮理会…………宋江道:“贤弟差矣!既然仗你豪势,救了人来,凡事要三思。自古道:‘吃饭防噎,行路防跌。’他被你公然夺了人来,急使人来抢,又被你一吓,尽都散了,我想他如何肯干罢,必然要和你动文书。今晚我先走上清风山去躲避,你明日却好和他白赖,终久只是文武不和相殴的官司。我若再被他拿出去时,你便和他分说不过。”

不同于林冲的拼命保官,不同于鲁智深的为救人弃官,花荣的上梁山,是早就不耐烦了,“小弟舍着弃了这道官诰,和那厮理会。”这里花荣第一反应,就是大不了我不当这个官,倒是宋江还提出,自己先躲一躲。

所以古时的管理者对待大才,要么不用,要用就要人尽其用,不然会是管理上的大麻烦,会造成团队的不和谐。如果不为自己所用,只要不和自己作对,那也就由得他逍遥自在,一旦不为自己所用,可能为对手用,就提前铲除。

花荣就是典型的大才小用,造成了文武不和。

“当晚上的山时,已是二更时分,都到聚义厅上相会,请宋江、花荣当中坐定,三个好汉对席相陪,一面且备酒食管待。燕顺分付,叫孩儿们各自都去吃酒。花荣在厅上称谢三个好汉,说道:“花荣与哥哥皆得三位壮士救了性命,报了冤仇,此恩难报。只是花荣还有妻小妹子在清风寨中,必然被黄信擒捉,却是怎生救得?”燕顺道:“知寨放心:料应黄信不敢便拿恭人,若拿时,也须从这条路里经过。我明日弟兄三个下山,去取恭人和令妹还知寨。”便差小喽罗下山,先去探听。花荣谢道:“深感壮士大恩。”宋江便道:“且与我拿过刘高那厮来。”燕顺便道:“把他绑在将军柱上,割腹取心,与哥哥庆喜。”花荣道:“我亲自下手割这厮。”宋江骂道:“你这厮,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如何听信那不贤的妇人害我!今日擒来,有何理说?”花荣道:“哥哥问他则甚?”把刀去刘高心窝里只一剜,那颗心献在宋江面前,小喽罗自把尸首拖在一边。”

花荣被救上山后,根本没有多考虑,就决定反了,而且对刘高是早就恨之入骨,所以这里他亲自动手杀刘高,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而后花荣和秦明对阵,花荣也明白表示,自己其实是和刘高不睦,并不是真想反,他不服的,就是刘高而已。“秦明大喝道:“花荣,你祖代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教你做个知寨,掌握一境地方,食禄于国,有何亏你处?却去结连贼寇,反背朝廷。我今特来捉你,会事的下马受缚,免得腥手污脚。”花荣陪着笑道:“总管容复听禀:量花荣如何肯反背朝廷?实被刘高这厮,无中生有,官报私仇,逼迫得花荣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权且躲避在此,望总管详察救解。”秦明道:“你兀自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地花言巧语,煽惑军心。”喝叫左右两边擂鼓。”

而后花荣为什么在梁山能够久待?因为人人都知道花荣的能耐,礼让三分。且看原文:“当日酒至半酣,食供数品,众头领都道:“且去山前闲玩一回,再来赴席。”当下众头领相谦相让,下阶闲步乐情,观看山景。行至寨前第三关上,只听得空中数行宾鸿嘹亮。花荣寻思道:“晁盖却才意思不信我射断绒绦,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们众人看,日后敬伏我。”把眼一观,随行人伴数内却有带弓箭的,花荣便问他讨过一张弓来,在手看时,却是一张泥金鹊画细弓,正中花荣意,急取过一枝好箭,便对晁盖道:“恰才兄长见说花荣射断绒绦,众头领似有不信之意,远远的有一行雁来,花荣未敢夸口,这枝箭要射雁行内第三只雁的头上。射不中时,众头领休笑。”花荣搭上箭,曳满弓,觑得亲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但见:鹊画弓弯满月,雕翎箭迸飞星。挽手既强,离弦甚疾。雁排空如张皮鹄,人发矢似展胶竿。影落云中,声在草内。天汉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联。当下花荣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内第三只,直坠落山坡下。急叫军士取来看时,那枝箭正穿在雁头上。晁盖和众头领看了,尽皆骇然,都称花荣做神臂将军。吴学究称赞道:“休言将军比小李广,便是养由基也不及神手,真乃是山寨有幸!”自此梁山泊无一个不钦敬花荣。

诸君,英雄识英雄,花荣其实看重的也未必是官大官小,只是能不能有人识货罢了,就如同诸葛亮庞统在遇到刘备前做官完全是可以的,而都愿意辅佐当时还在穷困潦倒的刘备,正是因为刘备懂得识人用人,尊敬人才而已。

而后花荣的结局,也表明了他自己的选择:“吴用道:“我指望贤弟看见我死之后,葬我于此,你如何也行此事?”花荣道:“小弟寻思宋兄长仁义难舍,思念难忘。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讨南征,建立功勋。今已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如今随仁兄同死于黄泉,也留得个清名于世,必归坟矣!”吴用道:“贤弟,你听我说,我已单身,又无家眷,死却何妨?你今现有幼子娇妻,使其何依?”花荣道:“此事无妨,自有囊箧足以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

“今已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这一段,便是花荣的前因后果。如今已经天下皆闻,不负了自己的一身本领,花开后,自然花谢也可以了。

那么从花荣的身上,我们读者能够有什么可总结的呢?

就如同我们开篇所说,如果他能够遇到明主,当然更好,当然,等不到明主,选择宋江这样一个人,当然也是他个人做出了选择,我们也很难去说是好还是坏。毕竟最后,花荣是走得心安理得的。

总结:花荣神箭不负天英星之名,古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花荣的选择是好是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说清了。花开花谢总有时,就如同清风寨的三条岔路,是花开赶时,或是花开守时,又或时不至花不开,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而已了。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小说在线阅读_第1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冯一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第1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