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青眼虎外号的来历,水浒里面外号的取法,之前小子已经聊过,金钱豹子,金枪手、金眼彪等都是一样的文法。这青眼虎当然也不是凭空来的,更不是因为他的眼睛绿。青眼这个词,来历是“青眼有加”,这个词出自魏晋时的阮籍。阮籍能做“青白眼”,阮籍对待不欢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对待欣赏的人,就用“青眼”。所以后世引申开来,就有了青眼有加。李云怎么上的梁山呢?
就是因为他对朱富是青眼,不是说青眼不好,而是说人生要懂得该白眼时就白眼,该青眼时就青眼,李云的人生悲剧,固然有笑面虎精通算计的原因,但李云自己也是弱点很明显的,退却不过,人情难却,这八个字是非常可怕的,很多悲剧就是因为这几个字。
而这八个字,又往往是隐形的,如同慢性毒药,多少夫妻的家庭矛盾和裂痕不是因为丈夫对这八个字把持不定而产生?
而对于一个好的下棋人来讲,下棋,是最少能够算三步的,朱贵这里就算了两步,所以旱地忽略可不是浪得虚名,“朱贵道:“兄弟,你在这里卖酒,也不济事。不如带领老小,跟我上山,一发入了伙,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却不快活?今夜便叫两个火家觅了一辆车儿,先送妻子和细软行李起身,约在十里牌等候,都去上山。我如今包裹内带得一包蒙汗药在这里,李云不会吃酒时,肉里多糁些,逼着他多吃些,也麻倒了,救得李逵同上山去,有何不可。”
他们兄弟俩算准了,第一步,李云肯定坚决不吃酒,但是第二步,看在朱富的面子上,他实在没有理由再推。
所以问术的朋友,这里你们看明白了吗?真正的术,是怎么用?而对于只想过自己平安日子的朋友,你们这里又看明白了吗?术真的很难解吗?都是细节而已,如果你明白自己是谁,明白白眼和青眼什么时候用,会出问题吗?
在高层次的玩法里面,这样的小玩意太多了,朱家兄弟玩的,是个小玩意而已,但即便是这个小玩意,也是我们很多普通人根本没有意识情况下就会中招的。
所以我实在很费解一些人,人呐,还是虚心点好,以为自己是对的,以为自己见解独到了不起,其实你的见解对不对,你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生活怎么样,就会有答案。这里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如果你现在确实不错,那你有理由骄傲,我说的不错未必是物质标准,而是心安与否。如果心安,别人说什么也完全不需要去理会,因为你已经足够强了,在意别人说什么干嘛?即便是上刑场,过去多少心安的人不都是坦然面对?别人说什么,哪里重要了。除非别人说的话能够影响到你的命运,能够决定你的前程,不然不管是美誉还是差评,一笑而过就是了。
我们来看李云步入贼窝的最关键两个心理转折,“朱富道:“聊表徒弟孝顺之心。”李云接过酒来,到口不吃,朱富跪下道:“小弟已知师父不饮酒。今日这个喜酒,也饮半盏儿。”李云推却不过,略呷了两口。”
这里朱家兄弟已经算准了的,李云退却不过,勉强喝两口,药力不足以麻翻李云的,所以还有第二步的补刀,第一步其实只是铺垫,因为对于不懂得拒绝人情的人来讲,拒绝第一次还好意思,拒绝第二次一般人都会觉得再拒绝就太不给对方面子了。
“朱富便道:“师父不饮酒,须请些肉。”李云道:“夜间已饱,吃不得了。”朱富道:“师父行了许多路,肚里也饥了。虽不中吃,胡乱请些,也免小弟之羞。”拣两块好的,递将过来。李云见他如此殷勤,只得勉意吃了两块。”
一方面,李云当然是朱富害的,李云冤枉不冤枉?
他冤枉,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可以要求强盗不来害我们吗?笑面虎要吃人的时候,他讲良心吗?
我们在面临老虎和强盗的时候,我们喊冤枉,不要害我,我是好人。
道理没错,小子精神上也完全赞成,但是有用吗?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禅宗有一部经典,叫《金刚经》,作为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要告诉世人的究竟是什么?
想来聊到此处,悟者已然自悟。
面对朱富的劝解,“李云听了,叹口气道:“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只喜得我又无妻小,不怕吃官司拿了,只得随你们去休。”这里我们倒没有必要怀疑朱富的好心,因为笑面虎觉得梁山确实不错啊,但是作为李云,该怎样抉择?
小子个人的观点,这里也只供参考,既然朱富能够在关键时刻牺牲李云一次,怎么知道不会牺牲李云第二次?李云这孩子,青眼真能猛于虎,就算要逃,也未必是要去梁山啊。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不是没有机会的,参考王进的选择。
为什么开篇先写王进?
这就是施耐庵先生的巧安排了,开篇明白说了,连得罪高太尉的王进都可以躲得无影无踪,后来的很多人其实完全有机会躲的。鲁达也是逃了几个月,不知道去哪里才当的和尚,他可并没有被抓住啊。
李云上山后,一身的武艺得到发挥了吗?
没有,他在管修房子,而后征讨方腊时稀里糊涂的死了。
总结:生活的悲剧,往往是来自于最初的那一块多米诺骨牌。青眼虎李云之所以为地察星,正是我们每一个接地气的人不得不明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