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被张都监陷害,下在了大牢里面,还好施恩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如果施恩是个过河拆桥的人,武松这条性命已经是交代了,也辛亏施恩三下死囚牢,极力托关系,才找到了个叶孔目为武松一力维系,而张都监这伙人,由于贪婪,利益没有打点到方方面面,武松才得了条活路:“看看前后将及两月。有这当案叶孔目一力主张,知府处早晚说开就里。那知府方才知道张都监接受了蒋门神若干银子,通同张团练,设计排陷武松,自心里想道:“你倒赚了银两,教我与你害人!”因此心都懒了,不来管看。”
诸君,如果张都监是个狠角色,而且方方面面打点到,武松这条命就因为他爱面子的性格,交代了。
“施恩附耳低言道:“包裹里有两件绵衣,一帕子散碎银子,路上好做盘缠。也有两只八搭麻鞋在里面。只是要路上仔细提防,这两个贼男女,不怀好意。”武松点头道:“不须分付,我已省得了。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你自回去将息。且请放心,我自有措置。”施恩拜辞了武松,哭着去了,不在话下。
施恩一方面受了委屈,被打了一顿,另外一方面也确实是个重情义的人,不是完全把武松当刀使,这是武松不幸中的万幸,而我们一路聊来,就很容易看出武松这次的大难,完全是他自己作出来的。可以说如果武松本事差一点,在飞云浦武松的命运就是终点。
那我们普通人如果没有武松的本事,却有他的性格,该当如何?
这就是武松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而后武松从飞云浦逃生,作为一个血性的人,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这也是水浒里面最出彩的复仇篇目,“当时武松立于桥上,寻思了半晌,踌躇起来,怨恨冲天:“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恨气!”英雄主义情结的人是最受不得这种事的,有这种情结的人遇到这种事也是一定会报复的。武松就是代表,
“这张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的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张团练道:“这四个对付他一个,有甚么不了?再有几个性命,也没了。”蒋门神道:“小人也分付徒弟来,只教就那里下手,结果了,快来回报。”正是:暗室从来不可欺,古今奸恶尽诛夷。金风未动蝉先噪,暗送无常死不知。”
施耐庵先生在这里批了一段诗,暗室从来不可欺,中国古人讲的纸是包不住火的,就是这个道理,再精密的算计,也总有泄露的时候。因为算计他人的一群人,通常都是心术不正的,所以一旦真正遇到厉害相关,那么即便不是隔墙有耳出问题,团体内部也会相互出卖。
武松杀了张都监合家老小,这时留了几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是爱面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一次的留字是让人十分痛快的,血性男儿来去分明,快意恩仇,正该如此。如果不是留名,哪里让恶人知道不是未报,时候未到?至于合家老幼都被杀,也只能算在张都监自己作恶的账上,武松在杀红了眼的情况下,也不能对他要求过多了。所以叫做:“只图路上开刀,还喜楼中饮酒。一人害却多人,杀心惨于杀手。不然冤鬼相缠,安得抽身便走。”
而后武松逃难,“武松一夜辛苦,身体困倦,棒疮发了又疼,那里熬得过。望见一座树林里,一个小小古庙,武松奔入里面,把朴刀倚了,解下包裹来做了枕头,扑翻身便睡。却待合眼,只见庙外边探入两把挠钩,把武松搭住。两个人便抢入来,将武松按定,一条绳索绑了,那四个男女道:“这鸟汉子却肥,好送与大哥去。”武松那里挣扎得脱。”
所以人在疲劳的情况下,任天大的英雄,都是容易着道的,鲁智深如此,武松如此,没有人能幸免。说到这里不妨展开,为什么过去治安不好时,在火车站小偷,骗子,强盗多?
因为人刚经历旅途颠簸,尤其是过去的火车条件不比今天,很多是绿皮火车,人几天几夜熬下来,思维反应都明显迟钝,加上又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时候的状态是最好下手的。
而这时候的犯罪分子是什么状态?以逸待劳和旁观者清,说来惭愧,以前曾经在火车站遇到过一次类似的事情,眼见一个妇女被骗,却不能出手制止,当时我带着女友在身边,目测这团伙不下五人,投鼠忌器,害怕动手女友被误伤,这件事留下遗憾了。但当时的情景,确实也没有办法出手。后来电话报了jing,相信jingcha妥善处理了这件事。
施耐庵先生在写书时,对于武松的复仇行为是给予了极高评价的,且看原文:“行不到三五里路,早到一所草屋内,把武松推将进去。侧首一个小门里面,尚点着碗灯,四个男女,将武松剥了衣裳,绑在亭柱上。武松看时,见灶边梁上,挂着两条人腿。武松自肚里寻思道:“却撞在横死神手里,死得没了分晓。早知如此时,不若去孟州府里首告了,便吃一刀一剐,却也留得一个清名于世。”正是:杀尽奸邪恨始平,英雄逃难不逃名。千秋意气生无愧,七尺身躯死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