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里作者再次暗示了武松的错误,其实以武松当时在那个县城的震慑力,一般人是都知道的“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必然弄出事来!”所以武松在出门前是不是多事?太多事了,因为以武松的名气,就算他不在家,一般的小混混谁敢来?而西门庆这种大混混要来,也不是武松去交代一下他哥哥嫂子就有用的。而且既然知道告诉武大忍耐,等自己回来,为什么就不想一下,就算武大在自己不在期间被欺负,完全可以自己回来后再寻机帮武大找回面子呢?小子这里当然不是怪武松,毕竟他是出于兄弟之间的情义,但是这里不得不说,他其实完全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潘金莲如果不是明明白白知道武松不在,她也不至于这么肆无忌惮。王婆等人算计和处理时也不会这么从容,因为知道武松没这么快回来。武松交代自己回来的日期这么确切,也就成了坏事。

“那妇人开了门,武松叫土兵去安排羹饭。武松就灵床子前,点起灯烛,铺设酒肴。到两个更次,安排得端正,武松扑翻身便拜道:“哥哥阴魂不远!你在世时软弱,今日死后,不见分明。你若是负屈衔冤,被人害了,托梦与我,兄弟替你做主报仇。”把酒浇奠了,烧化冥用纸钱,便放声大哭,哭得那两边邻舍,无不凄惶。”这里武松放声大哭,哭得周围的邻里都受感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也正是因为重情重义,才决定了施耐庵先生写武松的武十回让后世读者看起来大呼痛快和过瘾。血淋漓的杀戮,分毫没有让大家觉得血腥,反而是如同拳打镇关西般来得痛快。

所谓血性男儿,有仇必报。

“武松叹了一口气,坐在席子上,自言自语,口里说道:“我哥哥生时懦弱,死了却有甚分明。”说犹未了,只见灵床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真个是盘旋侵骨冷,凛烈透肌寒。昏昏暗暗,灵前灯火失光明;惨惨幽幽,壁上纸钱飞散乱。那阵冷气逼得武松毛发皆竖,定睛看时,只见个人从灵床底下钻将出来,叫声:“兄弟,我死得好苦!”武松看不仔细,却待向前来再问时,只见冷气散了,不见了人。”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不管是三国还是水浒,经常出现人死后找生人说话的事情,比如三国里面关公走麦城归神,刘备夜里见到死去的关羽。武松这时见到死去的武大说自己死得好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

这里小子不可能也不能下结论,这里提供三种解释供大家参考,第一种解释是疑心生暗鬼,“武松扑翻身便拜道:“哥哥阴魂不远!你在世时软弱,今日死后,不见分明。你若是负屈衔冤,被人害了,托梦与我,兄弟替你做主报仇。”这里就已经表明,武松觉得武大的死有蹊跷,先入为主,日有所思,自然夜有所梦。

第二种解释么,以现代的科学发展来讲,精神病学里面大多精神疾病的病因是搞不清楚的,人类目前连自己每天为什么会睡着,自己为什么又会醒来,都还搞不清楚,但是很多人确确实实的在至亲的人遇到一些灾难时,会出现心神不宁的预感,具体的原理,目前科学还没有解释。当然了,如果用中医来解释,就非常好解释,以后有一天有机会聊中医,我们再细聊。

第三种解释么,确实有鬼的存在,毕竟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人死后精神去了哪里,这个总是要有归宿的。

有意思的是,施耐庵先生在这段的后面写了首诗:“诗曰:可怪人称三寸丁,生前混沌死精灵。不因同气能相感,冤鬼何从夜现形?”

写得很妙,小子个人是倾向于施耐庵先生的观点的,不因同气能相感,冤鬼何从夜现形?这个解释起来太复杂,属于另外一个课题了,不再展开了,以后有机缘聊《西游记》或者是在小子以前太监的小说《夜郎鬼话》里再聊吧。

“武松道:“谁来扛抬出去?”那妇人道:“是本处团头何九叔。尽是他维持出去。”武松道:“原来恁地。且去县里画卯,却来。”便起身带了土兵,走到紫石街巷口,问土兵道:“你认得团头何九叔么?”土兵道:“都头恁地忘了?前项他也曾来与都头作庆,他家只在狮子街巷内住。”

这何九叔,名字取得妙,一方面用九不详,另外一方面九又是久的同音。何九叔,其实是何久术,要想学保全自己的方法,多看何九叔啊,经常跟死人打交道,自己却从来不会被牵连。住的地方也妙,是在狮子街巷住,所以我们一路聊来,经常讲梁山其实只是一个小天地,这个小天地是在水浒整个社会大天地的框架下的。

“土兵引武松到何九叔门前,武松道:“你自先去。”土兵去了。武松却揭起帘子,叫声:“何九叔在家么?”这何九叔却才起来,听得是武松来寻,吓得手忙脚乱,头巾也戴不迭,急急取了银子和骨殖藏在身边,便出来迎接道:“都头几时回来?”

何九叔怕不怕?

他当然也怕,吓得是手忙脚乱,头巾都来不及戴好,但是没关系,正所谓有备无患,凡事留个后手,就算天伤星上门,也不妨的。所以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两个一同出到巷口酒店里坐下,叫量酒人打两角酒来。何九叔起身道:“小人不曾与都头接风,何故反扰?”武松道:“且坐。”何九叔心里已猜八九分,量酒人一面筛酒,武松更不开口,且只顾吃酒。”

诸君,这个何九叔清不清楚武松的来意?当然清楚了,早就算到了有这一天,“何九叔见他不做声,倒捏两把汗,却把些话来撩他。”小子每看到此处,就忍不住好笑,这个何九叔是可以发朵大红花当榜样的人物。人生在世,遇到一些躲不过的凶神时,就好比何九叔遇到了西门庆,他惹得起西门大官人么?

当然惹不起,但是他又惹得起武松么?

更惹不起,武松这厮,是有仇必报的,血溅鸳鸯楼时,张都监一家杀个精光,刀都砍缺口了,这种性格加本事的人,哪里是好惹的。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悲哀,两边都得罪不起,但偏偏还要被牵连进来,这时候,你说你怎么办?

站队吧,压错宝了好处谈不上多大,搞不好要丢身家性命的,但是不站队吧,要了命了真是,哪一边都不放过。何九叔站队了没?他站了的,他分析清楚形势,选择了武松这一边。

诸君,好汉不吃眼前亏啊。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打不过,没关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既称赞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豪杰之气,我们同样也非常认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豪杰。所以哪里像倭寇那样动不动就切腹自杀,割自己肚子好玩么?不过倭寇这个民族,康熙皇帝讲得很好:“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混账,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其实不是好颜色与否,而是对狼子野心的民族,要警醒啊。

“武松也不开言,并不把话来提起。酒已数杯,只见武松揭起衣裳,飕地掣出把尖刀来,插在桌子上。量酒的都惊得呆了,那里肯近前。看何九叔面色青黄,不敢吐气。”何九叔这里也被吓坏了,但何九叔好就好在他不是奸滑,而是心存良知的精细,“何九叔便去袖子里取出一个袋儿,放在桌子上道:“都头息怒。这个袋儿,便是一个大证见。”武松用手打开,看那袋儿里时,两块酥黑骨头,一锭十两银子,便问道:“怎地见得是老大证见?”

他是预先已经想好了并作出自己的选择的,当得起有勇有谋四个字,“只见七窍内有瘀血,唇口上有齿痕,系是生前中毒的尸首。小人本待声张起来,只是又没苦主,他的娘子,已自道是害心疼病死了。因此小人不敢声言,自咬破舌尖,只做中了恶,扶归家来了。只是火家自去殓了尸首,不曾接受一文。第三日,听得扛出去烧化,小人买了一陌纸,去山头假做人情。使转了王婆并令嫂,暗拾了这两块骨头,包在家里。这骨殖酥黑,系是毒药身死的证见。这张纸上写着年月日时,并送丧人的姓名,便是小人口词了。都头详察。”

这里没有跟西门庆直接冲突,吃了眼前亏,是他的谋,而同时出于良心和防备武松找上门又留了证据,这就是他的勇。“武松道:“*夫还是何人?”何九叔道:“却不知是谁。小人闲听得说来,有个卖梨儿的郓哥,那小厮曾和大郎去茶坊里捉奸。这条街上,谁人不知。都头要知备细,可问郓哥。”武松道:“是。既然有这个人时,一同去走一遭。”武松收了刀,藏了骨头、银子,算还酒钱,便同何九叔望郓哥家里来。”

何九叔怎么会不知道*夫是谁?但是他回答却不知道是谁,这里能够说何九叔不是好人吗?

我们常说的善良,是不光对他人善,对自己也要善,天知道武松对战西门庆是什么结局?如果这时候何九叔贸然点破,回头西门庆寻仇,何九叔如何应对?

而武松接下来找郓哥时,也体现同样的道理,需要别人出头帮忙,就要懂得替他人考虑,不是人人都是鲁智深,为帮别人要把自己搭进去的,“郓哥那小厮,也瞧了八分,便说道:“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岁,没人养赡,我却难相伴你们吃官司耍”武松道:“好兄弟,”便去身边取五两来银子道:“郓哥,你把去与老爹做盘缠,跟我来说话。”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

人情人情,人之常情,所以有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面对公义不出头的,是活该倒霉的,因为你替他人考虑了吗?武松这里处理得就很好,所以即便是郓哥这样的小孩这时也是愿意出头的。

所以我们不能以鲁智深的标准要求他人,也就是通俗讲得,宽以待己,严以求人,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懂得自己反省的。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冯一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闲话水浒108种思维108种人生108种结局总有一款适合您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